动静态尖足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踝足矫形器康复护理的效果

2017-08-23 14:10王颖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病房辽宁沈阳110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矫形器脑瘫痉挛

王颖 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03)

动静态尖足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踝足矫形器康复护理的效果

王颖 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03)

目的:研究动静态尖足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踝足矫形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动静态尖足的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儿均给与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踝足矫形器进行患儿动静态尖足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3个月后,通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两组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患儿经1个疗程(3个月)治疗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价显示: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GMFM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足矫形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动静态尖足得到显著改善使患儿在行走及提高平衡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踝足矫形器 治疗 痉挛型脑瘫 患儿 动静态尖足 疗效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由于各种病理性原因导致的脑实质的进行性损害,导致患儿的姿势、运动功能等出现障碍,其中四肢运动障碍较多累及,严重的可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及听觉等障碍。给患儿及家属造成极大伤害。脑瘫患儿中,痉挛型脑瘫约有60%~70%,为临床最多见的类型[1]。患儿表现以粗大运动发育受到限制为主,如尖足、膝关节过伸展、伸肌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屈曲等[2]。对患儿的步行影响较大。踝足矫形器(AFO)临床多用于改善屈髋、内收、内旋、屈膝及尖足的异常姿势矫正及运动功能的康复[3]。本研究通过应用踝足矫形器辅助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动静态尖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动静态尖足的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对患儿进行编号,按照编号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纳入标准:①参与研究患儿诊断按照2006年长沙第2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小儿脑瘫及脑瘫分型的诊断标准确诊[1];②患儿年龄范围在20~72月之间,具有行走能力(依靠辅助工具行走或依靠人为扶助行走);③患儿裸足状况下,自行站立10秒以上;④患儿具有静态或动态足跖屈(尖足)症状;⑤患儿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⑥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具有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畸形及其他骨科疾患;②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以提高运动能力为主,配合采用作业疗法进行语言等功能的常规康复训练。连续不间断治疗3个月(1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踝足矫形器的配合训练。

1.2.1 踝足矫形器的制作。由同一组的矫形师为参与研究的患儿进行踝足矫形器的取型制作,标准的石膏绷带作为取型材料,采用聚乙烯板高温板材真空成型法制作。嘱咐家属协助患儿采取坐位,髋关节90度位置,膝关节90度位置,踝关节90度中立位置,严格控制足下垂、足内翻及足外翻的出现。取型完毕后进行模型修整,修整过程中严格按照患儿足内、外纵弓的取型标准进行修整,避免踝足矫形器对患儿足弓的支持和稳定作用受到影响。

1.2.2 踝足矫形器的应用。制作成功的踝足矫形器应对患儿进行试穿戴,试穿戴时间为2h/d,每穿戴1h应取下踝足矫形器观察皮肤及关节有无受压损伤等异常情况的出现,试穿戴显示符合患儿标准并使患儿适应后再指导协助患儿家属进行正确的穿戴,保证每天穿戴时间在6~12h。踝足矫形器的应用3个月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改良Ashworth量表[3]。采用Ashworth量表进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的评定,为统计数据方便,将评价等级的0、1、1+、2、3、4级分别评价为1、2、3、4、5、6分进行量化评定。

1.3.2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4]。通过GMFM量表的站立位评价区的D能区及行走与跑跳评价区的E能区进行评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因患儿已具有翻身、坐、爬的能力,因此只进行D能区及E能区的评价。站立区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总分为72分,评定方法为:完全不能做到位0分,完成能力不到10%为1分,完成能力达到10%~99%为2分,完成能力达到100%为3分。计分以各功能区实际得分与各功能区总分的比值乘以100%为所得的分数。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入院时一般资料比较组别 例数 性别(n) 平均年龄(月)入院时GMFM评分(分)观察组 15 男8,女7 52.13±5.25 42.27±4.46对照组 15 男9,女6 56.35±6.15 43.12±4.33

表 2 两组患儿的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分比较组别(n) Ashworth量表 GMFM量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15 3.32±1.85 2.62±1.35 站立24.61±2.43走跑跳21.12±2.35站立34.51±2.43走跑跳28.63±2.57观察组15 3.43±1.33 2.02±1.01 站立24.51±2.43走跑跳21.22±2.45站立41.53±2.64走跑跳34.56±2.78

3.讨论

踝足矫形器是用来进行支撑踝关节的稳定性,在患儿进行行走或站立时减小步态偏移和改善步态的一种装置,踝足矫形器应用于脑瘫患儿,可提高患儿的踝关节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对患儿的足内外翻等异常步态进行有效的矫正,从而使患儿的行走及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4]。本研究中患儿应用踝足矫形器治疗1个疗程后,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显著下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踝足是人体站立及行走时最大的承重支撑部位,其稳定性在站立及步行时对其他关节也具有极大的影响。踝足矫形器在保持踝足稳定性及促使患儿维持其生物力学特征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对患儿步行康复至关重要[5]。本研究通过站立及跑跳区的评价分数作为疗效评价的一个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GMFM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踝足矫形器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踝足矫形器制作简便、效果好、经济实用,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是脑瘫康复治疗的理想康复辅助器具,利于推广。

[1]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2] 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7,382.

[3] 郭铁成,卫小梅,陈小红.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痉挛评定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906-909.

[4] 吕智海,张震,李莹莹,等.踝足矫形器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1):25-27.

[5] 方新.为痉挛型脑瘫患儿设计的功能性踝足矫形器[J].中国康复,2003,18(4):209.

1006-6586(2017)14-0106-02

R493

A

2017-03-13

猜你喜欢
矫形器脑瘫痉挛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防崴脚,佩戴踝矫形器管用吗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矫形器技术及发展展望
色努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进展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