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研究

2017-08-23 14:10王宇铁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外一科辽宁调兵山112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垂体瘤鼻孔内镜

王宇 铁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外一科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研究

王宇 铁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外一科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目的:探究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124例(观察组),采用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切除术治疗(对照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3%)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6%)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好,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经鼻孔蝶窦入路 神经内镜 垂体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垂体瘤是由垂体前叶细胞分化异常所导致的神经外科常见良性肿瘤,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可导致患者生长发育迟缓,影响患者学习、工作能力和生育功能,发病率高达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2]。本文旨在探究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扫描/MRI确诊垂体瘤;②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麻醉药物过敏者。

1.1.3 分组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124例(观察组),采用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切除术治疗(对照组)88例。观察组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29~61岁,平均(35.43±4.22)岁。对照组男55例,女33例;年龄30~60岁,平均(36.12±3.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后,剪除鼻毛,常规消毒皮肤和鼻腔,取仰卧位头后仰15˚~20˚于手术台。观察组:采用德国产Stroke0˚和30˚神经内镜,经患者右侧鼻腔入路,用0.1%肾上腺素棉片填入鼻窦隐窝收缩鼻黏膜及血管,减少出血,撑开鼻孔开口,扩张手术通道,在0˚内镜引导下寻找蝶窦开口,沿蝶窦开口剥离黏膜外翻,充分暴露蝶窦,在0˚及30˚内镜下清除肿瘤并切除残余。对照组:在显微镜下寻找蝶窦入口,剥离部分黏膜后凿开蝶窦鞍底,显露垂体,在显微镜下仔细辨别垂体组织与肿瘤后,缓慢分离清除肿瘤及其残余。两组患者均于肿瘤切除后冲洗瘤腔,止血纱布、明胶海绵填塞止血,若术中有脑脊液漏出,使用自体肌肉、筋膜组织、生物胶等填塞瘤腔及蝶窦,复位鼻黏膜。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s)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124 50.32±6.52 69.35±18.95 6.23±1.26对照组 88 72.54±6.23 85.14±22.16 9.31±2.28 t 24.9029 5.5691 12.5838 P 0.0000 0.0000 0.0000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 124 70(56.45) 27(21.77) 16(12.90) 11(8.87) 91.13对照组 88 41(46.59) 18(20.45) 11(12.50) 18(20.45) 79.55 χ25.8489 P 0.0156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组别 例数 尿崩症 低钾血症 视力障碍 颅内血肿 鼻腔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 124 2(1.61) 2(1.61) 3(2.42) 0(0.00) 2(1.61) 7.26对照组 88 4(4.55) 5(5.68) 4(4.55) 1(1.14) 6(6.82) 22.73 χ210.4310 P 0.0012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均完全消失,头颅CT扫描/MRI检查肿瘤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有显著改善,体内肿瘤细胞显著减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较多肿瘤细胞;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未有改善或加重,肿瘤细胞未减少或增多;③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一般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3%)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6%)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3]。由于垂体瘤位于鞍区,位置特殊,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手术难度大,存在一定风险,对术者要求较高[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近年来研究结果相似[5-6]。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立体感较好,但景深小,深部照明不足,不能很好的显露蝶鞍外病变,易导致肿瘤残余和多种并发症产生[7]。神经内镜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术野清晰,可以通过神经内镜直接观察判断肿瘤切除程度,使手术切除更彻底、直观,更好地保护垂体组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8]。

综上所述,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更好,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作为垂体瘤切除手术的首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吉勇,焦铁鹰,李志强,等.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5):777-779.

[2] 方学文,赵建华,常顺,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4):2681-2682,2685.

[3] 吴永刚,张诚,黄啸元,等.神经内镜引导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7):951-955.

[4] 金建祥,张剑平.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体会[J].浙江医学,2015,15(13):1150-1152.

[5] 袁雪松,卞晓星,陈红春,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6):94-95.

[6] 刘文广,管伟,孙远召,等.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2):53.

[7] 魏健强,薛婷婷,马剑,等.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7):1098-1100.

[8] 杨少峰,陈永严,王宝华,等.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术中应激状况及疗效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6,23(3):159-162.

1006-6586(2017)14-0108-03

R736.1

A

2017-03-28

猜你喜欢
垂体瘤鼻孔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Know Yourself你的秘密
动物鼻孔照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不通气的鼻孔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