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8-23 14:10张东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开腹出血量胃癌

张东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31)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东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31)

目的:分析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应用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选取从2016年2月~2017

年2月间所收治的胃癌患者共103例作为分析重要对象,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54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但是相比于对照组有更长的手术时间。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形成明显差异且P<0.05,故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结论: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产生较小的创伤,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有较快的恢复速度,临床值得应用。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癌 疗效

胃癌为我国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病发率的一种疾病,在全部肿瘤的死亡率之中约占20%。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渐渐发展起来的,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它具备更为显著的优势,属于新型手术。本院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胃癌患者共103例作为分析重要对象,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疗效的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胃癌患者共103例作为分析重要对象,将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54例)、观察组(49例)。肿瘤直径为1.3~4.4cm,平均肿瘤直径为(3.0±1.0)cm;其中有58例为男性、45例为女性,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45.2±16.0)岁;肿瘤的病变部位为:35例为胃切迹部,24例为胃窦部,17例为胃底部,11例为胃体,9例为胃体及胃窦的交界处,7例为其他。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令患者采取气管插管的全麻方式,同时选取平卧位,对上腹部的正中切口予以探查,吻合术的步骤与游离和观察组相同;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令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方式[1],同时选取平卧位且分开两腿,术者需站在患者左侧,其助手需站在其右侧,而扶镜手需要站在患者的两腿中间。在脐下穿刺构建气腹,将腹内压力维持在12至15mmHg间,而后将腹腔镜置入。此外,左中上腹、右中上腹需依次将4个Trocar置入,将操作器械放置。运用超声刀将胃周静脉的血液循环阻断,沿着横结肠将网膜切断,将14组、15组淋巴结有效清除,将胃网膜的右动脉及静脉切断,将第6组淋巴结清除,将闭合器切割进而将胃中部切断[2],而后将食管裸化,将前后迷走神经干切断,在贲门上方约4cm之处的食管左侧、右侧分别缝合一针用作牵引,于缝线下方约2cm之处使用闭合器将食管闭合,于缝线下方约0.5cm之处将食管切断,而后将标本切除把标本袋置入,缝合食管残端的荷包之后将钉座置入,再把荷包线收紧,将左锁骨中划线的5mmTrocar拔除,向上做以4~6cm的纵行切口。运用保护套对切口内侧进行保护,以免肿瘤产生沾染,将标本取出。从切口内部将吻合器手柄置入,运用巾钳将皮肤夹住,以免漏气。通过胃残端的前壁戳孔实施胃食管吻合术,将胃前壁的戳孔关闭,将2根多孔引流管置入,保证有通畅的引流[3]。

表1. 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组别 总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胃肠道恢复时间(d) 住院天数(d)对照组 54 198±33 355.4±58.4 4.4±1.4 15.4±3.4观察组 49 247±43 244.4±34.4 3.4±0.4 13.4±2.4 t 6.5216 11.6003 4.8226 3.416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9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的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分析的103例胃癌患者数据在统计学之中的处理选取SPSS19.0软件,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采取(±s)表示,同时予以t检验。对比2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故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少,但是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长,采取统计学检验,差异明显,P均<0.05,故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1。

3.讨论

胃癌在全球性疾病中病死率排在第二位,当前外科手术依旧是胃癌治疗的唯一方式,在1994年由日本的Kitano[4]等学者对腹腔镜辅以远端胃切除进行首次报道以来,近些年有迅速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由于具备较小的创伤,术后较轻的疼痛,胃肠功能有较快的恢复时间,较短的住院时间,对于免疫功能有较小的影响等诸多优势,在胃癌手术治疗中成为重要的方式得以应用。本院对比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提供一定参考。

在本研究之中,观察组胃肠道恢复时间(3.4±0.4)d、术中出血量(244.4±34.4)ml、住院天数(13.4±2.4)d,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少,但是手术时间(247±43)min,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长,予以统计学检验数据差异明显且P均<0.05,上述成果和华瑾[5]文献相同。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但是相对有更长的手术时间。

[1] 李政焰,石彦,赵永亮,等.腹腔镜与开腹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疗效对比[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5):530-534.

[2] 王少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癌淋巴结清除效果的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2):992-995.

[3] 蒋晖,杜军,顾纪明,等.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155-157.

[4] 毛智军,张涛,李敏,等.胃癌不同术式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差异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6):4028-4030.

[5] 华瑾.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近远期疗效的对比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

1006-6586(2017)14-0122-02

R735.2

A

2017-06-12

猜你喜欢
开腹出血量胃癌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