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应重视“三个发展”

2017-09-08 13:53彭慧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基本功新课标育人

彭慧

学校教育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载体或者是教育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学生和学校。这三者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标志和体现。那么,在这三者的发展中孰重孰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我认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厘清教师、学生、学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

一、发展教师

发展教师包括规范管理和能力培训两个方面。规范的常规管理是发展教师的基础,把教师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规范化、常态化,是培养合格教师队伍的保证。我校实行教学月查和期末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制度,每月月底从教案设计、作业批改、听评课、达标测试、培优补差五个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

能力培训分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和人文素养培训。业务能力培训的三个方面包括新课标培训、基本功培训和教育技术培训。首先是新课标培训,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让教师掌握本期本学科课程标准,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其次是基本功培训,即三笔字和普通话培训,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举办三笔字和演讲比赛,并制定了小学教师基本功考核标准。最后是教育技术培训,这是当前培训的重点。从开关设备开始到电子白板软件应用,再到实物展台操作,新型教学方式悄悄渗入我们的教与学,逐渐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因此,掌握这些新技术是我们的发展之需。

二、发展学生

发展学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我们建学校、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我们的根本和最终目的。

具体到我校,我们做到了“四坚持”。一是坚持活动育人,在实践中教育和影响学生。我们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重在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内化于心。二是坚持习惯育人,用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我们把德育的起点定位在习惯的养成上,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读书习惯、写字习惯、走路习惯、卫生习惯等。三是坚持社团育人,用特色教育成就学生。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艺术中心,开办有舞蹈、绘画、声乐、演讲与口才、播音主持、趣味英语、棋类、書法、篮球、乒乓球等社团,学生可自愿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利用每天的课外时间参加培训。四是坚持文化育人,用人文素养熏陶学生。我们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体上和教室内悬挂、张贴了温馨的提示语、格言、警句、古诗词、宣传画、宣传照片等,用浓厚的文化氛围来熏陶学生、影响学生。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走廊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间教室都各具特色,处处以文化人。

三、发展学校

学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如果把学生比作企业产品的话,那么这个企业的技术、设备、理念、精神乃至文化,就是“学校”。学校承载着培育一代代学生、成就一批批教师的历史重任,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是一种思想武装、一种精神支撑、一种文化积淀、一种特色形成。这种精神和文化,将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影响和教育着成千上万的孩子。因此,发展学校应该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这既是学校管理者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

(责 编 再 澜)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功新课标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