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洒满校园

2017-09-08 13:56唐保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开区课间活动课

唐保华

近年来,围绕打造“幸福教育”的办学主题,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办“均衡、优质、特色、创新”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随着足球进校园工作的深入推进,经开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日益常态化、普及化,在各种赛事活动中崭露头角。2016年7月1日,罗纳尔多足球学院河南分院落户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在河南是首家,是河南校园足球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是2016年11月,在河南省第六届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上,郑州经开区推出的“每天一次活动课、确保锻炼一小时”的创新活动,被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誉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郑州经开模式”。

那么,何谓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郑州经开模式”呢?自2007年开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河南省确立了每天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次30分钟,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但实践发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两个30分钟的大课间里,能用于学生有效锻炼的时间并不多。为此,经过论证,经开区教文体局决定把两个课间的时间进行整合,上午的大课间时间不作明确限制,下午最后一节安排一次活动课,时间为1小时。这样可以集中时间,更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确保了活动的实效性。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制度化保障。活动课推行之初,经开区教文体局印发了《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规定》,要求各中小学在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基础上,每天确保一次活动课,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如建立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定期组织督查,随时进行抽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监督;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各校组织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并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挂钩;建立保證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课的奖励和问责制度,把活动课作为校长的必修课,奖优罚劣,落实责任。

课程化实施。把“两个大课间”创新升级为“每天一次活动课”,表面上看只是活动时间作了调整,实际上则是由原来的课间变成了课堂,由课外活动变成了正规课程,内容由单一变成了多样,学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将活动课上升到课程层面,实施起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的活动目标,符合学校主客观条件的形式和内容,科学、灵活的组织实施程序以及全面的课程评价。按照要求,各中小学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社团化运作。阳光体育运动要让孩子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不同孩子兴趣不同,体育天赋、体质状况也不相同,我们要求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参照家长的意见,引导孩子参加喜欢的社团,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此,经开区教文体局要求各中小学多措并举:一是成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委员会,具体负责阳光体育的计划、组织、实施与评价,对学生体育社团提供专业服务,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加强社团顾问和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多途径、多渠道储备体育社团顾问,诸如体育教师、学生家长、退役运动员、民间艺人、体育业余爱好者等,都可以纳入教练团队。三是提出了“一生一社团”的建设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为不同爱好、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四是为社团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训练场地、器材设施、技术指导、观赛竞赛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社团组织对学生的吸引力。五是建立社团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社团学生骨干、指导教师和优秀社员,不断增强社团的凝聚力、辐射力。

层次化推进。一是内容层次化。按照“一校一品牌、一生一特长”的创建目标,各中小学均确立了本校的品牌项目,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每个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定至少一项专修项目,力争发展成为体育特长。二是培养目标层次化。体育课重点解决全体学生基本体育素质的问题,活动课则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体质进行分层训练、分层培养。具体分为运动尖子、技能特长生、体育达标生、体育学困生四个层次。对于运动尖子,成立校队、强化训练、积极备赛、以赛促训、突出成绩;对于技能特长生,组建社团、挖潜提能、发展特长、学有所专;对于体育达标生,激发兴趣、培养爱好、增强体质、养成锻炼习惯;对于体育学困生,把脉诊断、对症下药、强化辅导、引导参与。三是评价层次化。针对学生个人活动情况实施班级评价,针对班级活动情况实施校级评价,针对学校活动情况实施区级评价,针对全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引入社会评价。

全员化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全员参与是一项基本原则。一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每个学生至少选取一项自己喜欢的项目。二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教师既参与学校活动的组织设计、项目实施、安全管理、个别辅导,做活动的示范者、引领者,又要亲身参与锻炼,与学生一起融入各项活动。三是全体家长主动参与。各中小学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引导家长加入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要在学生锻炼器材、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给予支持,还要抽出时间和学生一起锻炼。

多样化发展。活动课要想持续长久地开展下去,其内容与形式应尽可能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经开区各中小学活动课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娱乐游戏活动为主的项目,主要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目标是激发运动兴趣,在全体学生中养成运动健身的好习惯。二是技能技巧训练为主的项目,主要面向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任务是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让学生的运动技能技巧得到提高。技能技巧训练项目和游戏项目的结合,既兼顾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活动课,又兼顾到体育特长生和运动尖子的培养,达到了分层兼顾的培养目标。

2016年11月河南省中小学第六届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召开以来,经开区各中小学先后接待了来自省内各县(市)教育局、中小学观摩团数十个、人数超千人,“郑州经开模式”受到了教育同人的一致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全省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 编 东 方)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区课间活动课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5G+”为湖南发展赋能
湘潭经开区三所学校开工建设
活动课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