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影艺术搭建个性化写作平台

2017-09-08 10:54赵克婴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安妮登山父爱

赵克婴

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生活平淡,缺乏触动心灵的素材。如果能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尝试运用电影艺术搭建个性化写作平台,精心选择影片,激活学生的思维。

电影艺术具有一种“天然的现实主义本性”,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社会现实、集中的生活冲突、典型的人物性格,这些都能成为个性化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让学生观看美国影片《后天》,它描绘的是地球上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引起了众多学生的共鸣,不少学生当场写了观后感:

和所有的灾难片一样,这部片子无非也是要告诫人类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以及体现在困境中人們的互相帮助。但这部片子的背景让我觉得很有感染力,使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更加深了。即使我们不能做到毫无污染和破坏,起码要减少污染,治理被破坏的环境。

——黄华玲

人们常说征服了大自然,可是在这样的特大灾害面前,人类除了自保还能做什么呢?现在我们做的是在不断发展,还是自掘坟墓?这是后天,那大后天、大大后天呢?

——李晖

贾平凹说过:“人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成为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了惶恐、孤独、衰弱和卑鄙,乃至于死亡的境地。怀念狼是怀念着勃发的生命,怀念英雄,怀念着世界的平衡。”在片中,那引开狼的勇敢者就成了人们的动力、理想,从而使他们战胜了狼。狼来了,请不要害怕,勇敢地去面对它,就可以战胜它。

——伍雁鸿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南极大陆出现的那道长而深的裂痕,掉入深渊的东西没有发出回声,一种震撼把我们引进了《后天》。印象很深刻,每个镜头都带给我震撼,每个情节都牵动着我的神经。

——张慧晶

在另一部影片《垂直极限》中,彼特本是一名登山好手,由于父亲在一次登山时丧生而放弃登山,但妹妹安妮却不愿就此放弃,兄妹二人因此不欢而散。安妮自行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向主峰发起冲击,不料遇上气候突变,探险队被困峭壁之上。为了营救安妮,彼特不得不披挂上阵,再度挑战登山极限。这部影片的可看之处首先表现在视觉的冲击上。据说,影片的拍摄地在新西兰一座海拔超过一万英尺的高山上。直升机每天将演员和拍摄器材送到山顶,并有一支登山专家组成的技术保障队伍保护他们的安全。让眼睛过瘾的同时,《垂直极限》还慰藉了心灵,生死善恶都在一次极致环境中得以彰显:父亲在生死关头,为了救孩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哥哥为了妹妹,明知有遇难危险,也要冒死相救;更有一个柔情铁汉,为了寻找遇难的妻子,长年在冰山上巡游。这些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他们的心声跃然纸上:

多么伟大的父爱啊!父亲宁可牺牲自己,来换取儿女的生存。而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们不分昼夜地奔波,为了让孩子能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亲为我们做的一切,很少心存感激,哪怕是一杯热茶、一句问候。同学们,请向劳苦功高的父亲说声:“您辛苦了,谢谢您,爸爸!”

——易松健

这段文字有感而发,比命题作文《父爱》写得更流畅、更真切。还有《可可西里》《阿甘正传》、动画片《小马王》等影片,学生在观看后,都思如泉涌,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些文章可能不成熟,可能激情有余、理性不足,但是能够有激情就是好的开端。我准备再让学生分主题观看其他电影。

我精心选择具有人文精神、时代特征的电影作品,以期通过影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增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对话意识,发扬其博爱精神。当然,有些影片所描述的事件背景离当代的学生较远,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这些震撼的影像、人物去了解生活的本质,例如《垂直极限》,生活中我们也许不会遇到父亲要孩子割断绳子的极端情况,但博大、无私的父爱却是永恒的,是真真切切的。

看电影、写作文这种方式是新鲜的,的确能够焕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当然,它只是多种途径作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材写作,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强化个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迪,进而生发成美文。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拘一格,给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

(责 编 莫 荻)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妮登山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好久不见的自己
登山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父爱如山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父爱在哪里?
多用登山杖
沉默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