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会读、深读

2017-09-08 16:16董宏晓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童话剧鲈鱼朗读课文

董宏晓

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三个梯次。

一、爱读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神奇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可以将文本描绘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悟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例如在《钓鱼》一课的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读到这儿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鲈鱼形象,又引用“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这样的诗句来显示鲈鱼的可贵,因此,有些同学再读课文时显出惊奇的神情,有些同学则用得意的语气朗读课文……课堂气氛随之变得热烈。

2.师生互动

课堂上、早读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老师的范读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然后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诗文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自然就有了阅读兴趣。

二、会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教学生以下几个基本阅读方法:

1.精读法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当拿到一篇语言隽永的好文章时,我总是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仔细品味。指导学生精读重点文章,要求他们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写体会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快会得到提高。

3.选读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求,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有关书报的文章,以便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一些文學性、趣味性强的课外书报,鼓励学生阅读,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深读

在学生爱读、会读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读一读

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朗读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这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还能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

2.讲一讲

讲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我经常在班级组织“故事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并评出“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促使我班掀起读书的热潮,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升温。

3.演一演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引导他们自己创编课本剧、童话剧,并利用课堂、自习时间进行“课本剧比赛”“童话化妆表演”等,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童话剧,可有效提高阅读、审美、表演、与人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从爱读、会读走向深读,会使他们读得更开心、更有收获,成长得更健康。

(责 编 晓 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话剧鲈鱼朗读课文
江东往来人 犹记鲈鱼美
小兔手指偶
Haste Makes Waste拔苗助长
《青铜葵花》选段
一叶舟
The Ugly Duckling
2019是瑞士“鲈鱼年”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