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9-08 16:22梅松泉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感性教师应多媒体

梅松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巧妙导入

新课程着力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外部环境呢?方法很多,借助多媒体就是其中一种。

二、借助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迅速突破重、难点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结论轻过程,使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比较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

三、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有利于几何知识的初步形成

几何知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知识,在教学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往往受阻,这时巧妙借用计算机就可突破空间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减少想象的困难。

四、借助多媒體,激发思维,促使创新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概念、公式、法则等,而应该帮助其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目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大力推进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

五、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撑。因此,多媒体展示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构成的一种认知活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和群体合作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可以激发再表现的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其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听取组员们的主张和见解,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责 编 欣 航)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性教师应多媒体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感性理性不拔河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