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7-09-08 20:45赵豪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讲授高中历史高中生

赵豪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无穷,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兴旺之本。历史教学有其天然的内容优势,是传统文化的集中所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生学业较重,一些教师已经深谙高考的知识点和套路,在讲授时主要讲授重点历史事件,其余一带而过。其实,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才应该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但是要细致讲授傳统文化知识,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备课,其所占分数又很少,所以功利的应试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形成了阻碍。

不少高中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往往局限于教材本身,对史实背景的讲授很少,以至于学生无法真切体会历史事件所蕴涵的意义。教师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的力量,用生动的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翻阅史书、参观古迹来深化认识,同时可以开展相关特色活动,比如历史人物角色扮演、还原历史场景等,寓教于乐,不仅可以给高中生一个放松的机会,也将知识无形中传授给他们,一举两得。

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弘扬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情感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道德责任感。如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直到今天,仍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高中生处于性格正在定型的年龄段,学习优秀历史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内在修养,还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面对传统文化,要传承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一味接受或排斥。高中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只有不断地为传统文化增添活力,传统文化才能拥有蓬勃的生命力,焕发新的光彩。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不断细化和深化的。在高中时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应是系统性的。历史的脉络是清晰的,要随着时间轴的转动,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联系。还可以将历史知识模块化,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来学习,得出具体的结论。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点带面,由具体到抽象,再进行对比、讨论。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资质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文化。

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如何进行高效灵活的教学,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历史学习应是一个简单快乐的过程,只有摒弃学习历史的功利性,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才能真正感知历史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丰富。

(责 编 莫 荻)endprint

猜你喜欢
讲授高中历史高中生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