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欣赏课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尝试

2017-09-08 20:51杨兴权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毕加索欣赏课全班

杨兴权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意义重大。然而,现在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有的教师详细讲解范画,学生只负责听;有的教师漫无目的地不断拓展教材以外的艺术作品,学生走马观花式地看;在欣赏名画作品时,有的教师多讲其新奇有趣的背景,而对专业构图、色彩方面讲得很少。这样的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

令人欣慰的是,从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我们看到了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教学形式与策略多样化,内容综合化,欣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更加深入,美术学科的特征和现代化教育思想更加突出。

二、欣赏课的教学组织与方法

这里,我以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为例,谈谈我在欣赏课的设计中进行的一些新的尝试。

我先在课前浏览有关毕加索的资料,让学生准备有关毕加索的文字资料,并让他们上课时带好彩笔、剪刀、胶水和自己喜欢的一件绘画作品或工艺品。这样做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课前我让学生重新排列座位,形成许多新的小组。学生随着欢快的乐曲自选座位、自由结合,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欣赏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提问,然后分组讨论,自主答疑,再互换组长讨论,最后各组代表在全班发言。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便于人人参与学习。我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最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先给予肯定,消除学生参与美术欣赏的心理障碍。有学生对这幅画给予否定的态度,我就让他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交流,大家又有了新的设想、新的感悟。这是欣赏课中的再评价,意义不可低估。

接下来,我让学生在组内介绍自己带来的绘画作品或艺术品,可从几个方面介绍:作品整体给你什么感觉?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你为什么喜欢它?各组推选一位学生在全班介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评析欣赏的能力,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

为了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我提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个人设计,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以毕加索及作品《格尔尼卡》为主题的专刊,可绘制、可粘贴,最后全班评选展示作品。虽然此时课堂有些“乱”,但都是围绕学习内容进行的积极活动。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愉快的情绪,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与反馈

在《格尔尼卡》的欣赏课上,面对陌生的作品,大部分学生从被动状态很快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而且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评价作品。课堂气氛活泼、民主,整堂课学生都处于思维积极、情感丰富、合作交流的状态。当然,好的美术课堂还需要我在组织形式、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以及评价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我會继续努力的。

(责 编 莫 荻)endprint

猜你喜欢
毕加索欣赏课全班
毕加索的厨娘
原因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看不懂没关系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
“一夜成名”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