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与超越
——德加雕塑带来的启示

2017-09-11 13:10朱智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德加舞女雕塑家

朱智伟(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复古与超越
——德加雕塑带来的启示

朱智伟(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结合德加在雕塑创作领域所做的贡献浅谈他的创作语言、方法及态度对现当代雕塑创作以及雕塑从业者带来的启示

德加;雕塑;启示

德加作为著名的印象派代表人物,他的绘画作品广为人知,他的《十四岁的舞女》雕塑作品在雕塑界的地位及作用更是不可替代。这件作品和当代艺术的联系使得他的雕塑从他所在的那个年代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一个非职业雕塑家的雕塑作品会对雕塑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从雕塑实践者这个角度来看,他的作品的形式语言、方法以及创作态度恰恰可以给我们现当代雕塑创作以及雕塑界从业者解决一些困惑,带来一些启示。

德加的雕塑作品和其同时代的雕塑家及绘画雕塑家的比较

雕塑作品在20世纪以前,其职能就是一种纪念性与公共性,所以一直以来,雕塑都处在从属于建筑的地位,再加上雕塑由于制作的复杂和工序的繁琐,使得雕塑家非常容易在制作的过程中迷失自己,雕塑作品也往往会陷于面面俱到,在艺术性上难免会削弱,手法上也会相对单调。德加所处的那个年代,罗丹、马约尔、布德尔等著名雕塑家,在雕塑的空间、运动和材料的处理的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同时期的画家,马蒂斯、雷诺阿的雕塑,可能由于技术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做雕塑的时候更加自由,马蒂斯的雕塑更像是一个有机体的架构,沉静而富有力量,同他的绘画作品一样有着一种儿童般的纯真和野蛮的力量(图1);杜米埃的雕塑则是把他在绘画里的流动的线条和漫画式的讽刺的语言运用到雕塑当中去了,其雕塑对色彩的运用也使得作品富有了一种别样的意味(图2);罗索的雕塑作品并不多见,但是非常有特色和实验性,他对雕塑里的形与体等本体语言的运用都比较扎实,但是特别的构图和通过融化的手法把雕塑的形状和质感都变成了不确定的表面了,模糊的雕塑使观者的心理也产生了恍惚的变化(图3);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绘画雕塑家并没有被他所表现的对象束缚,他们超越了对象和图像,更关心的物在空间里形体的变化,创作起来更加的自由,随心所欲。

图1 亨利·马蒂斯《斜倚人体 二》

图2 杜米埃

图3 罗索

德加的雕塑看起来更像一个特例,他的雕塑既不像同时代雕塑家那样的完美,那样面面俱到,也不像前面我们看到的绘画雕塑家那样的无拘无束,他的雕塑恰到好处地处在一个中间地带,他的雕塑作品既没有技术上高度娴熟以后的那种程式化,也没有在形式和语言运用上对广度的那种无限的拓展,他的作品是对自己的内在世界的无限的挖掘。德加的雕塑注重雕塑的本体语言形、体积以及他们在空间的节奏变化,其雕塑作品具有非常规的气质,超脱而自然。职业雕塑家的特点是,从大的结构关系到每一个小的细节表现都表现的无懈可击,但是正是这样的无懈可击反而让我们觉得少了点什么;而德加的雕塑忽略了细节的塑造,他的相对完整的《十四岁的舞女》(图4)这件作品脸部五官的刻画也是极其自然地一笔带过,这使得德加的雕塑看似具象却又有一种抽象主义的超脱和豁达,这种豁达不是马蒂斯雕塑的那种奔放,而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严肃的探求和深邃的体验,这基本符合德加艺术创作过程中独特、严谨又别具一格的特性。

图4 德加 《十四岁的舞女》

图5

图6

德加雕塑语言的特点

图7

德加的雕塑语言简洁而精炼,没有一句废话,对形、线条和体积的处理深刻而本质。以腿部塑造为例:“腿”在雕塑的塑造当中是最为矛盾和复杂的一个部分,既充满肌肉,又骨骼明显,既弯曲复杂,同时又有力的贯通,雕塑家对腿部的塑造往往会顾此失彼。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件雕塑可以把女性腿部的线条表现的如此精彩而准确,这件小舞女的充满力量而又不失线条的腿部塑造达到一个典范(图5);我认为德加雕塑线条的精炼应该得益于他所钟爱的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对他的影响,他把安格尔作品里的干净和纯粹也带到自己的雕塑作品当中,但是德加的雕塑里没有了安格尔的甜美和细腻,他的纯粹更加的清高和脱俗。

运动和姿态是德加雕塑最为关注的地方,这在他的雕塑中处处可见(图6、7)。他的马系列和浴女系列常常是一个姿态反复的出现,他的这些雕塑仿佛是一个个不同形状、不同团块组成的协奏曲,使其具有自然质朴的平衡和优雅,无论是舞女、浴女还是马的雕塑,视觉与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均衡和微妙的力量感,马和人往往有着单只脚离地的动态,却巧妙地获得了平衡。“因为围绕其建造过程的神秘性,感觉的客观性,形式化的题材,但本质上是因为完美平衡和有秩序的体量结构,德加的雕塑保持了一种‘不受时间影响的’品质,独立于19世纪自然主义或者20世纪雕塑有意识的拟古主义”[1]157;德加的运动题材雕塑表现了人或动物的瞬间的变化,古典的、经典的雕塑很多时候是超乎时间之外的一种永恒,即使拉奥孔这类动态很强的想表现两个动作之间转换的作品,也是和建筑一样永恒的物体,只是在造型上加强了动态和冲突。而德加的这些动态雕塑则具有瞬间性,(不仅仅是瞬间的动态,也有手法和塑痕)而且它不具有古典主义雕塑那样稳固、板扎、永恒的物质感,因此德加所塑造的雕塑处在时间之中,但又不受这个时间影响,他的雕塑类似于印象派与摄影对瞬间的把握,以及摄影对瞬间的固定形成的瞬间的永恒性,他的动态雕塑在观察的目光和完成上,是一种摄影性的,这和古典的雕塑是不太一样的。

德加雕塑几乎没有太多的细节塑造,其雕塑表面看似随意而粗糙,但是雕塑并不因为塑造的缺失而感到单调,实则是丰富而多变的肌理让雕塑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味。德加在雕塑的时候应该是从来没有考虑表面应该如何处理,他不是没有能力去表现细节,而是根本就不关心细节的表现,可是在某些方面又非常的较真,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他只关心节奏和贯通,所以他的作品没有世俗的烟火气,有的是一种若即若离的优雅而神秘的气质。德加雕塑表面的肌理其实就是一种痕迹,可能是雕塑工具一带而过留下的、也有添加材料缺失的部分、还有做的工程中用手指抓过的印记等等,虽然艺术家对痕迹的处理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对作品气质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德加的艺术创作方法及态度

德加作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为什么还去做雕塑?这应该和他的艺术创作的态度有关。艺术史学家法兰克米尔纳这样评价德加:“他是个不容易被归类的艺术家,他虽然与印象派画家一同展出,却也抨击印象主义所揭示的原理;终其一生,他从未停止为过去传统中伟大画家的艺术成就作辩护;然而却又在他的艺术领域中,创造出绚烂的现代意象;而尽管其作品表现主要被认为是线条表现多于色彩,但有些作品的色彩堪称19世纪末最为明艳动人的。”[2]

德加的创作状态不受既定观念的约束,是一种基于个体判断的自由又自信的艺术表达方式。他做雕塑的动机肯定是平面的绘画已经无法满足他对对象表达的诉求;或者雕塑能够给他提供更多形体、空间,以及实体在光影中的变化等平面作品所达不到的因素;又或是对对象的探真态度让他对形、对体量、对空间这些形成物质最本质元素的关注,促使他进行雕塑的创作。我们从德加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可以反反复复地做一样的对象,一样的姿态,来来回回的修改,他并没有想如何快速地完成作品,或者完成并不是他的目的,他只是用这种方式来探求某种东西,是什么东西?用商勇老师的话讲“我觉得他的作品是他生命的自我投射,这种投射已经渗透到他每一件作品的细节中”。

德加的生平资料我知道有限,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就是德加应该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他在他熟悉的绘画之外,选择雕塑这个手段来进行创作,但是又不是常规意义的雕塑。他选择蜡质材料制作雕塑,并且辅以毛发和各种纺织品。这在现在的艺术圈看来是习以为常的材料,可是放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特立独行了。也许在他的内心有一个无法言说的感受让他做出这样作品,他选择蜡这个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的材料,可能完全是出于蜡的颜色和质地的特殊性(更加接近对象)对于他的吸引。他的小舞女作品是“完全自然主义死胡同里的杰作”[1]162。

德加对现成品的运用也应该出于同样的原因,造型、体积、材质的等语言已不足以用来变现,他对色彩对质感,对芭蕾舞女身上那种轻盈的纱、蕾丝等的经典瞬间凝固,促使他把现成品信手拈来。另外德加的现成品的运用受到同时期艺术经验及视觉经验的影响,转化为自己的独特语言。20世纪早期的立体主义的作品,拼贴以及一些综合材料的运用对德加的现成品的运用带来了启发。后现代主义大师基弗作品里现成品运用和德加现成品的运用所营造的氛围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现成品有着灰暗的大地色调,有着细腻而丰富的古典韵味,把观众拉进一个虚幻的现实。材料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创作一个不止于视觉、通感、多感的综合空间。《十四岁的小舞女》这件作品似乎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弥漫着香味和汗水的、充斥着青春靓丽的芭蕾舞女的演出后台之中。现成品更让他的雕塑和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基因相连的关系,这件作品如果放在现在任何一个当代艺术展当中都会让人觉得非常的合适,没有一点违和感。

德加雕塑作品对雕塑从业者的启示

一、雕塑家首先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家首先要面对自己、探求内心,应该常常思考的是我要表现什么、怎么去表现,清楚了这些问题再去动手,才能少走弯路。德加对于雕塑的态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德加做雕塑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他除了《十四岁的小舞女》这件作品拿出来展出过,其他的雕塑作品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没有离开工作室。但是他却在雕塑上用了和绘画同样的时间,那么德加为什么做雕塑呢?“德加的个人化的雕塑与罗丹的类似作品相比,总是让人钦佩其中一种更加安静但更深刻的野心,一种对于雕塑可以用来做什么的更原创的构想,一种更紧凑、更成功地在形式创新。”[1]157罗丹的雕塑通常是完成政府的订单,而德加雕塑是不以示人为目的,不同的创作动机使得作品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德加的创作少了许多的功利色彩和使命感,他的作品不是为了给别人欣赏、得到肯定为目的,他的创作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尊重自己内心的原创力,是“一种更加安静但更深刻的野心”。这也是德加雕塑能够超越时间、超越年代、感染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绘画和雕塑的高低之争由来已久,但我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雕塑家的前提他必须是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可以让我们快速地找到感觉,这个感觉不光是造型的感觉,还是一种氛围、一种气质的感觉。德加在雕塑上取得的成就可以明确地证明这一点。

三、艺术家也好、雕塑家也好,“眼界”非常重要,雕塑家不能仅仅局限于“做”,长时间的制作使得我们最初的创作意图往往变得模糊,使得我们的大脑跟着手去发展,这应该就是艺术创作最大的弊病。所以雕塑从事者们要从辛劳的“做”当中走出来,要拓宽自己的眼界,当然这个眼界也不能仅仅放在当代或是仅仅放在古典,应该放在一切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的地方。当然,这种关注也不是愈多愈好,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德加就是这样一个不安于绘画、不安于常规的雕塑,更加关注艺术动向和新技术的运用(比如德加对摄影的关注以及摄影对德加的影响)同时又不被其左右,特立独行做“自己”的一个艺术家,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当然最后作品的完成还是需要靠繁重的“做”来完成,但至少我们不会迷失在“做”当中去。

[1][英]威廉·塔克.雕塑的语言[M].徐升,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7:157.

[2]Frank Milner.Degas [M] .Gallery Books,1900.

(责任编辑:杨身源)

J303

A

1008-9675(2017)04-0177-03

2017-04-20

朱智伟(197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雕塑艺术。

猜你喜欢
德加舞女雕塑家
民国时期上海舞女收入及影响因素考察
——兼谈民国时期上海舞女的职业身份
舞之美
也谈﹃舞女大班﹄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埃德加·德加 作品5
雕塑家
赏析《伊豆的舞女》中的悲与美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