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间学习模式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关系研究

2017-09-25 08:31张帅兵金加卫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官僚创新型竞争

张帅兵,刘 旭,金加卫

(巢湖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合肥 238000)

团队间学习模式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关系研究

张帅兵,刘 旭,金加卫

(巢湖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合肥 238000)

探讨组织中文化、团队间学习模式和学习绩效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出,团队间学习模式和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有显著相关性;支持型企业文化有利于合作型学习模式的开展,而官僚型和创新型企业文化有利于竞争型学习模式的开展;支持型企业文化通过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绩效有影响,官僚型企业文化和创新型文化通过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绩效产生影响。

团队间学习;企业文化;团队间学习绩效

0 引言

当前,知识(尤其是企业核心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知识的竞争。自Argyris & Schon(1978)首次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之后,组织学习就成为了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1]。而团队作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单位,没有团队的学习组织是不能进行学习的[2](彼得·圣吉,2009),即团队学习是组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层面。那么在组织当中,不同的团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必定存在着差异。

企业文化是全体组织成员所认可的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它根植于组织内部并指导组织及组织成员一切活动。一般组织要转变成学习型组织,管理者除了以发展个人及工作团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外还应该将营造组织学习氛围为重点[3]。邵真等(2015)在进行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企业信息系统学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指出心理安全、开放式交流、参与式决策三种学习型的文化氛围在变革型信息化领导者和企业信息系统学习之间起到中介作用[4]。

1 研究假设提出

1.1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一项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拥有鼓励组织改变和适应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能够影响企业员工对知识及学习的价值和态度,因此其对组织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李燚等(2008)探讨了组织学习方式与团里创新成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文化作为调节变量对组织学习方式的确定与管理创新成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作用[5-10]。

本文按照Wallach(1991)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将企业文化分为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11-17],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1)官僚型企业文化与合作型学习模式相关

(2)创新型企业文化与合作型学习模式相关

(3)支持型企业文化与合作型学习模式相关

假设2:

(1)官僚型企业文化与竞争型学习模式相关

(2)创新型企业文化与竞争型学习模式相关

(3)支持型企业文化与竞争型学习模式相关

1.2团队间学习模式与团队间学习绩效

团队间学习模式是不同团队间知识交流、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团队间学习绩效代表了团队间学习的成效,可用来反向衡量团队间学习的方式是否有效。根据文献[7]的研究,本文将团队间学习模式分为合作型学习模式和竞争型学习模式,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1)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绩效相关

(2)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绩效相关

1.3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

基于以上学者们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

(1)官僚型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相关

(2)创新型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相关

(3)支持型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相关

假设5:

(1)官僚型企业文化通过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

(2)创新型企业文化通过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

(3)支持型企业文化通过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

假设6:

(1)官僚型企业文化通过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

(2)创新型企业文化通过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

(3)支持型企业文化通过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

2 假设验证

2.1数据收集

研究使用的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量表对测量项目进行打分。要求被试人员根据自己所在团队或者组织情况对所给问卷中每个测试题目的认同程度进行打分,从“5”到“1”认同程度逐渐减弱,“5”表示“完全同意”,“3”表示“中立,不确定”,“1”表示“完全不同意”。

另外,由于团队间的学习绩效需要考虑相关联的两个团队通过相互学习后所产生的共同效果,因此,问卷设计时将问卷分为A卷和B卷,并且将A卷和B卷两个问卷的团队学习绩效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团队间的学习绩效。同时,在问卷发放时,A卷和B卷的发放量要等同,而且同一个团队要么发放A卷要么发放B卷,不能交错发放。

研究共印制250份调查问卷,其中A卷和B卷各125份。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每家企业发放2~3份问卷,同一企业发放等量的问卷A和B,并且,同一团队只发一种问卷;同时,也向企业内部部分领导层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33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问卷回收率为53.2%,有效回收率为48.4%。在有效问卷中,A卷共53份,B卷共68份。由于本次研究的需要A卷和B卷数量相同,因此,随机去掉B卷有效问卷中的15份。最终,本次研究共使用了106份有效问卷中的数据。

由于团队间的学习绩效是问卷A和问卷B中团队学习绩效的算术平均值,因此,为了保证各种数据使用的一致性,本文对两份问卷中各个相对应的测量项目同时求算术平均值,最终得到了53份样本数据。所有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均是基于这53份样本数据进行的。

2.2数据信度

研究采用的效度检验方式包括内容效度测量和建构效度测量。邀请专家及企业相关人员对量表及问卷进行评估,并根据他们的修改意见对量表和问卷进行修正;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检验模型拟合度的方式来对量表有效性程度进行考评。本研究样本数据信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信度测试表

从表1中可知,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其大于0.7,说明量表中因子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量表信度水平较高。

2.3企业文化与团队间学习模式的回归分析

(1)企业文化各维度与合作型学习模式的回归分析。

使用SPSS17.0中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出企业文化各维度与合作型学习模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只有支持型文化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支持型文化与合作型学习模式相关。

(2)企业文化各维度与竞争型学习模式的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后,企业文化各维度与竞争型学习模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官僚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并且都与竞争型学习模式正相关,创新型文化对竞争型学习模式作用更为明显。

2.4团队间学习模式各维度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回归分析

使用逐步分析的方法对合作型学习模式和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绩效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中,团队间学习模式的两个维度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它们都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相关,并且二者对团队间学习绩效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

2.5企业文化各维度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回归分析

在SPSS17.0软件中,通过逐步分析的方法对企业文化三个维度: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做了回归分析,其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2 企业文化各维度与合作型学习模式回归分析

表3 企业文化各维度与竞争型学习模式回归分析

表4 团队间学习模式各维度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回归分析

表5 企业文化各维度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回归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企业化三个维度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并且都对团队间学习绩效正相关,但是创新型文化对团队间学习绩效影响更大一些,而支持型文化和官僚型文化对团队间学习绩效影响作用大小相差相对较小。

2.6团队间学习模式作为企业文化和团队间学习绩效中介变量的检验

陈国权(2009)指出如果X变量通过M变量对Y变量产生影响,那么M变量就被称为中介变量,并且可以通过3个回归分析来验证[18-21]。中介变量验证模型如表6所示。

根据上文研究结果可知,官僚型文化与合作型学习模式、创新型文化与合作型学习模式、支持型文化与竞争型学习模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因此,假设5中的第一条、第二条及假设6中的第三条都被否定。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假设5和假设6中其他假设进行检验,同时根据温忠麟等(2005)的观点认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可以用ab/c来表示[22]。

(1)合作型学习模式对支持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6 中介变量的验证模型

注:表格参考文献[陈国权,2009]

表7 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创新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从表7可以得出,在支持型文化作为自变量,团队间学习绩效作为因变量时,自变量标准化系数是0.723,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显著相关;同时,合作型学习模式与支持型文化显著相关。但当支持型文化和合作型学习模式同时做为自变量时,支持型文化对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作用明显降低,因此,笔者认为合作型学习模式在支持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之间关系中有中介作用,且中介作用效果是78.08%。

(2)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官僚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8 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官僚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表8,官僚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系数为0.604,官僚型文化和竞争型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系数是0.517,当官僚型文化和竞争型学习模式同时作为自变量时,官僚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系数降为0.106,说明此时其对团队间学习绩效的影响作用减少,因此,根据表6笔者得出竞争型学习模式在官僚型文化和团队间学习绩效之间其中介作用,其中介效果为56.41%。

(3)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创新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9 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创新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检验

从表9可以看出,创新型文化与团队间学习绩效显著相关,创新型文化与竞争型学习模式显著相关,当团队间学习绩效作为因变量,创新型文化和竞争型学习模式同时作为自变量时,创新型文化对团队间学习绩效的影响作用变得较小,因此,结合表6笔者得出竞争型学习模式在创新型文化和团队间学习绩效之间关系存在中介关系,且中介效果达到59.31%。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团队间学习模式的确定有利于团队间的学习。团队间的合作型学习模式和竞争学习模式都有能够促进团队间的学习,这是因为不论是合作型学习还是竞争型学习,其二者都是以团队目标位中心获取各自需要的知识,提升团队能力,达到提高团队绩效的目的。

(2)支持型企业文化有利于团队间合作型学习模式的开展。支持型组织文化是建立在组织各层级及层级内部员工之间频繁地正面交流、相互支持以及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特征就是组织学习和内部沟通,这正好有利于团队间的合作学习。而由于官僚型文化限制了组织内部的沟通,而创新型文化则将过多的竞争引入到了组织当中,所以,二者均不利于合作型学习模式的开展。

(3)创新型和官僚型企业文化有利于竞争型学习模式的开展。官僚型文化是一种通过命令或指令在组织中各层级之间传递信息的文化环境,其特点是组织中个层级之间只有命令,彼此间沟通较少,这与竞争型学习方式相符;而创新型文化本身就将竞争引入到组织内部,因此,二者都能促进竞争型学习模式的开展。然而,支持型文化表现为组织内部各层级及层级内部频繁的沟通交流、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之上,这些团队间竞争型学习相悖,因此,其不利于竞争型学习方式的进行。

(4)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都能促进团队间的学习。文献[20]的研究表明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都有利于组织的创新绩效,而团队的创新则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完成,从而提高团队的绩效[20]。官僚型文化能够保证信息和指令及时准确的在团队内部传递,使得成员都能获得正确的消息指令,这也有利于团队成员的工作的完成,进而有利于促进团队绩效提升。

(5)团队间学习模式可在企业文化和团队间学习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 “支持型企业文化通过合作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官僚型企业文化通过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和“创新型企业文化通过竞争型学习模式对团队间学习模式有影响”这三条项目通过了假设检验,表明文化、学习模式和团队绩效两两之间关系密切,而且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影响团队及团队成员的行为对团队的最终绩效产生影响。

[1] Argyris,C. & Schon,D. A.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 Addison- Wesley,Reading: Massachusetts,1978.

[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 谢洪明,王成,葛志良. 核心能力:组织文化和组织学习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06,9(4):104-110.

[4] 邵真,冯玉强,王铁男.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企业信息系统学习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学习型文化的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15(27):140-150.

[5] Nelson,R. & Winter,S.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6] Liu S,Schuler R S,Zhang P.External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in Chinese R&D teams[J].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20(3):429-448.

[7] 吴价宝,张帅兵,蒋娇. 组织中团队间学习环境、学习模式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21):206-210.

[8] 邓今朝,余绍忠.突变情景下团队学习的时间效应和阶段特征[J].科研管理,2014,35(3):75-81.

[9] 顾琴轩,王莉红. 研发团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作用路径—心理安全和学习行为整合视角[J].管理科学学报,2015,18(5):68-78.

[10] 于静静,蒋守芬,赵曙明.冲突管理方式与团队学习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交互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1):143-148.

[11] 张大力,葛玉辉.高管团队跨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团队学习的视角[J].系统管理学报,2016,25(2):235-245.

[12] 周小兰,张体勤.知识共享的绩效考核取向对团队学习绩效影响研究[J].东南学术,2016(1):167-174.

[13] 葛晓永,吴青熹,赵曙明.基于科技型企业的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7):996-1002.

[14] 周小兰.认知视角下团队成就目标导向对团队学习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7,31(1):90-94.

[15] 曾萍,蓝海林.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机制和路径[J].中国软科学,2009(5):135-146.

[16] 李燚.不同组织文化中组织学习方式对管理创新成效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4):35-40.

[17] Wallach E J.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s: The Cultural Match[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91(2):29-35.

[18] 张勉. 企业文化、学习强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6):146-150.

[19] 陈明. 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4):580-587.

[20] 朱兵. 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软科学,2010,24(1):65-74.

[21] 陈国权,赵慧群. 中国企业管理者个人、团队和组织三层面学习能力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2009,6(7):898-905.

[22]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责任编辑:蒋 华)

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AmongCorporateCulture,Inter-teamLearningModesandInter-teamLearningPerformanceinOrganizations

ZHANG Shuai-bing,LIU Xu,JIN Jia-wei

(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aohu University,Hefei 238000,China)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rporate culture,inter-team learning modes and inter-team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data analysis and hypothesis testing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corporate culture,inter-team learning modes and inter-team learning performance. Supporting corporate cult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whereas the bureaucratic and innovative corporate culture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 learning mode. Meanwhile,the supporting corporate culture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inter-team learning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while the bureaucratic and innovative corporate culture has an impact on the inter-team learning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competitive learning mode.

inter-team learning; corporate culture; inter-team learning performance

C93

:A

:1009-7961(2017)04-0073-07

2017-03-20

巢湖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XLY-201513)

张帅兵(1986-),男,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官僚创新型竞争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中国基层政府中的非正式官僚:历史与现实
狠刹“向下甩锅”——治治各类“疲软症”“话痨症”“官僚症”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感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