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研发

2017-09-25 06:45张一帆陈晶婧
教育界·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产品文化育人

张一帆+陈晶婧

【摘要】高校博物館具备着文化育人的功能维度,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并对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经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精神动力;功能维度;文化产品

一、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的功能维度

(一)传承文化精神,凸显价值导向功能

高校博物馆发挥着将历史和当下进行连接,对文化精神进行传承的职能。高校博物馆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收藏品的地方,它还是一个文化育人的基地。这个基地通常拥有鲜明的主题和较强的互动性,这都是用心地策划和布置之后呈现在高校的学生和教师面前的。高校博物馆可以不断地对收藏品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挖掘,可以通过众多的形式来实现,例如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和教育讲座等。高校博物馆只有不断地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和教师的情操和道德得到陶冶和培养,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其价值导向功能。

(二)创设育人情境,发挥情感激励功能

高校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对学生和教师的情操和心灵进行陶冶和升华,对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是由它的特征决定的: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艺术熏陶性。这个特征是由汇聚历史的文化瑰宝——收藏品呈现出来的。良好的教育情景能够被高校博物馆从不同的感官角度呈现出来,如图文、声音和实物等。参观高校博物馆的主体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民族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强大的正能量就会散发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现“冷热转换”,深化教育认知功能

事实上,高校博物馆的建立依据是其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当高校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将整合后的内容呈现给不同的群体。大众面对生涩难懂的“冷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不愿意去主动学习和接受的,因此“冷热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大众对“热知识”充满兴趣的时候,高校博物馆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认知功能:对科学理念的传播、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弘扬。高校博物馆根据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将馆藏进行趣味化转化也是很有必要的,切实地将参观者放在中心位置,对互动体验区域进行不断的增加,对藏品的介绍和讲解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更好地将藏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呈现出来。高校博物馆想要进一步实现教育的认知功能,可以采取多元的形式,例如对外开放教育资源、编辑系列科普书籍、拍摄历史科普电影等。

(四)注重实践创新,实现素质提升功能

丰富的藏品、开阔的展厅和专业人才是高校博物馆的三大特征,它向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有别于课堂教学的教育,因为它更加注重实践。学生的思维将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素质也得到提高。创新研究的目的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可以通过对高校博物馆的合理利用来实现。

二、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资源属性

博物馆的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在计划经济时期常常得不到承认。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将文化产品的消费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现象引起了经济学家和博物馆业界的关注。事实上,博物馆拥有具体的实物和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前者是丰富的文物资源,后者是历史文化。高校博物馆对文化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事实上是一种创新设计文化元素,使它们得到物化的创造活动的过程。因此,高校文化产品具备着双重性,它的主要特征还是文化资源,这是和一般的商品最大的区别。

三、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研发特点

(一)文化产品的研发立足于本馆特色藏品

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的重要来源是博物馆的馆藏品。高校博物馆在对文化产品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从藏品中寻找灵感”这一重要原则。设计师的灵感应该是从高校博物馆的藏品特色中寻找,立足于自己本馆的特色藏品。事实上,一所高校的文化内涵的诸多信息往往从高校的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能够体现和感受出来。

(二)文化产品研发赋予故事性和文化性

高校博物馆在对文化产品进行研发的过程当中,不能忽视对馆藏品背后的文化故事进行挖掘。因为参观者的生活和情感对这文化故事有了了解之后就会被丰富和感动,那么参观者就会萌发购买的欲望。对于高校博物馆来说,文化传播可以通过物质载体来实现——陈列展览。人们在观看精美的展览之后,往往会对展览品抱有好奇心,而陈列展览的补充是文化产品。因此,高校博物馆应该努力地将参观者的好奇心转换为购买动力。在参观者购买了其喜爱且具有本馆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之后,那么高校博物馆就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并满足了参观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文化产品研发要形成系统性和系列性策划研发

为了满足不同博物馆参观者的文化需求,高校博物馆在对文化产品进行研发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意识到文化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且努力地形成一定的系列。高校博物馆应该以藏品特色元素为中心,进行系列性的策划开发。不同系列的划分、优美的设计、精良的制作都会受到参观者的喜爱和欢迎,从而更好地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

四、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经营

(一)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

尽管高校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市场营销也不应当被忽视和省略。树立良好的市场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能够真正地让高校博物馆活跃起来。因此,对于高校博物馆而言,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首先应当进行市场定位,深入公众,并对公众的需求进行调查,然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推行不同的文化产品。

(二)更新展览形式,创新文物展出模式

对于展出模式而言,许多高校博物馆采用的还是较为传统的方式——文物,甚至是复制品被封锁在展柜当中。事实上,这种做法往往没有切实地考虑到观众的参观需求——能够近距离地观赏文物实物。因此,高校博物馆在展出的过程当中可以对其展出模式进行创新和突破。例如将价值不菲的文物放入视野开阔且容易看到的柜子当中,对于那些文物的复制品可以缩短接触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学习需求和参观兴趣。endprint

(三)有效设计策划,创新形象传播方式

高校博物馆也应当在常规工作开展的基础之上,在宣传方面下足功夫,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因此有效设计策划、创新形象传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立足参观者的需求,将时代特征和不同时期的特点融入在对展品的规划和设计当中;除此之外,对展览的主体进行明确和凸显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环节。高校博物馆如果采用数字化模拟,就能够更好地通过声音和色彩将历史和科学技术生动地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这样,参观者的兴趣就会被大大地吸引。高校博物馆的魅力可以通过媒体例如报纸、互联网和广播等进行展示。事实上,如果高校博物馆能够和新闻媒体保持着良好的长期合作的关系,就更能够为其形象的传播创造有利的条件。除此之外,利用非传统的媒体例如文化产品对博物馆特色进行展示也是一个有效且最为直观的选择。

(四)拓宽经营渠道,创新经营模式

让多样的经营替代单一的经营,将资金运营放在重要的位置。高校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的特征,社会效益是其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经营效益也不能被忽视和省略。因此,高校博物馆在运营管理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围绕主业展开的,然而对销售渠道进行拓展,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开展也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高校博物馆还是要通过盈利来保护文物。这主要是由于政府财政拨款有限,因此高校博物馆不得不自己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首先,高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获得社会捐赠。高校博物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社会捐赠,如果受到长期友好合作的新闻媒体的帮助,就能够更好地进行宣传活动。其次,高校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来收取合理的费用。再次,高校博物馆可以通过向社会提供文物鉴定服务来获取鉴定费用,比如可以在一些文物鉴定专家无偿的帮助下向那些需要鉴定文物的人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五)以公共关系为核心,创新促销方式

高校博物馆应当努力地将自己融入社会当中,并且有意识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高校博物馆应该注重参观者的服务感受和体验,将服务理念传递给他们。事实上,高校博物馆的公共关系的本质就是和参观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博物馆信息的公布,这需要在媒体的帮助下实现。互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短信平台来实现。这样,高校博物馆的良好形象就会树立起来,社会影响力就会扩大。

五、結束语

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博物馆,它能够向公众提供精神产品。事实上,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 文对高校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经营给出以下几点建议: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更新展览形式,创新文物展出模式;有效设计策划,创新形象传播方式;拓宽经营渠道,创新经营模式和以公共关系为核心,创新促销方式。

【参考文献】

[1]章义平.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断想(上)[N].中国文物报,2012-02-03.

[2]吴茜.博物馆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科学之友,2011(17):148-149.

[3]朱玉杰,刘雪松,陈军.新时期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其发挥[J].教育探索,2011(08):95-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产品文化育人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技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