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名配价关系的类型错配:一种认知语义学阐释

2017-11-03 12:16谭梦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义学活跃形容词

谭梦玲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形名配价关系的类型错配:一种认知语义学阐释

谭梦玲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形容词—名词配价关系中的类型错配因其成分结构间的语义不兼容而吸引了学者们的关注。从认知语义学的百科知识观出发,运用侧重—活跃区分离原理,探讨形名配价关系中类型错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类型错配的生成依托于人类的认知参照能力,借认知凸显度较高的实体作为参照物激活相关语义单位,从而使形式上的类型错配在概念上获得合理阐释。

配价关系;类型错配;侧重—活跃区分离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如果两个或多个象征结构结合为一个更为复杂的表达式,那么它们就构成语法配价关系。以形容词—名词搭配为例,作为自主成分的名词所凸显的侧重详述(elaborates),与作为依存成分的形容词所凸显的次结构中的图式射体之间形成对应关系[1]。但通过仔细考察发现,形名配价关系中常常存在语义不兼容的情况,如:

(1)a. He had some cheerful wine at the party.

b. Who is entitled to exercise the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the patient or his next of kin?

c. She breezed through that difficult book.

从语义特征上看,例(1a)中的cheerful是表示人的感受的形容词,只能同表示人的成分相组配,而wine表无生命的物体;例(1b)中的informed描写态度或心理状态,所以其射体理应是一个人(或起码是一个有感觉的动物),但被修饰的名词却侧重一个抽象实体,本身并无心理体验的能力;例(1c)中的difficult是事件性谓词(event predicate),要求它所修饰的是表事件的名词,但book却是表事物的名词。可见,诸成分结构在语义要求上并不一致,但按语言规约,我们感觉合成结构并无不妥。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类型错配(type mismatch)。

生成词库理论的名词物性结构和类型强迫机制为“解释类型错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形式化操作方式”[2]28,可以很好地阐释类型错配的典型情形,但对一些非典型的类型错配却阐释力不够,如:

(2)Three out of five fires are caused by a careless cigarette or a careless match.

例(2)中,和形容词射体形成对应关系的并不是名词的物性角色,而是来自名词基体/框架的其他百科知识,即抽烟的人扔烟头或火柴这一动作。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阐释类型错配,本文尝试从认知语义学的百科知识观出发,运用侧重—活跃区分离原理(profile/active zone discrepancy),分析形名配价关系中的语义不兼容现象,从而探讨类型错配的形成动因及生成限制。

二、类型错配:认知语义学视角

(一)认知语义学的百科知识观

认知语义学采纳的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语义观,明确反对传统语义学的“字典观”,认为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可以区分与语言有关的内容和与语言无关的内容。传统的“字典观”认为一个词项是一个固定的、有限的和独特的语言意义表征,而认知语义学的“百科知识观”则认为词项提供了一个到达无限多的概念和概念系统的路径。各概念和概念系统被激活的可能性和程度各异。特定语境中被激活的概念或概念系统,构成了词项在具体语境中的语义。

Langacker[3]4以cat为例来说明词汇意义无法与所指事物有关的一般知识截然分开。

(3)a. I picked up the cat.

b. A contented cat sounds like a smoothly-running motor.

c. He was saved by his cat-like reflexes.

d. She’s taking a cat-nap.

e. His opponents portrayed Bill Clinton as a tomcat.

f. This {birdcage/furniture/rug} is cat-proof.

此例中,只有例(3a)的cat凸显的是其“字典”释义:feline mammal usually having thick soft fur,而要理解其他句子中的cat,则必须调用我们关于cat这种生物的其他知识,如叫声、反应快捷、嗜睡、滥交、喜欢偷袭鸟、喜欢抓挠家具等特征。

由此可见,语言单位并非“携带”了先前包装好的意义,而是提供了一个通往百科知识(概念系统)的接入点(point of access)。语言表达式本身以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进入到不同的知识储备中,我们才能明确其意义。

百科知识语义观大大拓宽了语义解释的范围,其以清晰完整的方式对语言结构进行自然、统一的解释,比如语义延伸、语言运用、语法配价关系等,但也对我们的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理论上,语言单位激活的百科知识是没有界限的,“分析中如果无法有效限制所激活的语义表征,那么在语义组合中就会生成力过强,使得解释缺乏预测力”[4]33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认知语义学强调在一个表达式的百科描写中,各语义表征的中心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处于中心位置,就算是最粗略的描写也忽略不得;而另一些则极为边缘,甚至在最详尽的描述中,它们的存在也显示不出什么意义。中心度取决于这一语义在整个表达式使用过程中的固化程度和被激活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是“规约性的、类属性的、固有的和特有的”[1]164。

(二)侧重—活跃区分离

一般来说,实体是多方面的(multifaceted),当它参与一个场景时,涉及的往往不是其全部,而是具体的某一或某些部分,这些所涉及的部分就是活跃区[5]3。例如:

(4)The cork is tight in the bottle.

在这个句子中,cork和bottle并不是作为整体参与到被侧重的关系中,真正参与的是“瓶塞的一小段”和“瓶嘴”这一部分,它们构成了cork和bottle在[in]这个关系述义中的活跃区。对于这种名词侧重和活跃区不相吻合的现象,Langacker称之为侧重—活跃区分离(profile/active zone discrepancy)[3]。

例(4)中,活跃区是焦点参与者的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活跃区只需要与焦点参与者共处于一个认知框架内,只要它们相互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如例(5a)中活跃区只是主语名词所凸显的实体手中的一支箭或一支飞镖。例(5b)和(5c)中真正被感知的——火车的汽笛声和大象扬起的一团尘土也只是和宾语名词所凸显的实体(the train,the elephants)相关,而非它们的一部分。

(5)a. She hit the target (with {an arrow/a dart}) with deadly accuracy.

b. We used to hear the train at night.

c.I can see the elephants in the distance (when only a cloud of dust is visible).

(三)活跃区现象对类型错配的解释

基于名词的侧重与活跃区吻合或分离的情况,形名配价关系可分为类型匹配和类型错配两种情形。

类型匹配的形名配价关系中,名词侧重与活跃区完全重叠,直接参与述义关系。此时,修饰词的语法中心语和语义中心语一致,形容词与名词形义相符,比如a long ruler,beautiful flowers,a big elephant,loud noise,fast speed,brilliant students等等。

类型错配的形名配价关系中,因名词的侧重与活跃区之间的概念距离不等,类型错配呈现某种梯度。首先,典型情形是名词侧重与活跃区构成部分—整体关系,比如yellow/smashed banana,配价关系的实际参与者是名词banana侧重的一部分,即果皮或果肉。因为名词侧重的指称对象本身具有某种结构,当与活跃区是部分—整体关系时,二者之间的概念距离最短,分离最轻微,配价关系中类型错配最不易察觉。

其次,名词侧重的语言表征具有可分析性,如a beautiful dancer。虽然可视dancer的侧重与活跃区完全吻合,将其解读为“美貌舞者(a dancer who is beautiful)”,但由于dancer的可分析性,该搭配可解读为“优雅舞者(a dancer who dances beautifully)”,即dancer的概念基体中动作部分与形容词在概念上相互整合。

以上两类类型错配的相似点显而易见,侧重和活跃区间的关联性极强,名词的释义仅凭被侧重关系的直接辖域即可完成,无需百科知识的参与。

最后,非典型情况是侧重和活跃区属于同一认知框架,其间关联牵涉百科知识,识解此类配价关系需要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比如:

(6)tentative agreement,reluctant acceptance,conscious awareness

(7)cheerful room,drunken party,occasional afterschool book club

(8)slow economy,loud man,unhealthy lifestyle

在例(6)中,中心名词由相应动词经名词化(nominalization)而来,而动词在概念上表示情景、事件或状态。动词是概念依赖的,如果不想象存在参与者则无法加以界定,而名词化则将由动词表征的情景在概念上物化(reification)[6]71而成为名词,这意味着表示情景或事件的名词被默认必然包含了参与者。例(6)形容词的射体在概念上必须对应概念自足的参与者,因而在认知加工时自然激活了默认的包含在概念依赖的名词化词组中的参与者,即与形容词的射体形成对应的并不是名词侧重的一个无法区分的被物化的整体活动,而是由该活动所激活的参与活动的那个有感知能力的个体,如图(1a)所示,所以,tentative修饰的不是agreement这件事,而是表示agreement的人。余例同理。

图1 形名配价关系中的侧重—活跃区分离[7]331

如果说例(6)的配价关系所牵涉的仍然更多是语言知识,那么在例(7)中,概念整合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则主要是百科知识。在例(6)中,诸名词是情景物化的抽象名词,由于其概念依赖性,按其语言学定义已经隐含参与者这个默认值,但例(7)中,诸名词本身所侧重的显然是概念自足的、抽象程度不等的无生体,而形容词要求的要么是有生体,要么是事件性名词。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单位并非先验包装不变的意义,而是通达百科知识的触及点,因此例(7)中诸名词所触及的种种关系,理应视作它们意义的一部分。比如room、party、book club作为可供或专供人们在里面活动的具象或抽象空间,很容易激活在其间活动的人,甚至他们的常见活动。例(7)中,诸名词所激活的活跃区均处于被侧重关系所唤起的最大辖域之内,其概念整合明显体现了认知语义学的百科知识观。

例(8)似乎是更为隐蔽的类型错配。诸名词的所指被概念化为具备这些形容词特征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说:The economy is slow;The man is loud;His lifestyle is unhealthy。所以,上述形名配价关系中,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是一致式对应关系不可谓不正确。但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它们的概念整合其实借助了一些未予明示的其他元素。Slow、loud、unhealthy都是等级形容词(scalar),将它们的射体——从而将名词侧重——置于速率、振幅以及身体状态这些刻度上。但是,如图(1b)所示,以上例子中economy、man、lifestyle之所以能被放置于刻度上是因为受到了另一个实体(阴影方框所示)的调节(mediated),能够被形容词所代表的刻度直接丈量的就是此阴影方框所代表的未予明示的实体,它们分别是:对slow而言是一种活动,对loud而言是一种噪音,对unhealthy而言是身体状态。这些实体并不是被修饰的名词侧重本身,因为economy不是一种活动,man不是一种噪音,lifestyle不是人的身体状况。但这些未予侧重的实体(活动、噪音、身体状况)是可及的,因为它们是名词侧重的百科意义的一部分:经济按一定速度发展,人发出声音,生活方式决定身体状况。因此它们能够被名词侧重轻易激活,作为活跃区连接形容词射体和名词侧重。

侧重—活跃区分离为融合意义的多面性和具体元素的特殊认知凸显性(cognitive salience)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7]332。虽然聚焦元素(如侧重和射体)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要对象,但它们被认为跟许多实体有关联,这些相关实体的每一个都为概念整合提供了一个潜在基础。图2因此可以作为对形名配价关系的一般描写。粗略来看,这时只有聚焦成分是显而易见的,如例(8)中的slow和economy,形容词和名词的整合通过前者的射体和后者的侧重之间的对应来完成。但加大解析度,此时细节开始涌现,我们发现,聚焦成分仅仅传递了相关的概念区域,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址。也就是说,射体和侧重激活了一系列相关实体(以椭圆表示),而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被唤起作为具体的连接点。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这些连接点(即活跃区)才同那些将它们激活的焦点成分精准吻合。

图2 形名配价关系的一般描写[7]333

由此可见,类型错配现象非但不罕见,反而十分普遍,因为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单位并不是在形式层面直接组合,而是激活相关的语义单位在概念层面对应组合。据此,形名短语的多义现象也变得易于解释。如an old friend,若把被修饰名词的性状视为活跃区,那么an old friend表示“年老的朋友”(a friend advanced in years);若将与名词相关的某一行为或事件看作其活跃区,则表示“长久的朋友”(a friend of long standing)。

三、类型错配的形成动因

(一)内在动因

产生类型错配的侧重—活跃区分离不仅自然,而且必要。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看,很多情况下,完全精确地描述某一情景的参与者是不可能的。所以,将认知凸显度较高的实体当作参照点,为认知凸显度较低的实体提供心理上的触及点或路径,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这种选取和运用参照点的能力(reference point ability)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之一[5],即作为认知主体(Conceptualizer,C)在特定的认知辖域(Dominion,D)内,选择某一实体作为参照点(Reference point,R)以达至对目标实体(Target,T)的认识。这样就会从C到R,再到T形成一条心理路径(虚线箭头表示)。侧重—活跃区分离本质上是人的一般认知参照能力在语言编码上的特殊体现。如图(3b)所示,在一个被侧重的述义关系里,充当参照点的是作为射体/界标的名词侧重。通过将注意力聚焦于名词侧重,认知主体得以激活一系列相关实体,它们构成认知辖域,然后从中寻找一个目标实体作为活跃区参与述义关系。活跃区把参照点和述义关系连接起来,且属后台(off-stage)操作,通常不会被表征到语符层面,图(3b)中用阴影表示。

图3 参照点—目标关系与侧重—活跃区分离[3]13

(二)外在动因

类型错配可以实现语言的经济性。在诸如an occasional afterschool book club所示的配价关系中,欲使诸成分结构在类型上相互匹配,取得精准表达,则需要表述为a book club that we occasionally visit after school。显然,如此冗长的措辞会使交际缺乏效率。而选择book club作为occasional的语法中心语,一方面在book club激活的百科知识中可以轻易找到目标实体作为活跃区参与述义关系,另一方面又不必明示活跃区,从而实现语言交流的经济性。

此外,类型错配还可以实现语言表达的新颖性。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词语的语义特征决定了它在使用过程中的搭配对象。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违反语义常规,使不同系统的词语组合,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这种陌生化的、创造性的语言极具表现张力和特殊的审美意味。如:

(9)I lighted a thoughtful cigarette and,dismissing Archimedes for the nonce,allowed my mind to dwell once more on the ghastly jam into which I had been thrust by young Stiffy’s ill-advised behavior.

借助认知参照,cigarette这一受事激活了同一认知框架中的施事,与形容词thoughtful在概念层面对应组合,构成合法的配价关系。这种超常用法将人类的情感投射于事物,使得被描写的事物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新奇性和陌生感。

四、类型错配的生成限制

认知参照能力为类型错配提供了生成理据,但如果不加以限制,会有过度生成的问题,原因有二:

其一,充当参照点的事物的多样性。参照点和目标实体可以是部分—整体(如miserable wrinkles)或整体—部分(如red pencil)的关系,还可以仅仅是位于同一认知框架的事物,只要两者间有明显相关性(如embarrassed delight)。

其二,参照模式的多样性。它既可以是直达式,直接以一个事物为参照来认知作为目标的另一个事物,如nervous eyes中eyes作为参照点为认知目标事物person提供心理通道;也可以是链式,涉及两次连接的参照活动,第一次参照活动的目标同时作为第二次参照活动的参照点,如fast lane中lane作为参照点激活目标实体car,然后目标实体car又作为参照点激活movement。

因此在构成类型错配的配价关系时,参照点的选择首先要遵循凸显性原则,即用认知凸显度高的实体为认知凸显度低的实体提供认知路径。就事物的自然凸显性而言,整体较部分显著,有生体较无生体显著,具体较抽象显著,所以red pencil,用整体(pencil)激活其构成部分(笔芯或笔的外观);loud man里用有生的man来激活无生的voice,而frequent visitor中则是用具象的visitor激活抽象的动作visiting。其次,参照点的选取还跟交际意图,即人的主观因素有关。因为只要把注意力有意识地聚焦到某一事物,本不显著的事物也就成了显著事物。如在safe shovel和safe beach中,名词侧重所要激活的目标实体都是表动作的play,但参照点却分别选用了事件框架中本不凸显的工具(shovel)和场景(beach)。这种根据交际原则人为赋予的凸显性可称为选择凸显性。人为赋予事物认知凸显性时,一定要确保目标实体易于被激活,而目标实体被激活程度的强弱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语义关联强度。参照点和目标之间的语义关联越密切,越易于被激活,所以整体和部分,或施事、典型动作、受事等这些同一认知框架中的凸显角色常常互为参照点—目标。

2)联想链动性。如fast lane,由于lane-car-movement之间已经建立起一条熟悉路径(常规关系),所以选取lane作为参照点很容易通过这条熟悉路径传达到目标实体movement,从而实现和fast的整合。

3)当下语境制约。各概念被参照点激活的程度不一,但在具体语境下,最能满足当下交际行为需求的概念被激活的程度最高。如“The estimated incidence of HIV has remained stable overall in recent years,with about 50.000 new people per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中的new people,people可激活很多事件和new对应组合,但符合语境的contracting AIDS被优先激活。

五、结语

本文认为,形名类型匹配是侧重—活跃区重叠或吻合的情形,而类型错配则是侧重—活跃区分离的体现。侧重—活跃区原理的实质是人类感知和认知事物的一般参照能力,即借凸显度较高的实体作为参照,激活凸显度较低的相关实体,从而达到概念整合的目的。名词侧重所激活的相关实体往往并非被侧重述义的直接辖域的诸因素,而是其中名词侧重的所指对象所唤起的知识或经验,这些知识或经验具有百科知识的性质,而非单纯语言知识。唤起这些百科知识的路径受到三种限制,即语义关联强度、联想链动性以及当下语境限制。我们认为,形名配价关系中的类型错配具有普遍性,其中语义不兼容实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项目编号:JY201531)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经费,特此致谢!

[1]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001.

[2]宋作艳. 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事件强迫现象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Langacker R W. Metonymy in grammar[J]. 外国语,2004(6):2-23.

[4]张翼. 汉语无空位关系结构:认知语法视角[J]. 现代外语,2014,37(3):331-339.

[5]Langacker 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1-38.

[6]Radden G,Dirven R. 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7]Langacker R W. 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 II[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AProbeintotheTypeMismatchintheValenceRelationsofanAdj. +N.Combination:ACognitiveSemanticPerspective

TANMengl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ZhongshanInstitute,Zhongshan528400,China)

Type mismatch in an adj. + n. combination has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because the component structures are usually found to be semantically incompatible while the meaning of the combination is perfectly coherent. Following the encyclopedic view of lexical semantics,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file/active zone discrepancy in the adj. + n. combinations,aiming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type mismatch.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 a type mismatch depends on our reference point ability,a capacity to mentally access one conceived entity through another with comparatively higher cognitive salience.

valence relations;type mismatch;profile/active zone discrepancy

H0-0

A

2095-2074(2017)04-0037-07

2017-04-09

谭梦玲(1975-),女,湖南娄底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语义学活跃形容词
论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
认识形容词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给”句式歧义的形式化描写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形容词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