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调查与分析

2017-11-03 12:16毕雪飞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消极语料库

毕雪飞

(中山大学 国际翻译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中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调查与分析

毕雪飞

(中山大学 国际翻译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文章采用直接与间接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132名中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现状、特点及获得途径。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义韵意识,且语义韵意识并不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强;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呈现出显性和隐性两种特征,且以显性特征为主;学习者获得语义韵意识的主要途径是个人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词典中的例句以及教师的讲解。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文章对教学实践提出了三点建议:通过语料库检索和学习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和强化学习者的显性语义韵意识,确保学习者语义韵知识的准确性;将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和词典编纂中,增强学习者语义韵知识的系统性;教师提高对语义韵知识教学的重视,加强对学生语义韵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中国EFL学习者;词汇搭配;语义韵意识

一、引言

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领域新兴的研究话题。语义韵研究隶属于词汇搭配研究范畴。语言学家将搭配定义为“词项习惯性位置的陈述”[1]181和“词项间共现的语言现象”[2]284。语义韵是词项搭配行为中显现出的语义相互感染和渗透的语义倾向现象[3],也就是某个情感语义为中性的词项,因为经常与具有积极或消极情感语义的词项搭配共建语义氛围,而被逐渐感染了积极或消极情感语义的现象。例如,Sinclair研究发现,setin是具有中性情感语义的动词词组,但其习惯性地与表示不愉快事件的词语搭配使用,如rot、decay、despair、bitterness等,这些词项的消极情感语义逐渐向setin渗透,所以当setin出现时,人们自然期待具有消极情感语义的词项与之共现[4-5]。然而,语义韵具有隐晦本质,即当词项脱离搭配语境时,词项本身并无情感意义。有鉴于此,语言学家无法通过个人语感和内省等途径研究语义韵现象、其程度和发展历程,只能通过对大量的真实语料进行统计来揭示和跟踪[3]。

语义韵分为积极语义韵(positive prosody)、中性语义韵(neutral prosody)或错综语义韵(mixed prosody)、消极语义韵(negative prosody)[6]。绝大多数英语词汇搭配行为呈现出错综语义韵现象,不仅与积极情感语义词搭配,也与消极情感语义词和中性语义词搭配,例如probability[7]。然而有些词项具有强烈的消极语义韵,与消极情感语义词高频搭配,例如cause[7-9]、affect[9]和potentially[10]。还有些词项具有明显的积极语义韵,与积极情感语义词高频搭配,例如career[7-8],bringabout[11]等。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主要关注具有强烈消极语义韵和明显积极语义韵的词项。Louw的研究指出,消极语义韵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积极语义韵[12]。

语义韵是EFL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EFL学习者是否可以运用语义韵直接或隐晦地表达自己以及解读他人的评价态度和交际目的,是衡量其词汇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和探究EFL学习者语义韵的习得情况。研究结果发现,英语学习者语义韵的运用影响沟通的有效性[11],但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EFL学习者对语义韵的潜在意义相对不敏感[13-14],EFL学习者的语义韵习得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15]。在国内,项名健和杨常新深入分析了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语义韵冲突的主要原因[16]。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学习者语义韵的研究大多基于语料库检索结果,对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调查研究文献相对尚少。因此,本文借鉴McGee[17]的研究方法,旨在调查和探讨我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现状和特征,以期为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实施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现状如何?(2)不同水平学习者在语义韵意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中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从何而来?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参与者

参加本调查的EFL学习者共132名,来自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一年级研究生和教师。其中,本科生64名,包括男生12名,女生52名,平均英语学习时长为11年,全部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均无英语母语国家留学经历,代表中级水平EFL学习者。研究生38名,其中男生8名,女生30名,平均英语学习时长为13年,全部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也没有英语母语国家留学经历,代表中高水平EFL学习者。教师30名,包括男教师12名,女教师18名,其中20名教师具有国内英语专业硕士学位,3名教师在英国留学一年,具有英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7名教师具有国内英语专业博士学位。教师中有12名助教、13名讲师和5名副教授,平均英语学习时长为15年,从事教学工作的平均时长为4.5年,代表高级水平EFL学习者。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英语学习者语义韵意识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采用启发式方法(elicitation approach)间接测试参与者的语义韵意识;第二部分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法直接调查参与者的语义韵意识以及获得语义韵意识的途径。

问卷第一部分内容借鉴了McGee[17]的研究方法,根据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文献结果,选取了具有强烈语义韵并且常用的四个词作为任务词项(详见表1),其中cause、affect和potentially具有强烈的消极语义韵,而career具有明显的积极语义韵。研究要求参与者依据提供的词性,运用每个任务词项写出两个语义完整的英文句子。

表1 四个任务词项信息

任务词项(词性)研究文献语义韵典型搭配词项例句cause(v.)Stubbs(1995)、卫乃兴(2002)消极anxiety,accident,crisis,problemsAttemptstolimitfamilysizeamongsomeminoritiesarelikelytocauseproblems.affect(v.)Stubbs(1995)消极badly,adversely,disease,droughtMorethansevenmillionpeoplehavebeenaffectedbydrought.career(n.)卫乃兴(2002)积极international,glittering,professional,successfulBillyworkedhiswaythroughcollegeandmovednorthandlaunchedasuccessfulwritingcareer.potentially(adv.)Stubbs(2001)消极dangerous,harmful,fatal,seriousIt’sconsideredoneofthemostpotentiallydangerousofChile’sninetyactivevolca⁃noes.

问卷第二部分采用封闭式问题,问题类型包括是非题和多项选择题。四道是非题用于直接调查参与者是否对任务词项具有语义韵意识。比如,你是否知道 cause (v.) 通常与具有消极情感语义的词搭配使用?我们共提供“是,知道”和“否,不知道”两个选项。四道多项选择题用于调查参与者获得语义韵意识的途径,选项涵盖了教材、教师讲解、词典定义、词典例句、个人观察等方面。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学生版问卷的基础上,教师版问卷的第二部分内容中增加了四道是非题,调查教师参与者是否在课堂上讲解过四个任务词项的语义韵。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1.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实施。参与者集中统一填写问卷,时间为20分钟。为了保证问卷两部分的调查内容不相互影响,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研究者确保参与者先完成问卷第一部分内容后,再继续回答第二部分题目。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达到100%。

2.数据处理

问卷中以下句子被视为无效,不算入统计数据:1)参与者没有按照任务词项所规定的词性造句;2)参与者运用任务词项的字面意义造句,不能体现任务词项的语义韵,例如下面这句:Itisdifficulttousecareertobuildupasentence。当参与者就同一个任务词在两个句子中运用的搭配相同时,按照一个句子处理,例如下面两个句子就要按照一个有效句子统计数据:Thenoiseaffectedhisperformance和Hisperformancewasaffectedbythenoise。

3.数据分析

首先,对问卷两部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现状和获得语义韵意识的途径。其次,通过SPSS19.0 软件对问卷第一部分数据进行ANOVA分析,检验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语义韵意识差异。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现状

表2和图1分别呈现了问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数据统计结果。

表2 语义韵意识问卷第一部分统计结果

任务词项有效句子数/句子总数语义韵句子数量比例(%)cause254/260affect260/262career257/260potentially243/256积极3118消极2419488中性10394积极24923消极1766769中性602308积极2198521消极2078中性361401积极1034239消极873580中性532181

图1 语义韵意识问卷第二部分统计结果

表2数据显示,cause和affect主要用于具有消极语义韵的句子之中,比例分别高达94.88%和67.69%;career主要用于具有积极语义韵的句子之中,比例是85.21%;potentially具有积极和消极语义韵的句子比例分别为42.39%和35.80%,积极语义韵句子的比例稍高于消极语义韵。

同时,由图1数据可见,选择“知道”cause、affect和potentially具有消极语义韵的参与者比例分别是73.48%、59.85%和12.88%;选择“知道”career具有积极语义韵的参与者比例是63.36%。

由两组数据可见,学习者在cause、affect和career三个词项的实际运用中都遵循了这些词项的语义韵,表明学习者对三个任务词项的语义韵有意识。问卷第二部分的调查数据也进一步说明60%左右的参与者对cause、affect和career三个词项的语义韵有意识。

而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对potentially的实际运用与该词项的语义韵不一致,图1中的数据也表明,87.12%的参与者不知道该词项的语义韵特点。数据分析显示,在42.39%的句子中,参与者将potentially与积极情感语义词搭配使用,例如potentiallytalented、potentiallybeneficial、potentiallywin、potentiallysing/dancewell等。可见,参与者对potentially作副词的搭配受到potential名词“天赋”和“潜能”等积极情感意义的影响,将其积极情感语义转移到了副词词性上。这也解释了问卷统计数据中potentially与积极情感语义词搭配的比例(42.39%)高于与中性情感语义词搭配的比例(21.81%)这一现象。

此外,对问卷两部分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cause、affect、career和potentially四个任务词项中,有一些参与者(分别是7名、11名、30名、13名)虽然在问卷第二部分中选择了“不知道”任务词项的语义韵搭配特征,但在问卷第一部分的例句中对任务词项的实际运用却遵循了任务词项的语义韵特点,从而体现了参与者语义韵意识的隐性特征。根据统计,在四个任务词项中,具有隐性意识的参与者分别占全部有意识参与者的6.73%、12.22%、26.32%和43.33%。

综上,通过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EFL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义韵意识。其次,大部分EFL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呈显性特征,但也有一小部分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处于潜意识中,呈隐性特征。

(二)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语义韵意识差异

为呈现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差异,我们进行了单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语义韵意识的差异

任务词项统计值中级水平中高级水平高级水平F值事后检验LSDp值cause平均值标准差1875003779617895047408180000406840634Level1vs.Level2Level1vs.Level3Level2vs.Level3031504150917affect平均值标准差1031307120011579075431140000770132554Level1vs.Level2Level1vs.Level3Level2vs.Level304030026∗0181career平均值标准差1609405805615263060345173330520831092Level1vs.Level2Level1vs.Level3Level2vs.Level3048103310143potentially平均值标准差0484406422206842073907100000787845490Level1vs.Level2Level1vs.Level3Level2vs.Level301690001∗∗0069

注:*p<0.05,**p<0.01;Level 1、2和3分别代表中级、中高和高级水平EFL学习者。

根据表3数据结果,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和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在affect和potentially两个词项的语义韵意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对这两个任务词项的意识都显著强于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与中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以及中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和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在四个任务词项的语义韵意识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首先,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与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表明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强弱和英语水平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关系;其次,研究结果中三组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非显著性差异则表明语义韵意识并没有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呈现出显著增强的趋势。为了探究影响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第二部分内容继续深入调查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来源。

(三)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获得途径

图2呈现了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获得途径。

图2 EFL学习者四个任务词项语义韵意识的来源

从图2可见,学习者获得四个任务词项语义韵意识的途径基本一致。四个任务词项语义韵意识来源平均值显示,40.37%源自学习者的个人观察,18.52%源自词典例句,16.51%源自教师讲解,12.62%源自词典定义,9.90%来源于教材,2.08%源自其他途径。由此可见,教材、词典定义、教师讲解、词典例句和个人观察的确是学习者获得语义韵意识的途径。其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观察和积累是他们获得语义韵意识的主要渠道,英语词典以及教师的讲解对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教材在帮助学习者获得语义韵意识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表4关于教师课堂语义韵讲解情况的数据进一步显示,仅有38.46%、36.36%、20.00%和14.29%的教师在课堂上对cause、affect、career和potentially四个任务词项的语义韵进行了讲解。可见,目前英语教师并未对语义韵讲解给予足够的重视。

表4 教师对四个任务词项语义韵的讲解情况

任务词项课堂讲解过课堂未讲解过课堂未涉及cause3846%3077%3077%affect3636%3636%2728%career2000%3500%4500%potentially1429%4286%4285%

注:“课堂未讲解过”指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该任务词项,但教师并没有向学生讲解该词项的语义韵。

四、讨论

(一)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现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国EFL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义韵意识,但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缺少准确性和系统性,进一步验证了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语义韵研究结果。卫乃兴通过比较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和中国EFL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英语搭配语义韵特征,发现我国EFL学习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某些词项的典型搭配,显示出较强的搭配规约和语义韵和谐特征,然而学习者的英语搭配中仍然存在大量违反搭配规约的实例,语义韵较弱,甚至存在与节点词的语义韵冲突的异常搭配,语用功能不适切或显示一种语用错误[18]。关于目前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现状背后的原因我们将在下面讨论学习者语义韵意识获得途径时进行详细阐述。

(二)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和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学习者语义韵意识和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词汇深度知识对语言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19],因此,作为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义韵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反映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然而,本研究三组学习者在语义韵意识上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参与者的语义韵意识并没有随着语言水平的逐步提升而呈现出显著递增的趋势。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时没有系统的、递增性的语义韵学习过程,学习者语义韵知识的习得是零散的、偶然的,取决于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经历而非语言水平。本文对学习者语义韵意识来源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中国EFL学习者语义韵习得过程中存在着零散性、偶然性和个人经验性。

(三)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获得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习者获得语义韵的途径无法保证其语义韵意识的准确性。本研究发现一部分学习者在实际运用potentially时体现出了对该词项的语义韵意识,但由于学习者通过个人总结和思考推断出该词的语义韵特点,从而导致他们错误地运用了其语义韵。然而,本研究也发现个人观察积累恰恰是学习者获得语义韵意识的主要途径。语言学研究者明确提出,语义韵具有隐晦本质,我们无法通过个人语感和内省等途径研究语义韵。由此可见,目前我国EFL学习者主要通过个人观察积累获取语义韵的途径无法保证他们语义韵知识的准确性。项名健和杨常新的研究指出,我国EFL学习者语义韵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语义韵自身的特点、学习者词汇深度不够、语言输入不足以及母语的负迁移[16],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学习者语义韵的获得途径也是造成学习者语义韵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教学材料中语义韵信息的缺失导致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研究表明,学习者语义韵意识没有随着英语水平的阶段性提高而逐渐增强,这种状况也与学习者语义韵意识获得的途径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词典和教材是学生获得语义韵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它们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学习者词典中没有明确介绍词项的语义韵特点,因此不能真正帮助学习者习得语义韵知识。例如affect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定义是“have an influence on (sb/sth);produce an effect on影响”,学习者无法通过词项的定义判断该词项的语义韵特点,但词典提供的例句中affect都与消极语义词搭配使用,例如Thetaxincreaseshaveaffectedusall.Thechangeinclimatemayaffectyourhealth,i.e.bebadforyou. 然而大多数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例句中所体现出的语义韵信息,尽管有一部分学习者从词典例句中体会到了词汇搭配的语义特点,但是学习者的这些知识也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二是教材作为学习者习得词汇知识的重要载体,目前存在严重的语义韵信息缺失现象,这是导致学习者语义韵知识不具备系统性和连贯性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确存在一些缺陷,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关注和探讨大学英语教材的概念和编写理念,强调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0],注重学习者的需求,提倡将词汇的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语言交流中,重视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1]。

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语义韵的忽视致使学习者语义韵的习得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调查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向学习者明确讲解词汇的语义韵知识,学习者的语义韵习得处于偶然附带学习状态,这不利于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培养和语义韵知识的习得。根据Guo等[22]对EFL学习者语义韵知识习得的研究,EFL学习者同时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习得过程获得语义韵知识,但学习者在有明确目的条件下的有意识习得效果明显好于在附带学习条件下的无意识习得效果。此外,研究发现仍有一小部分学习者的语义韵意识处于隐性状态,学习者虽然在词汇产出过程中遵循了语义搭配特点,但是潜意识下的语义韵意识不能让学习者主动运用语义韵来表达和解读他人的评价态度和交际目的,隐性语义韵意识向显性语义韵意识的转变仍需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五、总结

本研究采用直接测试与间接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我国EFL学习者语义韵意识的现状、特点及获得途径。基于研究结果和讨论,我们提出如下教学建议:第一,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到词汇教学中,通过语料库检索和学习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和强化学习者的显性语义韵意识,同时确保学习者语义韵知识的准确性;第二,将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教材编写和词典编纂中,增强学习者语义韵知识的系统性;第三,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对语义韵知识讲解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加强对学习者语义韵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虽然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任务词项的数量相对较少、问卷调查参与者的样本量较小、不同英语水平分组人数不均匀等,但本研究为深入探究学习者的语义韵习得情况、深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改革和建立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英语学习模式提供了参考。

[1]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Halliday M A K,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1976.

[3]Louw B. 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C]//Baker M,Francis G,Tognini-Bonelli E(eds.). 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3:157-176.

[4]Sinclair J. Looking Up[M]. London:Collins,1987.

[5]Sinclair J. 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6]Stubbs M. Text and Corpus Analysis[M]. Oxford:Blackwell,1996.

[7]卫乃兴. 语料库证据驱动的专业文本语义韵研究[J]. 现代外语,2002(2):165-175.

[8]卫乃兴. 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4):300-307.

[9]Stubbs M. Collocations and semantic profiles:On the cause of the trouble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s[J]. Function of Language,1995(2):1-33.

[10]Stubbs M. Words and Phrase:Corpus Studies of Lexical Semantics[M]. Oxford:Blackwell,2001.

[11]Xiao R,McEnery T S. Collocation,semantic prosody,and near synonyms: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J]. Applied Linguistics,2006(1):103-129.

[12]Louw B. Contextual prosodic theory:Bringing semantic prosodies to life[C]//Heffer C,Sauntson H,Fox G (eds.). Words in Context:A Tribute to John Sinclair on His Retirement. Birmingham,UK:University of Birmingham,2000:48-94.

[13]Hoey M. Lexical Priming:A New Theory of Words and Language[M]. London:Routledge,2005.

[14]张莹. 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20年研究概述[J]. 外语研究,2012(6):23-28.

[15]Wang H,Wang T.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emantic prosody of CAUSE[J]. Modern Foreign Language,2005(3):297-307.

[16]项名健,杨常新. 语料库数据驱动的英语专业学生语义韵冲突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73-76.

[17]McGee I. Should we teach semantic prosody awareness?[J]. RELC Journal,2012(2):169-186.

[18]卫乃兴. 基于语料库学生英语中的语义韵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2006(5):50-54.

[19]李晓. 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352-359.

[20]常小玲. “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J]. 现代外语,2017(5):359-368.

[21]朱茜,徐锦芬.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4):25-33.

[22]Guo,et al. Acquisition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knowledge of semantic prosody[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1(2):417-425.

ASurveyofChineseEFLLearners’AwarenessofSemanticProsody

BIXuefei

(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SunYat-senUniversity,Zhuhai519082,China)

Adopting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test methods,this study conducts a survey among 132 Chinese EFL learners to investigate their awareness of semantic prosody,including status,features and sources of acquisition.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EFL learners have certain awareness of semantic prosody,displaying explicit and implicit features;EFL learners’ awareness of semantic prosody does not improv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and EFL learners gain the awareness mainly through their own observation. In addition,examples in English dictionaries and i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class also contribute to their acquisition of semantic prosody awarenes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the following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1)combining corpus retrieval method and EFL learners’ observation together,so as to heighten learners’ explicit awareness of semantic prosody,an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ir knowledge of semantic prosody as well;2)apply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corpus-based semantic prosody studies into textbooks and dictionaries,so as to help learners acquire semantic prosody systematically;and 3)enhancing teachers’ explicit instructions of semantic prosody,so as to strengthen their guida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semantic prosody.

Chinese EFL Learners;lexical collocation;awareness of semantic prosody

H319.3

A

2095-2074(2017)04-0029-08

2017-03-14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1000-18822501)

毕雪飞(1982-),女,吉林辽源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消极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英语水平
朋克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Need 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