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动会计课堂教学变革

2017-11-14 15:48魏英军
经营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变革会计教学互联网+

魏英军

摘 要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如春风般扑面而来,会给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带来哪些冲击?会计教学该如何变革呢?

关键词 “互联网+” 会计教学 教学变革

一、传统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很难实现高职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一)重理论,轻实践

根据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目前会计教学设置了很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经济学》《财务会计》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上课基本是一本书,一支笔,最多再配上PPT。知识点虽然讲解得很细致,学生也很认真,表面上看学生也掌握了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但是,一到实习岗位,据实习单位的领导反馈的結果来看,大多对实习生不太满意。主要问题是,学生不会填制原始凭证、不会根据原始凭证去填制记账凭证,更加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会计问题等。笔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从理论上讲授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会计分录也是用文字形式呈现经济业务让学生来练习,结果到了实习岗位,学生发现所有的经济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呈现,就无所适从,感觉学校学的知识完全用不上,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另大部分教师是由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强,但是实践能力弱,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方法单一,未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还是以填鸭式为主,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师生间缺少互动环节,导致课堂单调乏味。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教学。从内容上看,教师也几乎按照传统的模式教学,很少进行课程整合。比如,将“基础会计”和“会计基础”这两门学科分开教学,这两门课程有很多内容是相似的,分开教学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浪费了时间。

二、“互联网+”对高职会计教学的影响

21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职会计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以推动高职会计专业的长足发展。

(一)各种教学资源层出不穷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教学软件、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视频层出不穷。比如,各种会计专业课程空间、中华会计网校学习网站、会计学习网等,这些平台将教与学进行深度融合,打破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学校安排教师每学期下企业顶岗学习一个月,全国、各省、各学校举办的信息化大赛都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各种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如任务驱动式教学、复式教学、现场教学等。

(二)师生互动实现了多维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智能化教室”“数字化校园”等,“互联网+”时代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云平台,如利用泛雅平台发布课堂学习任务,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随时接受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提问,并给予及时的回复。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完成的作业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纠错、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课堂练习,只要学生提交后,可以立即通过云平台发布练习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立即对学生的作业作点评,点评包括好评、中评和差评。到了期末,期末考试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学生提交后分数立即呈现,并且每位学生的错题及解析也同时出现,实现了无纸化考试。不仅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互动点评,学生也可以在期中、期末考试后进入学校的教务系统对授课的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结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师生的多维化互动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课程设置适应时代需要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根据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会计发展的新变化来调整、设置相应的课程。互联网在会计管理领域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在线受理、联网管理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新手段;智能化会计、智能审计模式的开启大大冲击了传统的核算会计,众多知名企业已经实施了财务共享服务,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等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的战略决策、投资分析、融资分析以及绩效评价等领域。针对这个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要增加“管理会计”“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会计人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会计人员的工作更加轻松,同时这种转变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储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学好计算机技能。

三、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会计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各种视频、微课、实训软件的出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有些人提出要完全否定传统的会计教学,由“互联网+”技术替代。会计专业的教学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它的理论知识以及模拟实操必须在课堂上完成,需要教师在现场指导。所以,“互联网+”技术只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一种补充。

(一)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出现,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接受这些变化,并主动参加信息化教学的培训,积极参加信息化大赛,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比如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任务,为方便学生预习,可以在平台上播放微课,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真实的情景,与学生进行3D实景教学。

(二)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会计教学和“互联网+”的教学各有利弊,如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互联网+”高职会计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大量的免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因为互联网对所有人免费提供的资源是良莠不齐的,教师应向学生推送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轻松学习。对于课程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比如会计中一些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讲授和辅导,课后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QQ、教学平台进行互动,实现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为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1).

[2] 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变革会计教学互联网+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