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评析

2017-12-01 09:08廖兴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胆脂瘤乳突鼓室

廖兴春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评析

廖兴春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目的:分析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乳突根治手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手术。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较为理想。

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耳内镜下手术;乳突根治手术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中耳炎一种常见的类型。此病患者中耳里脱落的上皮会发生堆积。堆积的上皮不断向四周扩张,损伤其邻近的骨质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从而造成其面部的神经出现麻痹,并会引起脑脓肿、脑脊液耳漏等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此病患者会出现耳膜边缘性穿孔、耳鸣、听力下降、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鼓膜松弛等症状。此病的危害极大[1-2]。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过去,临床上使用传统的乳突根治手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此手术的视野较小,术中操作的破坏性较大,因此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耳内镜下手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此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耳内镜下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为了进一步研究用此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3例;其年龄为5.3~58.2岁,平均年龄为(43.2±1.1)岁;其病程为2.3~21年,平均病程为(8.5±1.2)年。在研究组中,有男22例,女12例;其年龄为5.6~58.9岁,平均年龄为(43.6±1.3)岁;其病程为2.6~21.4年,平均病程为(8.7±1.4)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乳突根治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其患耳后做一个C形切口,充分暴露其胆脂瘤变组织,并对胆脂瘤变组织进行切除。手术结束后,为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的治疗。使用RT47NV-532耳内镜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的患耳内做一个常规切口,暴露其中耳腔。使用地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对其患耳进行灌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不应磨除患者患侧外耳道的后上壁,应直接在耳内镜下将其病灶切除。将上鼓室内的胆脂瘤囊完全吸除干净后,清理术腔,并将吸出物送检。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治疗结束后,根据WHO制定的关于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3-4]。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耳膜的穿孔处完全愈合。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其耳膜的穿孔处明显缩小。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其耳膜的穿孔处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患者的病灶不属于肿瘤,主要是由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组成,是一种囊性病变。调查发现,此病是造成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对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以便将其上鼓室的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尽量修复、保留、重建其耳部结构,进而恢复其中耳的功能。此类手术入路的方法包括骨质切除入路法和皮肤切口入路法。皮肤切口入路法可分为联合切口入路法、耳后切口入路法和耳道切口入路法。骨质切除入路法包括乳突皮质入路法、筛区入路法和上鼓室入路法。

研究发现,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若未接受及时的治疗,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此病的危害性极大。过去,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乳突根治手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不过,此手术虽然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鼓窦入口和上鼓室的病变组织,但术中操作的创伤性较大。因此,对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乳突根治手术后,为其重建听力的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多用耳内镜下手术对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耳内镜的手术视野较好,图像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并且,液晶监视器具有放大功能,操作者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患者鼓窦入口、上鼓室的细微结构,进而准确地切除其病灶。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苏东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6]。这说明,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较为理想。

[1]王钧.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223.

[2]梁芳健.耳内镜诊治中耳疾病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4):429-430.

[3]王进,何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术前颞骨CT及耳内镜评估的意义[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6):45-47.

[4]张志钢,郑亿庆,陈穗俊,等.局限性上鼓室胆脂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初探[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22):1009-1011.

[5]苏东奎.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94-95.

[6]王旭波.胆脂瘤中耳炎采用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4995-4996.

R764

B

2095-7629-(2017)11-0073-02

猜你喜欢
胆脂瘤乳突鼓室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