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17-12-11 22:28陈义权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探究

陈义权

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越来越强,仅仅依靠教师的引导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从而使学生具备时代需要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寻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巧妙设计导学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长久以来,数学教学是以“以纲为纲”,教学体系相对单一,并处于固化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效果,教师的讲授无趣加单调,而学生的学习是“苦不堪言”.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导学案,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完成新旧知识的预习与巩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征服”数学的成就感.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对于“轴对称”这个概念,不一定非要等到讲完所有的问题再让学生观察总结,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这个概念呈现给学生,“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让学生在预习阶段依据概念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此,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获得一定的结果.在课堂上反馈预习结果时,由于这是自己亲身观察出来的结果,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了大家都没想到的现象:大自然的风景倒映在水中,形成了轴对称图形.这种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理解轴对称图形,还能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信心.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潜力

在21世纪,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这种合作,不仅能使人们在思想的对抗与碰撞中启发自己,更能让人们享受团队成功的结果.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应该学会与他人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此外,在合作探讨中,还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做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方法.比如,要尊重他人的发言,即便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要等待对方发言完毕之后,再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置相应的团队探究问题.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分派一个“为学校设计校徽”的任务.这个校徽要求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依照不同学生的特色将其分为若干组,每组成员中都有擅长绘画、头脑灵活、较有创意等的学生.当然,每组必须有细心的学生,还要有领导力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针对这一选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大家意见的碰撞中,大家公平投票选出最恰当的创意,对于没有选中的创意,大家也要尊重,不能毫无情面地全面否定,否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团队最终呈现出一个具有每个小组成员的心血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潜力.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寻探究问题

事实上,所有的学科都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都是从生活中抽象而来的知识,同时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数学也是这样的学科.虽然教材知识点略显抽象,但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才能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讲“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对于线段、射线、直线、角、余角、补角、对顶角、平行、垂直这些概念,基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实物,教师可以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其在生活中搜索这些相关的概念所定义的东西,加深学生对教材中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如,依据射线的定义,学生可以找到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阳光”,其符合“只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可以无限延长”的定义,从而对射线有一个全面且透彻的理解;“角”在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墙角”“书本角”“三角板”“车子转弯的角度”等都涉及“角”.只要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都叫作角”.在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的角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书面化的定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只是主导者,并非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探究所收获的成果、自豪感和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學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探究
说说轴对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