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2017-12-11 08:00王丽丽张永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矩形三角形创设

王丽丽+张永芳

数学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环境的制约下,以模仿数学家思维活动过程,挖掘数学认识动机、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情节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在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第一,构造数学思维活动的情节,以探索启发为主,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拟真推理进行教学;第二,设计教学活动必须联系学生的情感、意志、水平,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经历潜伏─存疑─豁然開朗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试一试─不断尝试中增强信心─下决心证明─得到正确结果”的过程.

一、情境教学的原则

1.情境问题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数学情境教学一开始就要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已知东方明珠塔的高度为468m,在前往参观途中的C处测得东方明珠塔塔顶A的仰角为250°,此处离东方明珠塔塔底B还有多远吗 ?学生想知道答案,纷纷画图计算,很快发现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引入这节课的研究内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教学情境的手段性和特殊性.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以情境作为教学工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特殊性过渡到普遍性.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从小学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是从感觉直观入手.那么,从理论上如何说明呢?能否利用学过的知识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性质来证明呢?

3.情境教学的原创性和非唯一性.情境教学的实际内容,多由教师设计和推动,以至每个课时用到的例子都不一样.这样,才能照顾到个别学生碰到的突发情况.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窗外的国旗正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又问:在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里,给你一把尺,你能设计一个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因为有前几节课的知识作铺垫,再对问题中的“有太阳的日子”有感性的认识,许多学生都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样,将课堂引入到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中.

4.情境教学的过程贯穿性和内容多样性.有些教师一说起情境,往往想到情境的引入.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其实,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引出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等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情境:以班级座位的某一排为x轴,某一列为y轴,且分别规定了它们的正方向,随着x轴、y轴的不断变化,让学生画图找自己的位置并说出自己所代表的点的坐标.这样的设计比单纯出几个数学题让学生解答效果更好.

5.情境教学的生活性与开放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语言引导暗示法(相当于催眠暗示,以语言诱导为主要特征)、以著显微设境法(以直观教具演示为主的设境法,以著显微为主要特征)、实物设境法(利用实物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真实、直观的特点)、游戏设境法(学生参与性强,兴趣大,容易进入特定的环境)、多媒体设境法等.例如,以多媒体设境法创设发现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过程.(1)问题的提出.出示图形:在△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顶点作△ABC的内接矩形,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点P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2)问题探索.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计算机上使用教师自制的软件,探索点P在各种不同位置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轨迹.(3)小组交流.让学生验证设问中的观察结果,完整显示抛物线.(4)问题的代数验证.(5)问题的拓展:改变△ABC的形状,研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6)写出简要报告.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矩形三角形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化归矩形证直角
三角形,不扭腰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