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思维障碍的策略

2017-12-11 13:28许铁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维障碍文科生数学教学

许铁丰

摘要:笔者对所教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文科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思维肤浅、思维漏洞、思维定式等现象,形成了思维障碍.本文对这种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并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突破思维障碍.

关键词:文科生 思维障碍 数学教学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高中文科生存在思维肤浅、思维漏洞、思维定式等现象,形成了思维障碍.研究高中文科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并对症下药排除高中文科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增强高中文科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的表现形式

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调查研究发现,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肤浅,对概念理解缺乏深刻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高中文科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理解,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2.思维漏洞,对条件挖掘缺乏全面性.许多高中文科生对数学学习停留在印象上,考试一出来,不是这里少,就是那里漏,到处出现问题,分数可想而知.其实,文科生对题目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密,或计算不准确,或讨论不完备,最后答案是错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解题时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

3.思维定式,对问题解决缺乏灵活性.定式是由于受到刺激物的多次重复,在大脑皮层中以一定方式形成或巩固起来的神经过程的稳固系统,所以定式对思维有危害.高中文科生善于记忆,加之长期的训练,已经掌握一定的经验,又加之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对数学的感知能力较低,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二、打破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思维障碍的策略

1.加強概念对比教学,培养文科生思维的深刻性.高中阶段很多数学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科生容易产生混淆与错觉,不能明确概念的本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文科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对比中鉴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与本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空集Ф和集合;映射和函数;指数与对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锐角和第一象限的角等典型概念.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对比,使文科生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外延之间有没有交叉,从而培养文科生思维的深刻性.

2.加强审题训练教学,培养文科生思维的广阔性.审题的过程就是弄清题意的过程,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情境的过程.在审题时,只关注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略叙述性语言是不行的.叙述性语言中的一些关键词对题目描述的教学情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训练文科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使文科生学会定位关键词,正确解答其含义.

3.提供联想的机会,培养文科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了文科生思维的广阔性,就为灵活思考问题提供了前提.思维的灵活性往往是在获得了重要信息、抓住了主要特征以后表现出来的.例如,已知二次方程(a-b)x2+(c-a)x+(b-c)=0(a,b,c∈R)有相等实根,求证a,b,c成等差数列.许多文科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来解决,思维囿于常规,而有些文科生从方程的系数观察,发现这个方程两个相等实根是1,于是由韦达定理得b-ca-b=1,从而得出结论.数学学科特点之一是公式多,有些文科生死记公式、死套公式,只想到公式自左向右用,而不会想到自右向左用,即不能灵活使用公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培养文科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高中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培养文科生的数学思维为己任,打破思维障碍对高中文科生的束缚,提高高中文科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朱红霖.中学数学思维隐形错误探源[J].中学数学研究,2012(2上半月).

林文良.打破高中数学解题思维障碍的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教与学,20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障碍文科生数学教学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