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11 10:52徐会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车应用题题目

徐会杰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教师应该把多媒体引进课堂,丰富课堂教学,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新知识.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数学思想方法不够重视,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应用题题意.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学生学习应用题造成障碍.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不停地讲解,使学生被动学习,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并对数学产生反感.再加上初中数学不再是小学时的加减乘除简单运算.初中数学中多种数学思想,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应该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并自己寻找解题思路.因此,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要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样.这时多媒体就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视觉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追及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对于追及问题比较陌生,题目主干理解起来相对较难.为了帮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甲、乙两辆小车追及的画面,甲小车先行出发,乙小车后续追赶,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到达终点.将这种抽象问题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情境模拟能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良好的情境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情境导入作铺垫,那么教师在后续的讲解过程中要有重点、有条理地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题目要求,使学生对问题一目了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追及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在情境导入中已经知道了题干的主要意思,明白了题目要求什么.为了让学生深层次理解题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在纸上粗略画出两辆小车的状态,并标明题目中给出的有效信息.有些学生画出图象后,解题思路也就出来了;有些学生画出了图象,还是没有具体的求解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追及问题,我用幻灯片的形式,把题干中所有的有效信息标注出来,把两辆小车的行车路线用不同颜色画出来,画面生动形象,使学生在看完动画展示后对这一画面印象深刻.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在展示幻灯片后,我提出问题:如果甲车先行出发,乙车稍后出发,要想让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乙小车应该做什么运动?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要做匀加速运动.我继续提出问题:乙车需要用多快的速度才能追上甲车呢?学生利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展开讨论和求解.短短的几分钟后,学生就动手解决了初中应用题中较为典型的题目.在解决这道问题的时候,学生学会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图象解决了抽象问题.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增加了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三、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师告别了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题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解题思路更加多元化.

例如,在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追及问题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我拿出在课后搜集的相关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对于课堂练习,学生老是面对纸质的卷子或者是书本,会产生烦躁的心理.而利用幻灯片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一张幻灯片上只显示一道习题.学生面对一道习题时,会比面对十道习题更感兴趣.这样,避免了学生的烦躁心理,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大脑更加活跃,提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总之,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这样,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接受;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车应用题题目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追根求源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