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2-11 13:58徐莹莹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公开课创设物理

徐莹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的产生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要借助情境提出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我国中学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双基”的发展,关注学生问题的解答,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发现、提问、探索的能力,使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彼此割裂,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创设的“无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创设情境,认为情境 “华而不实”,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教師喜欢采用高效、简单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创设教学情境不如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成绩.

2.情境创设的功利化.有些教师创设情境,“功利化”思维作祟,在公开课创设情境,而常态课却较少运用,以不厌其烦的讲解充斥课堂.有些教师为达成目标而创设情境,仅仅关注知识本身,没有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放在等同的地位.

3.情境创设“形似”化.有些教师追求热闹的氛围,表面形似而内涵不足,将情境变为场景,缺少情感方面的内容,或过量使用多媒体,使学生目不暇接,疲于应付.

4.课堂情境创设能力缺位.有些教师选取情境素材的能力较低,奉行“拿来主义”,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有些教师依赖教材、教参提供的单一情境素材,不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

二、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策略

1.创设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当作完整意义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理性对待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情境活动.(2)创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强调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创造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例如,在讲“电功表和电功”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知道你家一个月要交多少电费吗?供电部门是根据什么来计算电费的呢?电费的多少表明什么?电费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耗电量的话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2.明确情境教学的意义.(1)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情境.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许多定律都建立在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提炼.许多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时,教师可以呈现电风扇、洗衣机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它们通电后有什么共同特点?观察电动机模型,请思考:如何使小电动机转起来?怎样实现正转与反转?如何能转得快?拆开来,观察一下小电动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哪一部分在转动?为什么会转?取下磁体后通电,你能看到什么?再次安装磁体后通电,你看到了什么?(2)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情境.教师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3.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1)自曝问题,深入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麻烦,通过自曝问题,提出情境的准备、实现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补救措施,让学生共同探讨.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的思维产生碰撞,一些新观点、新方法,必然给情境教学带来启迪.(2)变公开课为常态课.“公开课”是教师为迎合某种需求,为教学活动添加“佐料”,使课堂倾向于务虚而变得不真实.在常态课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情境教学的实效,让情境接受课堂的检验.

4.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在情境认知、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等理论上,需要教师加以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熟悉程度.教师要针对素材选取、情境融入等不同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要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方案,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创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学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开课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