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2017-12-11 21:28朱燕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三角形解题智慧

朱燕

摘要:课堂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 也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学习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本文重点阐述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 智慧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长期存在一种现象:教师尽心尽力,学生努力学习,但是依然呈现课堂教学低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一、营造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

由于数学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数学较难,并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构建智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数学都是源自于现实生活,并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导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认知与理解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负数”时,笔者导入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消费实例:在某同学的生活小账册上,是这样进行数字记账的:+12,+8,0,-6, -15.在学习负数知识后,可以这样理解:+12为收入了12元;+8为收入了8元;0为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6为消费支出了6元;-15为消费支出了15元.最后所剩的余额就是几个数相加的和.这样,构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智慧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相关知识.

二、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调查研究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多达87.7%的学生愿意参与实践活动.教育专家提倡,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每间隔10分钟变化一次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游戏、讲述故事等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与掌握数学原理以及数学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判定”时,对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笔者预先准备一些三角形的塑片教具,发给每一个学生,安排学生将三角形塑片裁为两个部分,并用来拼接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安排一个学生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塑片裁开与拼接的全过程.如果按如图1表示裁开三角形的塑片,经过实际操作,就会发现三角形塑片所裁开的两个部分,是无法拼接成平行四边形的.要拼接出平行四边形,就要使所裁开小三角形的两个边长,等于裁开之后四边形的两个边长(也就是如图2显示的AD=DB,AE=EC).在操作时,使点A与点B重合,求得边AB的中点D;使点A与点C重合,求得边AC的中点E.依据DE线将△ABC裁开,再将△ADE围着E点转过180°,形成如图3中的ABCD.

三、鼓励学生主动研究与探索

智慧是人们对于人生与客观存在的世界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具体到中学生智慧而言,是指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在课堂中聚精会神地学习知识.智慧就是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教师要对下述问题进入深入反思: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获得了哪些收获?具有怎样的心得体会?所培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应用对比法、趣味法,使学生有效记忆知识.例如,在讲解试题时,如果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笔者就会亲自进行讲解,但是较为简单的问题,就会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解决.起初学生只是直接将结果回答出来,笔者就会追问学生解题的方法,并追问为何会用这样的方法?是否还有更加简单的解题方法?通过这些提问,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经过一段時间的学习,学生就会构建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深入分析与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为何要按照这样的方法解题,是否能换种方法解题.这样,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勇敢面对来自于学习与生活中的不同挑战.

总之,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持续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从“知识人”升华为“智慧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角形解题智慧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解题勿忘我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