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17-12-13 03:17蒋作明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淮北市全域旅游业

蒋作明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淮北, 235026

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蒋作明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淮北, 235026

论述了新时期淮北市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对城市转型崛起的必要性,分析了淮北市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行、安徽加速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淮北市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域旅游写入淮北市文旅体“十三五”规划、世遗名片提升淮北美誉度和淮北步入高铁时代6大机遇,存在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市级全域旅游统筹机制不通畅、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景区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产业融合不深和旅游人才结构不合理6大挑战。据此提出加强全域旅游认识、创新全域旅游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打牢全域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打造全域水旅游产品谱系、实施示范带动创建模式、开展全域旅游联合营销和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8条发展对策。

全域旅游;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淮北市

随着中国旅游业进入全民旅游、个人游和自驾游为主的新阶段,大旅游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怎样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日益成为政府、学者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正式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是将特定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设计,推动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实现我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1]。“全域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便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响应。这既不是个别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致,也不是行政力量的推动结果,而是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来自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2]。全域旅游不仅是行政区内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旅游局从国家层面加以统筹推进,分别于2016年2月和11月公布了首批262家和第2批238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安徽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情况(表1),入选的地区多是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的行政区,皖北区域整体偏少,这与当前安徽省旅游业区域发展格局相一致。在第2批中,皖北有淮北市烈山区、相山区,阜阳市颍上县,宿州市砀山县共4家创建单位入选。目前已形成皖南、皖中、皖西和皖北共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良好态势,这对实现旅游强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表1 安徽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统计

相关说明:(1)安徽省首批1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黄山市,池州市,合肥市巢湖市,安庆市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宣城市绩溪县、广德县、泾县,六安市霍山县、金寨县;(2)安徽省第二批1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宣城市,合肥市庐江县,马鞍山市含山县,淮北市烈山区、相山区,铜陵市枞阳县,安庆市宜秀区,滁州市南谯区、全椒县,阜阳市颍上县,宿州市砀山县。

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和提出问题

全域旅游的概念最初来自于全域城市化,在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演进中,旅游业有着独特的产业综合优势,因而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中孕育着旅游的全域化。现代旅游业发端于欧美国家,国外较早对全域旅游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取得了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就确立了“旅游立国”战略,提出“三化”主张(整个国土旅游资源化、全体国民旅游员工化、旅游设施标准国际化),成为典型的全域旅游开发模式[3]。在欧洲,法国、西班牙等国家也进行过全域旅游开发,旅游发展具有全域性特点[4-5]。如法国的全域旅游体现在都市旅游、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上,这种模式迅速在发达国家流行起来;西班牙的全域旅游是在“阳光与海滩”模式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发展的,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由于土地、环境等因素制约,点式旅游开发模式失去竞争力,西班牙政府顺势推行《西班牙沿海计划》,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国外学者从理论层面对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发展模式、推行路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Hills和Lundgren研究了加勒比海区域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6];Pearce研究了全域旅游的供需模式、旅游流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强调了空间互动的作用[7];Anlle和Chris研究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全域旅游发展结构[8]。

国内全域旅游的规划实践早于理论研究,绍兴市于2008年最早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9]。2011年,《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全域旅游”助推“全域城市化”的主张,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随后,很多地方面对旅游新阶段的到来进行了全域旅游实践探索,如四川阿坝州在地震灾后重建中探索“全域景区”建设[10];苏州市提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景区、最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11];海南省琼海市提出实施田园城市、幸福琼海战略,将全市当成一个5A级景区来建设[12]。2010年后,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全域旅游,《旅游学刊》分别于2016年第9期和第12期专设“全域旅游”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栏目,引发了学术界对全域旅游研究的关注。全域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概念内涵、理念运用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厉新建2013年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四新”理念和“八全”结构,该解读得到学者广泛认可[9];吕俊芳在城乡统筹视阈下研究了中国全域旅游的发展范式,即空间上形成“大城小镇嵌景区”,产业上形成“全域旅游第六产业”发展模式[13];李玉国以沂南县为例,研究了县级行政区旅游产业全域发展模式[14];马勇等提出了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全球发展战略[15];于洁等梳理了国内全域旅游研究进展,分析了全域旅游研究的特点、不足及发展趋势[16]。

整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多是聚焦于旅游资源赋存丰富的区域,而针对旅游后发优势突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关注较少,因而本文从产城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煤城淮北市全域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淮北市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通过梳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发现(表2),在国家公布的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38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建比为55.07%,其中,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8个,占资源枯竭型创建城市的62.22%。在全民休闲旅游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可以为旅游后发优势凸显的煤城淮北的转型崛起指引一条新路。淮北市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有利于城市从资源枯竭型向山水生态型转型

淮北市是2009年国家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接续替代产业成为近10多年煤城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旅游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和关联带动型产业,是后煤炭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先导产业。淮北市应从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视野出发,规划设计“两山三湖一圈”全景区,即以皖北两大高山——相山和龙脊山为经典景区,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南湖、东湖和中湖三个采煤塌陷湖为休闲区,以四季榴园、黄营灵枣园和长寿南山村等乡村旅游点相串联的环城乡野游憩圈为主体空间架构进行全景化打造,积极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2.2 有利于城市产业从单一煤炭工业向“旅游+”多元产业转型

淮北市缘煤而建、因煤而兴,“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在煤炭开采进入中后期给城市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采煤留下的“疤痕”越来越多。城市转型的产业选择既要有经济效益,更应注重环境效益。旅游业可成为淮北市转型发展的优选产业之一,发展全域旅游,延伸“旅游+”多元产业链。依托煤炭工业遗产,可以开发工业旅游和研学旅游;治理采煤塌陷湖泊,可以开发生态旅游和科普旅游;改造传统农业,可以开发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与其他第三产业融合,可以开发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

2.3 有利于城市从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

绿色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对“黑色”煤城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尊重生态与文脉,让城市有根有魂。淮北市坚持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强采煤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石头山绿化、塌陷湖治理、城市公园建设和水湾绿道串联等绿色城建项目,实现了从“黑色资源型”向“绿色生态型”的华丽转变。全域旅游与绿色发展不谋而合,淮北市在煤城绿都的道路上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

2.4 有利于从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除了煤电酒,别的都没有”,这是以前老百姓对淮北市经济社会生活的调侃之语。随着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世遗城市名片”的淮北市多措并举进行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隋唐运河古镇五凤三阁落成揭牌,老猫洞生态乐园、台湾文创园、政通梦幻王国、东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投资超过10亿元的大型旅游项目快速推进,相山古庙会、临涣民俗文化旅游节、塔山石榴文化旅游节和食品工业博览会等节庆活动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煤城市民在家休闲的生活方式。

表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注:(1)用黑体标示的城市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2)①②③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定批次;

(3)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分全省(区市)、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和县5类,这与资源

枯竭型城市发布口径不一致,本文统计算累计数量,如淮北市相山区和烈山区统计为2。

3 淮北市旅游发展概况

淮北市因煤建市,1960年设濉溪市,1971年更名为淮北市。现辖3区(相山、烈山、杜集)1县(濉溪),面积2 741 km2,人口215.3万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淮北柳孜运河遗址,淮北国家矿山公园,淮北市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省淮海战役系列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项(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码头遗址、临涣城址、古城汉墓、大运河、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烈山区石山孜遗址),中国兼香型白酒领袖口子酒等。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水域资源丰富,人文资源众多,具有较好的资源类型和等级。

淮北市目前拥有9处A级旅游风景区,其中4A级2处;拥有星级宾馆4家,其中五星级1家,3星级2家;旅行社34家;省级旅游农家乐9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3家;旅游从业人员3 000余人。2015年共接待海外游客16 500人次,同比增长15.1%;接待国内游客618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旅游外汇收入73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9%;国内旅游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0.2%。成功举办第四届食博会、第六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和第二届葡萄采摘节。2015年淮北市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安徽省各市中的排名靠后,旅游者的花费数额较低。因此,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淮北市旅游业突破发展的重要抓手。

4 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4.1 发展机遇4.1.1 全域旅游已成为国家旅游业发展战略

全域旅游提出的6个多月时间,已从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战略思想迅速转变为全国旅游发展战略部署,进而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示,抓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要抓下去。全域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得到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为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创造了浓郁氛围。

4.1.2 安徽加速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8号)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基本建成旅游强省,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全省旅游总消费达8000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力争达到7%。可以预见,加速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将为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赢得更多机遇。

4.1.3 淮北市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淮北市相山区、烈山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后,将会在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精品景区建设、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业改革创新等方面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优先支持,通过以创促建,进一步完善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环境,加快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

4.1.4 全域旅游写入淮北市文旅体“十三五”规划

淮北市文旅体“十三五”规划指出,淮北市以南湖、运河古镇、运河遗址、红色旅游等十大旅游重点项目为龙头,推进淮北市从旅游客源地为主向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转变,最终带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已被纳入淮北市12个“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标志着旅游业正式纳入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对全域旅游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战略影响。

4.1.5 世遗名片提升淮北美誉度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柳孜运河遗址作为遗产区之一,为淮北市赢得了一张世界文化遗产名片。“入遗”后,柳孜运河遗址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拟建的隋唐运河柳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位于科研、游览、观光、休闲等功能,为世人展示历史的、真实的隋唐运河文化。大运河申遗对淮北市旅游业发展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可以与隋唐运河沿线城市一起开发运河主题旅游线路,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城市发展优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4.1.6 淮北市步入高铁时代

2014年5月4日,淮北客车联络线及符夹线扩能工程获批,按初步设计批复要求,2017年6月30日通车运营,届时淮北市将进入“高铁时代”。交通的快速发展,拉近了像北京、上海和西安这样相距800 km的城市居民来淮北旅游的时空距离,迎合了家庭自助游、散客化的需求。高铁时代的到来,将极大拓展淮北市旅游客源市场,优化客源结构,提升淮北市在全省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更大层面的区域旅游合作。

4.2 面临挑战4.2.1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时间不长,人们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一是没能深入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现实需求,仍停留在发展旅游业就是景区景点的开发,旅游业发展只是旅游部门的工作的旧思想中;二是过于期待全域旅游解决所有问题,过于在“全域”上下功夫,忽视了旅游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游客的体验满足;三是过于贪大求全,一些机构和专家在全域旅游发展策略上提出的“全”过多过泛,缺少对全域旅游核心内涵变革和创新的认识。

4.2.2 市级全域旅游统筹机制不通畅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还处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缺少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统筹全市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力量不足。各县(区)旅游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分工协作、整体推进和错位发展不够。

4.2.3 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

淮北市道路交通规划未考虑全域旅游发展需要,重点景区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未能满足旅游客流进的来、游的开、出的去的移动要求,如相山风景区的进山道路狭窄。尚未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自助导览系统等散客化服务设施。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设施规模小、档次低、服务能力较弱。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制约了全域旅游的发展。

4.2.4 景区发展水平较低

2015年,淮北市国内旅游主要5项经济指标(总收入67.3亿元、一日游人数497.6万人次、一日游收入21.4亿元、过夜旅游人数580.5万人次、过夜旅游收入45.9亿元)在全省各市排名中垫底,从消费项目看,住宿、交通、餐饮、购物的花费数额低。旅游经济效益低根源于旅游景区发展水平低,目前淮北市景区分散、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相山风景区作为城市公园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榴园村乡村旅游的开发又受限于果园的季节性。因此,未来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必须着力于打造精品景区,以品牌景区为核心发展综合性的旅游产业链。

4.2.5 “旅游+”产业融合不深

“旅游+”产业融合是全域旅游战略实现的重要途径,当前淮北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淮北市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遗存的文化有汉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石榴文化、雕塑文化、煤炭文化。然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完善,文化旅游主题不够鲜明,文化的表现力不强;二是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不够。现有的体育旅游赛事较少,仅有近几年举办的环湖自行车赛,水上体育项目开发不足,市民和游客的参与性不强;三是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产品层次低。目前,淮北市农业休闲旅游开发仅局限于田园观光、果园采摘、农宴品尝、民居体验等初级阶段,产业集聚性低。

4.2.6 旅游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淮北市旅游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总量偏少、素质不高。一是旅游新业态人才缺乏,如旅游创意、项目策划等高层次人才;二是人才学历层次偏低,全市旅游人才以高中、大专学历为主,本科以上学历较少;三是专业人才职称层次较低,以未评定等级人员为主,高级职称人员较少;四是人才流失率大,区域吸引力不强;五是掌握外语的人才较少,难以适应旅游产业的国际化。

5 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全域旅游发展认识

认识清楚才能行动正确。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市民共同参与,塑造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氛围。当前需要厘清六大关系:一是景点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三是资源保护与产品开发的关系,四是资源同类与产品同质的关系,五是团队游与散客化的关系,六是游客与居民共享的关系[17]。

5.2 改革创新全域旅游统筹协调机制

2015年,淮北市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组建了市文化旅游体育委员会,为旅游业改革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全域旅游发展涉及的面更广、部门更多、工作更复杂,建议成立淮北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形成部门互动、多级联动的发展机制,实现从部门推动向党政推动转变,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的统筹能力。

5.3 加快制定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行动指南,通过规划制定,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创建重点,主要包括旅游空间、旅游业态、旅游产品、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智慧旅游、旅游人才、社区参与、旅游政策、社会环境、市场监管等方面。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有效衔接,推进多规合一、融合发展。

5.4 打牢全域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

淮北市的外部交通通达性较好,已运营的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纵横东西南北,正在建设中的高铁线路将于2017年通车,京福、连霍2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徐州观音机场60 km,连云港港口280 km,可以说到达淮北的外部大交通已经形成。但从市区到景区、市区到乡村、景区到景区的内部旅游交通还很不完善。建议淮北市委、市政府出台市内旅游交通建设方案,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建设、改造和提升具备旅游指引、沿途观景、驿站休息等服务功能的旅游交通系统,打牢全域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

5.5 打造全域水旅游产品谱系

综合考虑淮北的历史与现实资源,建议以“水”为全域旅游产品打造的亮点。一是挖掘水文化。深入调查研究淮北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找准市场开发亮点,将柳孜运河遗址与临涣古镇、双堆集红色旅游区串联成线,打造成濉溪县的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做活水文章。差异化开发遍布全域的北湖、东湖、中湖、南湖、乾隆湖、华家湖六大采煤塌陷湖,形成生态休闲游憩线路;三是建好活水湾。围绕贯穿全市东西南北的跃进河、西流河、洪碱河、萧濉新河、老濉河、东相阳河、岱河、龙河、闸河9条河流,建设特色生活水湾,配套建设生态公园,使水湾成为亲水活动中心。一条条遍布全域的水带,将会串联成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天地。

5.6 实施示范带动创建模式

今后2~3年,淮北市相山区、烈山区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中,应立足本区实际、挖掘本地资源、引领特色发展,将全区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建设,打造精品景区、推动项目建设、提升旅游贡献度,力争率先完成创建任务,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这些将成为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示范样板,示范区创建的过程将会推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进程。

5.7 开展全域旅游联合营销

开展旅游联合营销是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淮北市应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协同发展的战略,打好旅游联合营销的组合拳。一是整合线上和线下两类营销渠道,针对重点群体实施精准营销;二是整合淮北市和各区县营销力量,形成全市旅游联合营销新机制;三是借助名人效应,寻找淮北籍的海内外名人为淮北旅游代言;四是开展区域合作,与皖北六市、中原经济区城市、运河沿线城市联合营销,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旅游互推的多赢效果。

5.8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淮北市应加强组织、人事和旅游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激励、晋升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在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高、中、低级管理人员和旅游技能人员定期开展分类培训指导,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借智科研机构和旅游院校专家资源,设立淮北市旅游专家库,为淮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和考评提供智力支持。

6 结 语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崛起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旅游业具有扩就业、增收入、调结构和美环境的明显优势,全域旅游战略推行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从产城协同发展视角出发,选取煤城淮北市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了淮北市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8项全域旅游发展对策,以期早日实现淮北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和发展目标。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时间还不长,地方政府的全域旅游发展观念亟待进一步更新,全域旅游的发展合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不同类型区域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如何形成,协作机制如何建立,发展效果如何评价等问题都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1]李金早.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N].人民日报,2016-03-04(007)

[2]张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9):15-17

[3]刘又堂.全域旅游视阈下旅游目的地功能变化[J].社会科学家,2016,31(10):90-94

[4]PaulM. Peeters.Developing a long-term global tourism transport model using a behavioural approach: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policy making[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3,21(7):1049-1069

[5]Geoffrey Wall.Global tourism: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nomic encounters[J].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3,8(4):364-365

[6]Hills T L,Lundgren J.The impacts of tourism in the Caribbean:A methodological stud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eh,1977,4(5):248-261

[7]Pearce Douglas.Towards a geography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eh,1979,6(3):254-272

[8]Anlle Zahra,Chris Ryan.From chaos to cohesion—Complexity in tourism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New Zealand’s reg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6):854-862

[9]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3):130-134

[10]李柏槐.论旅游统筹全域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以汶川县地震灾后重建发展文化旅游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1,18(4):157-162

[11]陶冠群.打造国际化全域旅游目的地:《关于促进苏州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N].苏州日报,2015-09-25(A02)

[12]陈耀,王健生.“幸福琼海”的八个音符:全域旅游的琼海模式[J].今日海南,2016,19(4):26-29

[13]吕俊芳.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1):139-142

[14]李玉国.县级行政区旅游产业全域发展模式研究:以沂南县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2014:27-35

[15]马勇,刘军.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全球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2):151-158

[16]于洁,胡静,朱磊,等.国内全域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旅游研究,2016,8(6):86-91

[17]文清年.韶关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考与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6-04-20(B07)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1.006

F590

A

1673-2006(2017)11-0029-06

2017-01-02

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招标项目“淮北地区全域旅游研究与规划”(AHWH2016108);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南旅游示范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对接:模型测度与路径选择研究”(SK2015A98);2017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012);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旅游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训与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6jyxm0920)。

蒋作明(1983-),安徽池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市场开发。

猜你喜欢
淮北市全域旅游业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改造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