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画像石图像的题材和意义
——以苏北、皖北、鲁西南地区民间葬俗为参考

2017-12-13 03:11黄永飞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车马画像石乐舞

黄永飞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合肥,230000

试析汉画像石图像的题材和意义
——以苏北、皖北、鲁西南地区民间葬俗为参考

黄永飞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合肥,230000

对汉画像石中常见的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几类题材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苏北、皖北、鲁西南地区画像石发生时期和鼎盛时期配置相对完整的墓葬中的图像题材,查阅文献并调查了当地民间的葬礼习俗;得出了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庖厨宴饮、乐舞百戏是稳定配置在一起的一个图像体系,具有共同的意义,最初只是用来表现葬礼的仪式过程,到后期由于某些单个主题因政治制度、墓葬型制等因素的变化而衍生出了新的意义。

画像石;图像意义;葬礼;民间葬俗

我国有着丰富的画像石遗存,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统计,目前发现的相对完整的画像石墓约有260多座,另外还有近万块零散画像石。丰富的画像石图像是了解两汉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最直观、最具体的材料,画像石图像又不同于一般的图像资料,它是墓室、祠堂等丧葬建筑的附属构石,其图像与两汉的丧葬礼仪、生死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皖北、苏北地区以及与其邻近的鲁西南部分地区的画像石图像为基础,结合文献和当地农村的丧葬习俗,讨论画像石图像中的几个常见题材和意义。

1 画像石图像中的常见题材

画像石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信立祥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中按分布的密集程度概括为五大分布区,分别为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区,豫南和鄂北区,陕西和晋西北区,川、渝和滇北区,洛阳市周围地区[1]13。各分布区画像石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技法等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各有地方特色。本文在梳理二百多座结构较完整的画像石墓材料后发现,从早期的西汉椁墓到盛期的东汉室墓中,画像石在内容和题材配置上虽有诸多变化,但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乐舞百戏、庖厨宴饮这几个题材却自始至终一直出现墓葬中,配置比较稳定。早期椁墓以江苏徐州沛县栖山1号墓为例[2],该墓年代为东汉初期,墓穴内东西并置放有3具石椁,其中中椁和西边椁刻有画像,西边椁仅头挡和足挡的内面刻有画像。中椁四壁内外均刻有画像,共8幅,头挡外侧以纵横两条宽带将整体分为四小格,宽带相交处为一玉璧,上面两小格内刻铺首衔环,下面左侧是两个对揖的佩剑冠服人物,右侧是一匹马;足挡外侧以一条纵向宽带分为两部分,各画一株树上停有一只鸟的树木;东侧壁外面自左向右依次为西王母仙界图,西王母戴胜凭几端坐在二层阁楼上,楼下一只大鸟嘴衔一物向左边的楼梯走去,阁楼右边自上而下刻画有为西王母取食的三足乌、九尾狐和两个捣药的仙人;再往右是面向楼阁排成一列的四个神怪,分别为人身蛇尾、马首人身、鸟首人身和人,神怪右面是树下射鸟、建鼓,右面上方似为墓祭图,中央立一根墓表,两侧地面上有两个坟丘,旁边有酒樽和耳杯,墓表右侧立两人,墓表下方为两只鸟,下方为演武击刺图;西侧壁外侧左端是一个带有双阙的楼阁,楼上二人玩六博,楼下两人对立,另一人登梯上楼,阁楼右边站一佩剑男子,其右侧为双阙,阙旁为两男子面右而立,前一男子躬身,似在迎接到来的车马队伍,车马队伍的上方为乐舞图和庖厨图(图1)。

在栖山1号墓中,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乐舞百戏、庖厨宴饮这几个题材已经相当成熟的配置在一起。因为当时墓葬型制为椁墓,画像空间有限,所以通常几个题材配置在一块石头(椁板)上,到东汉中晚期,画像石的墓葬型制由椁墓发展成室墓,且多建有地上祠堂,墓葬的空间增大,构筑墓葬的石料增多,图像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盛期画像石墓以徐州青山泉白集墓为例[3],白集墓是较典型的东汉晚期室墓,墓室全长8.85米,有前、中、后三主室,中室附有左右两耳室,墓室中共有画像石19幅,前室6幅分布在东西两壁和东西南北四块横梁石上,内容有车马出行、迎宾、乐舞、祥禽瑞兽和穿璧纹;中室11幅分布在四壁和横梁上,内容有摇钱树、祥禽瑞兽、弹琴、建鼓、蹶张、厅堂建筑、铺首、女娲、宴饮等;后室2幅分布在东西两棺室的后壁,内容有铺首衔环、凤鸟啄鱼、武士斗兽等。再参考徐州青山泉水泥厂1号墓、宿州褚兰镇九女坟墓、胡元壬墓等其他东汉画像石墓发现,在盛期的室墓中,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乐舞百戏、庖厨宴饮这几类图像依然作为核心题材配置在墓葬中,只是由于刻画的空间面积增大,图像的细节和规模都有所增加,椁墓中几个主题集中在一块椁板上,在室墓中这些主题可以被分散开来单独刻画在一块石头上,由于空间增大,一些表现仙界、辟邪消灾、祈福纳祥、萌荫后辈的题材也增多并且被表达的更加充分。在东汉中晚期地下墓室和地上祠堂中,以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乐舞百戏、庖厨宴饮几个题材为主体,在不同的墓葬中图像不断进行拆分、组合、添加,构成以这些图像为核心的新图像。

图1 徐州沛县栖山1号墓东、西椁板画像

2 图像的意义

自西汉武帝到东汉末期,在画像石墓流行的两百多年时间里,无论椁墓还是室墓、无论墓葬规模大小这几类图像一直存在,所以可以考虑将这些稳定出现的图象综合起来看做一个图像体系,通过单独分析每个图像题材来总结这几类图像的共有特征,明确了共有特征,也就明确了这些图像的内在联系。

如前所述,在画像石墓图像体系中较固定的题材有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乐舞百戏和庖厨宴饮,其中,铺首衔环往往置于椁墓中椁的头挡和室墓中的墓门处。关于铺首的由来和意义,《风俗通义》“门户铺首”条引《百家书》称:“公输般之水上见蠡,谓之曰‘开汝匣,见汝形’,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使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周密也”[4]。铺首也常见于现实生活中的大门上,东汉室墓在结构上是仿照地面建筑来安排门、厅、卧室、厨房、厕所等,所以铺首衔环并不是墓葬特有的题材,无论早期椁墓还是后期室墓中都是仿照了现实生活中的大门,应是取其闭藏周密之意。

楼阁双阙建筑在画像石中形式较多,在不同画像石上有不同的意义,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楼阁建筑普遍具有两种意义:一种与西王母、仙人、祥禽瑞兽等配置在一起代表天界[2],另一种与躬身迎接车马队伍的门亭长配置在一起代表墓地或祠堂[1]327。这两种意义的楼阁建筑通常共同出现在墓葬或祠堂画像石中。

图2 平阴新屯2号墓石椁画像

车马出行图像的意义较为复杂,学者之间的争论也比较多。笔者曾专门撰文讨论过该题材的意义,简而言之,车马出行图像最初是表现葬礼的过程,在葬礼中车马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车马送葬,将逝者运往墓地,一种是逝者灵魂乘坐车马升天[5]。平阴新屯2号石椁墓车马图像就明确表现出了这两种功能,该墓为新莽时期椁墓,车马图像在东西两侧椁板上,东壁表现了门亭长躬身迎接乘坐轺车的墓主进入墓地,西壁表现了墓主灵魂在青龙的引导下乘坐马车升入天界,即车马送葬和灵魂升天这两个主题(图2)。在早期椁墓中车马的这两个主题刻画的占比相当,没有主次之分,到东汉中晚期室墓流行,空间增大,画像内容必然要增多,再加上由于举孝廉制度的刺激,这时图像中车马送葬这一部分的比重被加大,逐渐演化为表现规模庞大的车马送葬队伍以昭示孝行,希望能够通过“举孝廉”进入仕途,灵魂升天这一主题的比重因此被降低甚至是被忽略。后来当中下阶层发现仅通过厚葬及炫耀孝行很难进入仕途以后,墓葬中车马图像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这时庞大浩荡的车马队伍仅成为一种图像形式寄予了对逝者的关怀,希望逝者在死后能过上食有大仓,行有车马的理想生活。

乐舞百戏和庖厨宴饮图像所表现的也是举孝廉制度刺激下的厚葬行为,《盐铁论·散不足》中记载“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像。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鸡豕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6]204,“今人因俗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俳优,连笑伎戏”[6]206,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和庖厨宴饮与文献中所记载的祭祀和葬礼中的“椎牛击鼓”“屠羊杀狗”和“歌舞俳优”盛况不谋而合。

画像石中迎宾图像也极为常见,最普遍的如山东苍山元嘉元年墓前室东壁,表现为一人于建筑前躬身迎接车马队伍,据该墓题记“后有羊车橡其槥”多数学者认同这种迎宾图像表现的是迎接车马送葬队伍[7]。此外在文献资料中还有一些与葬礼有关的迎宾,如《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记载“乃赴于君。主人西阶东,南面,命赴者,拜送。有宾,则迎之”[8]196。“君使人吊。彻帷。主人迎于寝门外,见宾,不哭;先入,门右北面。吊者入,升自西阶,东面。主人进中庭,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宾出,主人拜送于外门外”[8]196,记录了主家迎接前来吊唁的国君或其他宾客。在最近的图像梳理中还发现,有部分迎宾图中躬身迎接者前后并无任何象征祠堂、墓地的建筑,整个图像中只有迎接者和车马队伍,这部分图像有没有可能并不是“迎宾”而是类似于送葬过程中的路祭,这点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从上述分析来看,除“铺首衔环”与丧葬仪式关系不密切外,这个图像体系中其他所有的题材都与葬礼活动有关,因此可以断定,这几类图像之所以配置在一起普遍存在墓葬中是因为他们正是丧葬礼俗的核心内容,这些图像分别表现出了人死后灵魂升天、盛大葬礼、车马送葬等不同内容。

在美术史资料中在丧葬建筑、葬具或随葬品上表现丧葬礼仪的例子并不少见,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下段即表现了墓主人轪侯夫人死后的献祭场面(图3)。死者躺在位于中间的灵床上,前方地上放置着鼎、壶等礼器,两侧两队人拱手而立朝向死者[9]。希腊雅典的底比隆墓地出土的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时期的陶瓶是死者的一件陪葬品,瓶身上也绘制了死者的葬礼,死者躺在中央一个桌子样的床上,两旁是双臂放在头上哀悼的人群,下面是马车和步行的武士组成的葬礼队伍[10]。

图3 马王堆1号墓帛画(局部)

3 图像内容与民间丧葬礼俗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今苏北、皖北和鲁西南、鲁中一些农村的丧葬礼俗,除铺首衔环外这个图像体系中其他题材所表现的内容与葬礼过程都极为相似。当地葬礼大致包括烧导头马、报丧吊唁、装裹火化、发盘缠(出殡)、入土安葬几个内容。

先从车马出行这一主题来看,在民间家中有人死后其亲属会立即购买纸马,在整个葬礼过程中要烧两次纸马,这两次纸马都有明确的意义。第一匹纸马在人死后即焚烧,焚烧地点一般为家附近的西或南向的大路,这匹纸马民间称作“导头马”,马头一般按路的方向朝南或朝西放置,这个仪式不需要所有亲属参加,仅孝子或亲属二到三人完成,烧纸马时有一段程式化的说词,焚烧者一边喊着逝者的称谓一边烧,如逝者为母亲要说“妈,妈,你顺着大路往西南”,“西南”在苏北和鲁中、鲁西北等农村地区即指天界,在当地俗语中“上西南”即指人去世了,从这个仪式可知,第一次烧的“导头马”应是引导逝者灵魂升天,这与画像石中的引魂升天的车马意义完全一致。

当葬礼的吊唁、祭祀礼仪完毕后就是送葬出殡,也就是将逝者的灵柩或骨灰送往墓地安葬*这些地区大多已实行火葬,遗体在火葬场火化后骨灰殓入骨灰盒,回到家中后再装入准备好的木棺,然后举行出殡仪式,将棺柩送入墓地安葬,也有不再装棺直接将骨灰盒埋入墓地的。,这是民间葬礼的重要部分,这时要再次烧纸马,这个仪式与烧“导头马”中的单马不同,这时要烧一整套的驾御完整的纸扎车马,车厢内放置满满的纸钱、各种供养饭食、五谷囤等,车马旁还有纸扎的驾车御者和男女侍者。这个仪式的地点与烧导头马的地点并不一定相同,一般选择在通往墓地的大路上,车马朝向墓地方向,参加葬礼的孝子亲属列队在车马后方,这个仪式称为“发盘缠”,意思是给逝者带足供养让其乘坐车马将其送往墓地安葬,车马焚烧后,亲人一路痛哭将棺材送到墓地埋葬。民间葬礼中的“导头马”与“发盘缠”习俗与画像石墓中车马出行图像的两个原始意义不谋而合,这也与我国早期认为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11]的灵魂和生死观念相一致。

在葬礼中主家也要请民间鼓乐班子吹拉弹唱奏礼乐,煎炒烹炸为逝者制作各种祭祀供养,同时也要设宴席招待吊唁亲属*各地用于招待吊唁宾客的宴席和食物有所不同,山东中部一些地区主家在葬礼中要特制一种大面饼,专门分发给前来吊唁的亲属,没有血缘或亲戚关系的乡邻朋友不在分发之列,其意义无法确知。,这正是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和庖厨宴饮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葬礼中有很多仪式简化了,比如,在很多地方,已用音响取代了民间艺人的礼乐演奏,在山东中部一些地区甚至已没有“鼓瑟吹笙、戏倡舞像”这一礼乐仪式,在葬礼也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东西,如纸扎中除了车马外还有汽车、别墅、家用电器等,这些东西不与发盘缠的纸马一起烧,而是送葬时带到坟茔前烧掉供逝者享用。民间葬礼包含很多仪式内容,仪式不同但都是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各有其具体的意义,这也就是画像石墓中几类图像一直配置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纽带和内在联系。

4 结 语

图像是美术史研究的基础,画像石图像的题材内容繁多,但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楼阁双阙、乐舞百戏、庖厨宴饮等几个题材普遍存在在各个时期的画像石墓中,因此,可能是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一个图像体系,这种内在联系就是这些图像表现的都是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丧葬礼仪的核心内容,这个图像体系是对葬礼仪式的表现和记录,这些内容与今天苏北、皖北和山东西南部地区的葬礼几乎完全相同。

另外,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民间,葬礼的仪式代代流传,但很多人包括绝大部分老年人对仪式的目的和意义都已不甚清楚,我国很多传统习俗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基本礼仪和活动形式能够代代流传下来,但其原始意义却渐行渐远甚至不能探知其原意,这不仅是美术史也是我国民俗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1]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2]徐州市博物馆.江苏沛县栖山汉画像石墓清理简报[J].考古学集刊,1982(2):106-112

[3]南京博物院.徐州青山泉白集东汉画像石墓[J].考古,1981(2):137-150

[4]应劭.风俗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577

[5]黄永飞.汉代画像石墓中车马出行图像题材的再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6):63-66

[6]桓宽.盐铁论[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7]巫鸿.超越“大限”:苍山石刻与墓葬叙事画像[C]//郑岩,王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05-224

[8]周礼·仪礼·礼记[M] .长沙:岳麓书社,2006

[9]巫鸿.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再思[C]//郑岩,王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1-122

[10]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5

[11]汉魏古注十三经·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8:96

(责任编辑:武艳芹)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1.021

J323

A

1673-2006(2017)11-0087-04

2017-09-1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北地区汉代画像石艺术研究”(SK2015A254)。

黄永飞(198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车马画像石乐舞
龟兹乐舞
乡居留句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驰”和“弛”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