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09 03:52蒲俊冬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左心肺活量支气管镜

蒲俊冬

(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蒲俊冬

(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抢救。在此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抢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治疗前后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使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纤维支气管镜;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1]。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端坐呼吸、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肾功能受损等[2]。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常会发生急性肺水肿、低氧血症、多器官缺氧性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本文主要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2)心功能分级为Ⅳ级。3)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和实施方案,并签署了自愿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0例,女26例;其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43岁,平均年龄(39.1±5.4)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31例,女25例;其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38.6±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2 抢救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抢救。进行常规抢救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强心、利尿、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2)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3)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吸氧治疗,将其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以上。4)为呼吸困难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在此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抢救,具体的抢救方法是:1)若患者的神志清醒,可将纤维支气管镜经其鼻腔、口腔或人工气道插入其支气管内,并吸除其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对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即用100 ml温度为37℃的生理盐水对其支气管及肺泡进行灌洗。2)若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的情况,应对其痰液或灌洗液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然后根据其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为其选用抗菌药物。3)对于存在咯血症状的患者,应将其支气管腔内的积血吸除干净,然后向其支气管腔内注入凝血酶注射液或肾上腺素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治疗前后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3]。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住院的时间、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1.8±10.1)次 /min、(23.7±2.3) 次 /min和(95.3±5.1)%,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分别 为(117.2±10.5) 次 /min、(29.2±3.7) 次 /min和(88.7±5.9)%。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0.5)L、(3.7±1.3)L,对照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2±0.5)L、(2.2±0.7)L。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对比(±s )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对比(±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对比(L,±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对比(L,±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对照组(n=56)治疗前 1.7±0.3 1.8±0.5治疗后 1.2±0.5 2.2±0.7观察组(n=56)治疗前 1.6±0.3 1.9±0.6治疗后 *2.8±0.5 *3.7±1.3 t值 5.493 5.28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23.2±2.1)d、(13.6±2.5)d,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35.2±2.5)d、(26.8±3.6)d。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s )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的时间(d) 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h)对照组(n=56) 56 35.2±2.5 26.8±3.6观察组(n=56) 56 *23.2±2.1 *13.6±2.5 t值 5.317 5.569

3 讨论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常会发生急性肺水肿、低氧血症、多器官缺氧性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以往临床上常采用机械通气法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有效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对肺叶、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进行观察、灌洗和活检取样[4]。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在清除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患者支气管腔内的分泌物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使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1]钟燕,周锦钢,刘大鹰,等.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3(21):139.

[2]何发明,刘景仑,张丹,等.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激光杂志,2013,2(34):79-80.

[3]林明岳,陈华峰.纤维支气管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11):426-427.

[4]程文,章隆辉,方爱珠,等.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22):54-55.

[5]易董,李海成,李观荣.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3(26):81-82.

R541.6+1

B

2095-7629-(2017)21-0002-02

猜你喜欢
左心肺活量支气管镜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肺活量的故事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