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刍议

2018-01-19 08:04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学专业人才机电

吴 牮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在逐渐扩大,尤其是实用型人才。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无论是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社会服务还是科研、农、林、牧、渔、航空、国防等方面都被集中应用。由此可以猜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是较大的,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被列入全国最急需的专业人才排名前10的行列。然而,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却并不乐观。相关招聘企业对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并不满意。据部分企业的高层反映,很多求职者在求职简历上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写得非常优秀,但是招进来后却发现这些人连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基础的入门知识都弄不清楚。这从侧面上反映了我国普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集中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陈腐单一、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不符等方面。另一方面,面临社会向学校施加的教学压力以及教学时间的紧迫,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压缩教学内容,很多重要的理论性的内容在课堂上都被一笔带过,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让教学成果事倍功半。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亟需要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茶学文化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南。茶学文化的优秀思想将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茶学文化的优秀思想

1.1 一切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从古至今,茶叶一直备受世代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茶的功效都是在帮助人们解决当下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人们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在炎热的夏天,茶水可以帮助人驱散身体的热气,补充流失的水分,预防中暑;当人因为长时间地学习而产生倦意时,绿茶可以驱走身体的疲惫,帮助醒脑提神;如果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电脑的辐射对人的皮肤会产生破坏性的作用,而最方便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在工作之前喝一杯绿茶,因为绿茶有抗辐射的功效。另外,绿茶还可以明目,经常饮茶对人的视力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茶学文化的优秀思想中最首要的就是一切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只有把握实际的需要,在决策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跟风、不盲从。

1.2 跟着节奏走,不疾不徐

茶苗的种植以及茶叶的采摘都是跟着自然的节奏走的,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不同品种的茶叶也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时间。而我国大部分地区茶叶根据季节的变化在一年中一般有三次收获的时节:在每年的3-5月份采制春茶;6-7月份采制夏茶;8-9月份采制秋茶。茶叶的泡制和饮用也有自己的节奏:泡制茶叶时需要用热水把茶叶泡开,使每片茶叶在热水中能延展开来;而并不是茶叶泡开了就马上饮用,一般是等到温度慢慢降低,茶叶的香气沉淀于茶水之中的时候就是品茶最佳的时刻。茶叶的泡制以及饮用都在遵循着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由此可见,在茶学文化视角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得遵循一定的规律,急于求进或者消极怠慢都是违背规律的表现,最终将阻碍事物的发展。

2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2.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要求“理实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性体现在它并不是一种专项的技术。机电一体化中的“机”代表机械技术,“电”代表着电子信息技术。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除此之外,控制技术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容。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机电一体化学科至少需要涉及四大学科内容:机械学,控制论,电子学和计算机。而机电一体化的系统性体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五大技能是环环相扣,共同作用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性体现出了学科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部分都是复杂和有难度的。而机电一体化的系统性让要求理论与实操高度的融合。由此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理实一体化”的职业素养,即既有“真才”又有“实学”,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实操技能,并且二者是浑然一体,运用自如的。

2.2 “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技能特点要求“胆大心细”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可靠性体现在运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具有自我诊断和保护的功能。任何事情都无法完全避免意外。当产品遇到外部事故时能够智能化地进行自我保护,避免因为外部事故而造成了内部事故。而机电一化技术的“高精度”体现在通过技术减少机械传动部件,从而降低因为机械磨损、受力、配合间隙等原因造成的误差。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以上两个特点可以看出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果断的办事办事能力和周全、细心的性格特点才能熟练运用机电一体化技能,这也正是对专业人才“胆大心细”的要求。

3 茶学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3.1 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课程

这也是在介绍茶学文化优秀思想中提到的“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不能因为专科的学业时长比本科少一年而大量地压缩课程,也不能因为国外成功案例而完全照搬国外的教学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确是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针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课程才更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着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来设计。很多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课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更新过,这体现了教学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本质上也是忽视社会需求的行为。教学课程设计要做到从社会需求出发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教材内容必须实用;二是课程安排必须管用。教材内容的实用性要求高职院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实时关注社会动态,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能够在把握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去选择和编撰最实用的教材;而教学课程安排必须管用,意在强调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赶进度随意删除好几个课时的理论课这显然是不合理,对提高教学成果而言也是不管用的。

3.2 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在茶学视角下,事物的发展要遵循社会的规律,但是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社会所提供的条件。高职院校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相比,最突出的特色在于高职院校通常与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来往与联系。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成立的背后都少不了企业的大力扶持。企业对高职院校扶持的初衷是想要从高职院校获取高技术的人才。一般情况下,企业非常乐意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利用企业资源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依托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向企业申请将其涉及到故障修理、设备维护或者技术改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全部投放到学校,给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进行实操。这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真实的培养模式。一来切实地锻炼了学生的实操技能,二来也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将在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中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掌握更熟练的技能。二是让企业高技术人才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毕竟大多还是理论知识强于实践能力的,无论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课堂授课上都是缺乏实际经验背景的。如果让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高技术人才参与到专业教学中,将企业对专业的要求、企业的前沿技术与教师、学生一起分享,将会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提供宝贵的教学价值,最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关剑平.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J].茶叶科学,2008,28(5):386-390.

[2]杨晓萍.论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学创新性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2):46-49.

[3]胡晓岳,冯宁.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20-22.

[4]俞云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2(2):109-110.

[5]钟波,陈云庭,吴忠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62-65.

猜你喜欢
茶学专业人才机电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