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互评”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2018-01-25 13:17张建芝
教师·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写文章写作水平

张建芝

摘 要:作者通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创学生“自改互评”活动的成功经验,由实践到理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自改互评”活动的做法和意义,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总结了如何通过“自改互评”活动让学生学会看文章、写文章、评文章,并提出了组织开展和实施“自改互評”活动的具体意见,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自改互评”;写作水平;看文章;写文章;评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以习作为主。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切感受到小学生学习写作不仅要学习如何“写”,而且还必须学会如何“改”。从某种意义来说,会“写”只是打基础,会“改”才能更上一层楼。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如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修改自己习作的同时,还能够积极地阅读、评判其他同学的习作,做到“自改互评”的良性互动,这样可以迅速提高班级整体的写作水平。

一、教会学生看文章

在这里我引进了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概念。一个人要学习音乐,首先要有准确的辨音,对音阶含糊不清甚至五音不全的人是学不了音乐的。学习写作也是如此,如果不会看文章,同样也就不会写文章,更不会改文章。这里的看文章,主要指以下有几个方面:

(1)看主题立意。主题是否积极?立意是否新颖?这决定了文章的存在价值,当然也决定了这篇文章究竟值不值得修改。也就是说,只有主题积极、立意新颖的作文,才具有修改的价值,否则,一篇主题背离甚至错误、立意模糊或者陈腐的文章,那么无论你怎么改,也改不成一篇好文章。

(2)看逻辑条理。逻辑是否紧密?条理是否清晰?这决定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决定了这篇文章是需要大改还是小修。如果这篇文章是主题积极、立意清楚的,同时它还是逻辑紧密、条理清晰的,那么它就只需要进行字、词、句的小修改就行了;反之,则需要做章节与段落方面的较大调整和改动。

(3)看语言修辞。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只有精准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指向不明、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是文章的大忌;而修辞是否生动则决定了文章是否具有的感染力,同时也影响着人们读这篇文章的愉悦度。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指的其实就是语言与修辞的不断升华,它在最细微处体现出作者的写作功力。

会看文章,才能发现问题和差距,才能根据文章的不足部分有目的、对症下药地进行文章的修改。应当注意,由于学生视角的不同,不同的人看同一篇文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致,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特别是作者本人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看得准,这就需要指导老师给予适时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发挥同学之间“互读互评”的作用。

二、对症下药,引导修改

通常而言,主题立意不清的文章毫无修改价值,而逻辑段落含混的文章基本也要重新写过,因此,本篇的“修改文章”主要是指在文章主题立意、逻辑段落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作字、词、句的修改与润色,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1)纠正错别字。字词是文章的最小单位。纠正错别字是最为初级、也是最为基本的文章修改。

错别字的出现,表面看是出于粗心大意,但其产生的原因却有两个:一是有些学生认为有错别字没什么,并没有加以重视。作为指导老师,就必须跟学生们讲清个别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比如,错别字就好比一张白净脸庞上的一个赘疣,又好比“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让学生们通过感性认识以获得正确的态度。二是对字的基本意项认识不清,以致混用和乱用。这就需要从认字辨义开始,加强基本功。

(2)替换词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汉语中的每个词语都是特定的、难以替代的。即便是同义词,如“母亲”与“妈妈”,由于使用场合、前后语境、文章风格的不同,也只有一个才是最适合的。当我们发现文章中使用的某一个词语不能精准表达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词语的替换,从同义词、近义词中找出最精准表达的那一个来,让文章更完美。

(3)通顺语句。语句通顺是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当发现文章句子不通顺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四把尺子”量一量。第一把尺子是“主、谓、宾的结构是否缺失”;第二把尺子是“的、地、得的使用是否正确”;第三把尺子是“句子的语序是否颠倒”;第四把尺子“是否存在同语反复的情况”。一般而言,语句不通顺的问题,基本都集中在这四个方面。

(4)最后是文章的润色。对文章语言、修辞的修改,也可称为“润色”。“润”,说白了就是让文章圆润、饱满,避免干涩、枯燥;修辞方法中的绝大多数手法,如比兴、夸张、对偶、排比等,都可以使文章圆润和饱满起来;而色,就是赋予文章可感知的色彩,特别是情感的色彩,比如拟人、状物、比喻以及拟声词的应用等。

对于润色文章,本人还有一个特别的体会,就是一些“成语”的应用,不但不能使文章生动,反而会使文章失去具体可感的形象或意象,变得干涩了。比如,“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就非常抽象,不具画面,不直接可感。不如改成“同学们有的跳着,有的笑着”更加显得生动。一篇圆润饱满,且富有情感色彩的文章,无疑最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三、“自改互评”,自改是基础,互评是关键

在实施学生作文“自改互评”的教学实践中,自改与互评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两者不可偏废。

在自改与互评两者的关系上,自改是基础。应该说,如果没有自改,就没有互评。从这一方面来说,自改为互评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反之,如果没有互评,自改就失去了方向,同时也失去了动力。当然,这种相互依托的关系,是仅对学生习作而言的。

我们说“在自改互评中,互评是关键”,这是因为:

(1)互评为自改提供了更多、更为客观因而也更为准确的视角。一般说来,囿于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业水平、习惯爱好,自改或多或少会带有主观性甚至随意性。这时候,互评就起到了客观检验的作用,它可以检验出自改是否达到目的,同时为进一步的修改提供了准确的方向。endprint

(2)互评把本来只属于个人行为的“自改”推进为班级或者小组的群体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互评中的“互”就是相互,在互评活动中,学生们既是“自改”的主体,同时也担任“互评”的老师,这种角色的互換,既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推进班级或小组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3)以互评推进自改,使之持之以恒。我们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希望能有个好结果,而不是不了了之。小学生的习作“自改”也一样,当“自改”完成后,需要检验成效时,需要大家的意见,需要同伴的认可,最好是赞扬。如果没有“互评”,这一切是不可能完成的。

(4)指导老师在“互评”中应该发挥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评”具有不可替代性。由学生自己对同学的“自改”作文进行“互评”,其视点更接近、感受更亲和、标准也更趋于合理,这都不同于指导老师的批改。但指导老师并不是无事可为或者无所作为的。在组织、示范、归纳、提高特别是最后大方向的把握上,指导老师担负着烦琐且大量的工作。

四、“互评”的启动、组织与实施

(1)“互评”的启动。在提出或者为学生们布置“互评”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是激发学生们互相阅读、欣赏和评价同伴作品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评价别人作品的方式和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评”也是一样的。首先,指导老师在阅读学生作品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发现、收集学生习作中的各种有趣的现象,然后善意地展示给学生们看。通过这种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们认识到:①由于个体不同、体验差异,每个人的习作都是不同的、各有千秋的。②对比彰显了存在,他人的习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习作的“反光镜”。总之,对别人作品兴趣的提高,是今后“互评”的基础。

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同样非常重要。“互评”怎么评?评什么?指导老师要先期进行引导。如从主题思想入手,然后才是表现手法,再到段落结构,最后是词语修辞,遵循这样一个按重要性的大小排序对他人的习作进行评论;又如先要充分肯定他人作品的长处和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并尽量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就容易让人接受等。

(2)“互评”的组织。“互评”的组织可以有多种方式。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比如,可以将全班“一对一”地结对子;也可分成几个人数不等的“互评”小组;可以是相对固定的分组形式,也可以采取临时、随机结对子的方式,各有利弊。

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互评”,一定要采取“自愿”的方式,不要去“强按牛头逼喝水”。这是因为,一是,只有“自愿”的方式才是信任的方式,彼此信任了才可以避免产生一些误会和不必要的矛盾,让“互评”活动顺利进行;二是,“自愿”的方式也是信服的方式。在信任和信服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展开充分的讨论,才能听得进互评的意见并最终达到“互评”的目的。

五、“自改互评”活动的注意事项

“自改互评”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活动,但实施起来,仍然要十分慎重。指导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改互评”实效,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过频过滥,应注意如下几点:

(1)预先选择适合“自改互评”的作文选题。在顺序上,总是习文在先,而“自改互评”在后。我注意到,有些习文的选题,对学生约束较少,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放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习作也因此而更加多姿多彩、可圈可点;而有些作文选题相反,限制较多或者视角单一,这样学生的习作也就容易相互接近,甚至千篇一律。毫无疑问,前一类的选题更加适合“自改互评”。因此,在开展“自改互评”之前,为“自改互评”预先准备适合的作文选题非常重要。

(2)每一次“自改互评”活动,都必须给予归纳和总结。“自改互评”绝不是对学生习作的放任,也就是说,绝不能以对学生实行“自改互评”为理由,而卸下了自己作为指导老师的责任。每一次“自改互评”活动结束,指导老师都必须在一个相对标准、相对公正的角度上,对活动给予归纳、总结,给予客观的、正确的、方向性的引导。只有这样,“自改互评”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看文章、写文章、修改文章的水平。

最后,笔者还想说两点。一是“自改互评”注重的不是某篇文章的得失,而是一种写作方法的锻炼,如“鱼”与“渔”的关系;二是严格地说来,文章是思想的利器,而学生作文,则可视为思想的练兵。从来文章之得失都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文字之上的思想。将修改文章比之于磨剑,那么,若思想如腐草,缘何以磨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文章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写文章
增加活动体验,提升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
四级书记写文章 推动工作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