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陪伴,共同成长

2018-01-25 20:53倪蕙
教师·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拓展活动课程实施

倪蕙

摘 要:文章以家园共育为主轴,以“陪伴”为关键词,就江苏省海门市锦绣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家园共育中的平台搭建、课程建设、拓展活动等主要板块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具体阐述,以进一步积累和提炼有效的操作经验,并供幼教同行参考和不断优化推进。

关键词:平台搭建;课程实施;拓展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之间的亲密合作是幼儿幸福成长最有效的承诺!因此,我园在“父母是学校教育天然合作者”的思想引领下,立足现状,准确定位,用文化来引领,用行动来诠释,无限延伸着家园关系,最终形成了以“陪伴”为主题词的家园共育 “三位共建框架”。

一、搭建平台,携手父母成长—让陪伴属于你我

家长是一群庞大而分散的人员,要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必须将他们集中于一个组织中,并有相应的计划和实施内容。我园的“新父母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每年9月,我们在迎来许多充满稚气的新面孔的同时,也认识了一批又一批的家长朋友。在第一次新生家长会,我们就会向家长传递共育理念,同时隆重介绍我们的“新父母学校”,告诉他们这个组织的产生、构成、职能等,并在幼儿入园后的一个月内由各班牵头,让有着教育热情的家长进入各个小团队,如参与园务管理的“家园联盟会”,补充教育缺憾的“助教帮帮团”、协助班务管理的“班级合伙人”,交流育儿宝典的“家长研习坊”……这些家园共育小团队让幼儿园与家庭打破隔阂,心手相连。渐渐地,家长们成为家园共育的倾听者、指导者、演绎者、资源收集者、爱心志愿者。“新父母学校”在他们的热情参与中成了幼儿园一个重要教育资源地。

二、课程引领,统一共育目标—让陪伴有质有名

1.节日共享课程——在尽情玩乐中重温童年记忆

幼儿园的课程多元融合,应充满游戏的味道。节日以它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和浓郁生活味道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的青睐。我园对节日没有模式化的定义,因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幼儿的成长需求,季节、趣事、人物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特有的节日。通过不断尝试,我们遴选出了10个幼儿们最喜欢的节日内容,并以“每月一庆”的模式、亲子共享的方式逐一推进开展。如“踏青欢乐颂”,这是我们四月的节日主题,孩子们和家长会相约来到风景如画的文化公园或是鸟语花香的沿河广场等社区场所,在“赏春天、说春天、绘春天”的系列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享受亲子的温情。再如“清凉泼水节”“圣诞亲子乐”“快乐烘焙日”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构成了我们独特的共享课程。幼儿们得到了锻炼体质、陶冶情操、认识社会、体验幸福的机会。幼儿家长也得到了精神的滋养,更在陪伴的过程中重温着童年的味道。

2.亲子阅读课程——在书香浸润中引起心灵共鸣

阅读的魅力不言而喻,丰富的阅读方式能很好地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推出了“晨诵、午听、暮讲”的亲子阅读课程,让幼儿每天都拥有一段属于他们和教师、家长共同的纯净时光。晨间入园,教师和幼儿在晨光下共读、在书吧里聆听、在教室里共诵,开启诗歌的美妙旅程;每个中午,教师们捧起一本本精彩绘本,用轻柔的语音娓娓道来,引领幼儿在经典中入眠、入梦;步入黄昏,时间自然就交给了父母,我们指导家长与孩子共选爱书、相拥而读,并通过每周的互动图书漂流、每月的绘本表演不断催化阅读效应,真正让亲子阅读课程成为家园共育的接力棒,实现共育目标。

3.艺趣DIY课程——在携手创作中沉淀生命精彩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园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自筹课题“生态视野下幼儿‘艺趣活动的实践研究”。围绕课题研究,我们也专门列出了家园共育的课程研究项目,即以“DIY”为核心,以亲子合作为主要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艺趣活动。如“美食美刻”“六一自制点心分享活动”,由家长提供原材料、制作工具等,活动当天让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进行自制点心的尝试。在教师们的积极动员和精心策划下,我们的点心品种丰富多样,有香气扑鼻的什锦比萨,有温馨甜蜜的盆栽酸奶,有美味可口的花样寿司……幼儿们在充当小小厨师的过程中体会着劳动的快乐和自豪,也让家长朋友们在此过程中体味到了幼儿日渐成长的感动。活动让幼儿灵动的创意与家长娴熟的双手相遇,共同催生精彩。

相对于固定统一的园部项目,更接地气的是每个班根据幼儿兴趣和家委会提议,围绕班级实际情况生成的创意无限的“班本创意项目”。它可以是课程的延伸,也可是一个新的主题,抑或班里的最新动态。其具有很明显的自由度,是应班级需要而生的亲子项目活动。如我园的嘟嘟熊班:小班时,在温馨的母亲节来临之际,班里孩子和妈妈们一起进行了“蛋糕DIY”活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温柔大手的呵护下,拿起彩色奶油包,歪歪扭扭地画起装饰图案,幼儿快乐的笑声、妈妈们肯定的鼓励声,堆积成属于他们特有的回忆;中班时,家长建议走出校园,“风筝乐”这个亲子项目就在共同的思维碰撞中产生;进入自信的大班阶段,一群爱运动的爸爸则策划了一个“运动乐翻天”的亲子运动趴……诸多的班级亲子项目活动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信念和班级发展态势,也让陪伴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多元拓展,点燃互动热情—让陪伴彰显美好

丰富的课程为我们的家园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和空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反思、创新、积累诸多互动方式,总希望活动中父母和教师的角色是没有界限的,家园之间的对话是温暖而富有激情的。

“爸爸助教日”作为我园的经典项目已经坚持开展了3年多的时间,累计助教次数近600次,并且热度持续高涨。我们约定,每班在学期初向爸爸们发出诚挚邀请,爸爸们就会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资源积极主动申报助教主题,最后由教师把关安排每月一次的精彩活动,天文地理、绝活手艺就这样进入了幼儿们的童真世界。同时,爸爸们的加入也弥补了幼儿园缺少男老师的遗憾。

“智育沙龙周”是家庭和学校的精神食粮。教师讲座让家长了解必要的育儿技能和技巧,家长分享让同为父母的伙伴收获内心的共鸣,沙龙互动让所有困惑他们的育儿问题迎刃而解。在沙龙周里,我们的话题紧紧围绕着“孩子的成长”,教师和家长协商家园共育目标、研讨教育热点、解决教育困惑,共同的心声赢得共同的提升。

“萌宝互动月”是我园每月一次的盛大节日。每月互动的主题根据教育主题、节日主题等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商议方案,一起准备材料、策划组织并且全程陪伴幼儿度过。如我们的“足球嘉年华”活动,足球创意小制作、长卷足球绘画赛、亲子足球对抗赛,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家长们各用所长、各享其乐;再如体验生命意义的“十月感恩会”活动、徜徉童话世界的“亲亲图书会”等,家园互动就这样细水长流却又热情似火!

当然,共育平台和方式还有很多,但不管是何种形式,我们的活动一定是多元的、自主的、充满游戏性和亲子温度的。在幼儿园这个美好的时段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在学习着如何更好地陪伴幼儿历练成长,相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陪伴就成了一种最温情的习惯,这也就实现了我园以“陪伴”为主题的家园课程的美丽愿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3]周若冰 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活动课程实施
《牛津高中英语》课程实施中的异变研究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