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新时期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2018-01-26 14:05马江涛张令勇周国栋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师德道德

张 勇 马江涛 张 博 张令勇 周国栋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新时期德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德育方面的问题

师德方面: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内容。师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目前教师队伍师德问题频发:如不爱岗敬业、社会兼职多、边作生意边教书、收受贿赂、打骂学生、抄袭学术论文、侵犯知识产权等等。而教师频频违法犯罪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禽兽教师”频频亮相:北航长江学者、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南昌大学国学院副院长等等性侵女大学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强奸、猥亵女学生,北京通州区小学教师连续奸淫20余名幼女,山西一年轻女教师强迫38名学生吃屎等等真实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严重损害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学生德育方面: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学生品德状况堪忧,法律意识薄弱。有些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不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不求上进,贪图安逸享乐;对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漠然,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嗤之以鼻;黑社会习气、打架斗殴、喝酒滋事、侮辱打骂、诈骗传销、偷窃、上网成瘾、脏话不断、抽烟喝酒、聚众赌博等等,极大的抵消学校德育的效果。石家庄第49中学、泸州太伏镇中学、湖南澧县学生打架斗殴致一学生死亡,南阳初中生群殴事件致1死,重庆女学生打架将视频上网曝光,北京市延庆区二中学生被逼吃粪便视频上网,浙江职高女生遭凌辱被数名女生轮番殴打,甚至有人拿着树枝侵犯她的下体……伴随道德问题的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较快,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害同宿舍同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罗卡娜杀害同学、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徐泰来将同学砍死、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等违法犯罪皆因法律意识的贫乏而发生,而法律意识的缺陷又是由于道德修养的缺乏造成的。

二、法律意识与德育建设的关系

道德调整与法律调整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法律是他律,是社会公共意志的反映,依靠强制手段加以执行;道德则是自律,是人主观的自我立法,依靠良心省悟与社会舆论教育来自觉遵守。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所谓“底线伦理”;道德是不成文的法。遵纪守法是道德修养的思想保证和基础,离开遵纪守法根本谈不上道德修养,而法律调整的核心就是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因而,法律意识的提高既是德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德育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法律意识对新时期德育建设的作用

(一)师德建设方面

1.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更是学生政治思想方向的引导者。教师只有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因此,教师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宣传、贯彻和执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有利于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2.随着教师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正确行使权利的法制观念,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懂得尊重和维护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懂得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执教,也就预防和减少了教师违法犯罪的发生。

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主导因素,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具有明显的典范性。因此,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树形象,正人先正己,作学生道德的表率,首先自己要积极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通过依法执教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要把遵守师德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二)德育建设方面

1.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学生由被动的受法律约束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懂得主动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逐步养成依法办事、同违法乱纪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因此,也就不会去做那些伤害他人,有损德行的犯法的事。

2.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随之增强。学生懂得合法行使自己权利,不得侵犯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也是作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是非判断能力,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3.新形势下学校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大力培养师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外在于人的他律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从教师到师资队伍,到每个学生,到整个校园,以点带面,净化校园环境,培养高尚情操的校园文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法制化体现了两者的一致性,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应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培养和提高教师及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教师及学生的法制观念,实施学校德育法制化管理,对新时期师德及学生德育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加林.学校如何将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J].贵州教育,2016(11).

[2]许卢雍.刍议法律基础课加强德育渗透之方法[J].时代教育,2017(24).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师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