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
——基于幼儿体质健康水平视角

2018-01-28 03:25石作政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动商体育精神体质

石作政,邓 越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万州 404047 )

随着“动商”价值不断被挖掘,该研究理论为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立足动商价值研究,以如何促“动”,改善“动”的量与质为目的,增进幼儿“动商”水平为宗旨,着力于动商与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以期改善幼儿体质健康水平。

1. 相关概念

动商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是人挖掘、发挥运动天赋和潜能的能力。[1]个体全面发展不可缺少部分,其先于“智商”、“情商”的发展,对应个体的运动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影响。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综合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2]受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

幼儿体质健康是指幼儿在先天遗传体质基础上,后天环境中获得的一种身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幼儿体质健康现状与归因

2.1 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现状

幼儿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除先天遗传素质外,与后天性获得较大关联;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等三个方面。当前幼儿身体形态呈“肥胖超重”和“低体重”,“胖与瘦”两极端比率上升、正常体重比率反而下降的“双峰现象。[3]幼儿生理机能表现为幼儿生长过程中神经感觉统合失调,出现多动症、自闭症等特征;运动能力表现为身体应答迟钝、身体不协调、本体觉差、掌握运动技能较慢等现状;幼儿行为过程表现为胆怯、不自信、怕被嘲笑等心理特征。幼儿身体、心理、社会行为等特征显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已遭到不同程度阻碍,幼儿体质健康水平表现更为突出。

2.2 幼儿体质健康水平归因

2.2.1 幼儿生活行为方式

幼儿成长是保育与教育共同实施的过程,幼儿保育以保证幼儿营养与睡眠充足得以健康成长;但幼儿好奇心重,缺乏有效饮食选择能力,更倾向于油炸、膨胀剂等口感好的速成食品,被电视机、手机、计算机赋予的多静少动生活方式是导致幼儿营养过剩,运动能力下降,身体呈“肥胖超重”的主要原因。

2.2.2 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

幼儿园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思想,全面育人为出发点。由于当前幼儿园缺乏体育专职教师指导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该课程表现为:重智轻体、教师组织要求多,练习时间少;幼儿园场地小,可选用器材少;幼儿活动求安全,较少考虑幼儿运动负荷与幼儿体质关系;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只局限于发展幼儿肢体活动能力,缺乏幼儿“身体”、“运动”与“健康”三者之间的有效引导,该因素是造成幼儿身体认识能力与体育人文环境缺失的主要因素。

2.2.3 幼儿运动锻炼程度

幼儿运动锻炼主要集中于幼儿园、社区、游乐场三类场所,幼儿园体育活动多以户外徒手活动、轻器械等实践练习为主,以实现幼儿肢体功能为目标缺乏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社区体育活动主要以青少年、中老年健身的运动器械练习为主,幼儿体育活动主要以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模仿练习为主,游乐场主要以幼儿娱乐为主,身体发展缺乏针对性等是幼儿运动能力不均衡发展和滞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4 幼儿动商水平

幼儿动商水平象征着个体运动潜能和天赋,既与生俱来也可后天培养。表现为幼儿运动参与意识、运动兴趣、运动潜能等方面,幼儿期是动商水平发展的关键期,其先于智商、情商发展,幼儿全面发展与运动能力均衡发展不可忽视时期。

3. 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

幼儿园自然环境、物质基础设施、体育活动制度、体育人文环境是构成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元素。研究认为,建设幼儿园体育文化以完善的体育物质文化为基础,体育制度与人文环境文化为纽带,其核心是发展体育精神文化,其目标是增进幼儿体质健康水平。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3.1 完善体育物质文化,传承体育精神风貌

幼儿园体育物质文化包含体育设施、场地器材、师资与教材、宣传设施等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所必备的物质基础,它是幼儿园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得以渗透的保证。分析认为,幼儿体质健康问题与幼儿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幼儿园体育物质文化“硬环境”是幼儿园体育文化环境的表层,其促进幼儿园体育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软环境”的形成;它在“硬环境”基础上结合“软环境”所蕴含的健康教育理念与体育精神融入幼儿的成长空间。因此,幼儿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以蕴含幼儿体育精神为载体,如:“运动偶像”、“运动图案”、“体育雕像”、“吉祥物”等洋溢体育精神文化实物为主。

3.2 优化体育制度文化,引导幼儿全面参与

幼儿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指幼儿园制定实施的各种体育活动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总和,它联系幼儿体育行为与体育精神的纽带。它从规章制度方面全面地发展幼儿,注重幼儿体育的教育功能,营造幼儿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人人会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以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为最终目标,它直接作用于幼儿体育行为。如:幼儿间、亲子间、职工间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全面参与。

3.3 树立体育人文环境,激发幼儿体育认知

幼儿园体育人文环境是幼儿体育观念、幼儿园体育制度文化、体育伦理道德、体育综合素养等因素的总和。它是幼儿园体育文化涵养真实体现,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幼儿园体育人文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认识自身、获取体育人文知识,它是幼儿体育精神文化形成与传播的主要途径,提高幼儿动商水平的重要手段。如: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以群体性、娱乐性、地域性、竞技性为特征的运动项目,运动会中展示不同群体带来体育活动欣赏均是树立体育人文环境,传递体育精神的重要手段。

3.4 拓展体育行为文化,开发行为活动方式

幼儿体育行为是幼儿园体育行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其依据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建立的幼儿园体育制度文化;主要形式是幼儿体育与健康活动课程,主要内容为户外活动,目前形式相对单一、内容相对匮乏;它直接作用于提升幼儿动商水平与体育精神文化的传递。因此,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幼儿体育行为文化的开发与应用。如:可将幼儿园大树改造用于发展幼儿攀、爬、穿越等身体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幼儿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它受幼儿生活行为方式、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锻炼程度、幼儿动商水平的影响。研究认为,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物质文化是幼儿园体育制度文化、体育人文环境、体育行为文化长效机制建立与实施的保障。建立幼儿园体育文化长效机制,幼儿园体育物质文化是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纽带,体育人文环境是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动力,最终通过幼儿体育行为作用于幼儿体质健康水平。幼儿体育行为文化是传递体育精神文化与后天性激发幼儿动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幼儿体质健康问题,不只局限于完善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更应注重幼儿健康行为、幼儿运动负荷评定、幼儿动商水平与体育精神的开发与应用等内容。

猜你喜欢
动商体育精神体质
基于熵值法的动商评价体系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动商理念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分析
动商理论的困惑及其测评
动商与其他智能商数学说的比较与辨析(二)
——动商测试量表、评价标准的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