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及患者血糖、胰岛功能分析

2018-01-30 10:18王进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血糖素利拉鲁胰岛

王进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鞍山 114300)

2型糖尿病是最为主要的糖尿病类型,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大大减弱,且随着患者发病时间延长,可进一步出现衰退。目前临床常规联合降糖药物治疗无法有效避免糖化血红蛋白的逐渐升高以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逐渐衰退。研究显示[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可有效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和分化,有效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促进胰岛B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善,有效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利拉鲁肽是一种常见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为了解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利拉鲁肽治疗的应用价值及患者血糖、胰岛功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所有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本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或其他促胰岛素分泌药物进行治疗,且体重指数大于25 kg/m2。除外I型糖尿病患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收缩压在160 mmHg以上、合并严重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胃肠道疾病者。

利拉鲁肽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5~63岁,平均(42.18±8.44)岁。发病时间3个月~12年,平均(4.78±0.29)年。二甲双胍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5~64岁,平均(42.92±8.46)岁。发病时间3个月~12年,平均(4.73±0.3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合理膳食以及运动训练,在此基础上,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浙江国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526)治疗,每天给予0.5~2 g口服。利拉鲁肽组在二甲双胍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10026]治疗。每次给予0.6~1.2 mg皮下注射,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等血糖、胰岛功能指标。显效: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降低2%以上;有效: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 利拉鲁肽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高于二甲双胍组(χ2=4.146,P=0.042),见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相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胰岛功能指标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胰岛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利拉鲁肽组血糖、胰岛功能指标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利拉鲁肽组发生恶心1例,呕吐1例,皮疹1例。利拉鲁肽组发生恶心1例,呕吐1例,皮疹1例。利拉鲁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3/38)和二甲双胍组的7.89%(3/38)相近(χ2=0.000,P=1.000)。

表2 干预前后血糖、胰岛功能指标相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血糖、胰岛功能指标相比较(±s)

注:和干预前比较,aP<0.05;和二甲双胍组比较,bP<0.05

项目FBG(mmol/L)2 hPBG(mmol/L)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L)P值0.085 0.000 0.092 0.000 0.079 0.000 0.561 0.000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二甲双胍组(n=38)8.70±3.25 7.13±1.25a 15.26±4.14 11.34±5.19a 11.38±1.22 8.36±1.14a 5.17±2.24 25.66±5.24a利拉鲁肽组(n=38)8.41±3.23 5.25±0.34ab 16.45±4.76 9.31±2.32ab 11.54±1.92 6.24±2.19ab 5.18±2.62 41.25±10.18ab t值0.782 4.263 0.682 3.986 0.728 5.267 0.897 9.864

3 讨论

研究显示[3],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是导致糖尿病持续发展以及血糖无法长期维持在稳定水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时多选择降糖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药物。也有研究显示[4],部分降糖药物可能存在增加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风险,并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传统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无法有效阻止胰岛B细胞进行性损害[5]。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进食后回肠内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脑肠肽,其可利用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表达高效分泌胰高血糖素,在肠黏膜L细胞中前激素转换酶可将其剪切成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研究显示[6],胰高血糖素样肽-1可有效促进胰岛B细胞分化,并诱导胰岛新生,对胰岛B细胞凋亡进行有效抑制,促进胰岛B细胞数量的增加,发挥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作用。利拉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7],属于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可有效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和恢复,且可减少体质量增加和低血糖风险,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中,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利拉鲁肽组在二甲双胍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结果显示,利拉鲁肽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利拉鲁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二甲双胍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血糖、胰岛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利拉鲁肽组血糖、胰岛功能指标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1] 梁超,周玲.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56-658.

[2] 杨文英,刘晓民,马建华,等.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6):457-462.

[3] 拾莉,梁军,田垒,等.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和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6):382-384.

[4] 刘波.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6-1397.

[5] 骆桂根,基平.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5,21(12):121-122.

[6] 张洁,赵媛媛,周慧敏,等.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23(6):527-529.

[7] 刘璠,张趁儒,周慧敏,等.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替代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4(4):237-240.

猜你喜欢
高血糖素利拉鲁胰岛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受体激动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2型糖尿病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效果探讨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7例临床疗效观察
空腹及糖负荷后胰高血糖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