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民族德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实验中学)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让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

课程是理念的载体,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场所,利用课堂教学巧妙地把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让学生感受课程学习的意义。浙江大学数学系教师苏德矿在晦涩难懂的高数教学中融入了对生活的理解,他用数学的语言来诠释生活,他的“微分了忧伤、积分了希望,坚持下去,必将走向成功”,让学生懂得,数学原来是可以领悟生活的真谛。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富有情感的,单调的知识传授无意与知识的生成与理解。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参与意识的重要的渠道。开展时事宣讲,了解国家政策、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科技发展的动向,在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价值判断与选择。语文学科利用名篇经典,挖掘作品中积极向上的能量,陶冶学生情操。理科教学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结合学科内容,学生开展环保活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培养学生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同时,学生们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理解。

二、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德育教育常态化

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生发展的新特点,教育部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从明理守法、诚信友善、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德育的效果最终要展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通过规范日常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对学生日常行为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矫正,在包容中引导。学生在成长中,不可能所有的行为都是循规蹈矩的,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他们在长大,但是社会是有规则的,规则是大家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集体利益的保证。从学生的仪表、着装、语言的文明、行为的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查和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也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德育载体

学校要将班会和团活纳入课程计划,系统开展班团会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重大节日的纪念,重大时政学习和宣传。重要节日或纪念日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校德育特色,积淀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结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通过庄重的升旗仪式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利用校园广播站传递学生心声,宣传学生当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用学生们身边的事迹影响和感染成长中的学生。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德育工作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学校德育体系,侧重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展教育,对于学生来讲,爱国、敬业就表现在努力学习,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热爱集体,努力为集体贡献力量,诚信、友善就是要友善的与人相处,树立基本的道德遵循和道德约束,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与渴望。

五、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带着历史的体温滋润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在德育教育中善于利用“我们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寒假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春节,收集春节的习俗,清明节我们会带领学生扫墓祭祖,祭扫英灵,感恩自然,感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当圣诞节遇上传统的冬至节,引导学生既开放包容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对“我们的节日”的活动开展,学生们懂得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我们有义务传承优秀文化

德育工作重在落实,构建起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把德育目标和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和各环节,引导学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民族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们的民族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