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物理知识点语言

(兰州市第十七中学)

初中物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科学探究过程贯穿着初中物理课程的始终。如何在短暂的45分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必须思考虑的问题。我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45分钟内是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的根本——学生、课堂。

一、扎实做好高效课堂前期的备课工作

备课如备战,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有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物理备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备学生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了解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首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确定一节课的难度起点。在初二学习密度知识时,在比较两种物质密度大小时会利用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质量一定是密度与体积是成反比来解决问题。正比例函数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学习,学生对此理解并不难,但反比例函数学生要到九年级才学习,在此利用这个知识点解决物理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就出现了困难,我在不了解学生数学知识进度的情况下,我直接引入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学生做题和解决问题时,这方面总是出错。在找学生出差错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接触过正比例和反比例,但只是较简单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降低难度,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达到了最初的目的。由此可见,在以后的教学中刻意的了解一下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2.备习题

学生学习完一节新的知识点后,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和解决问题。他们最早面对的问题就是课后练习题,以及当晚的家庭做业。如果能够顺利解决问题,题目大部分都会做的话,他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很大的兴趣和自信,有些知识点会主动的去接受和理解。反之,兴趣和自信受到打击,会产生排斥心理。尤其是物理学科一旦有了排斥和畏惧,老感觉自己不会不懂,就会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最后真正地进入课也听不懂、题也不会做的学困生行列。如何让学生迈过这个坎,我认为对课后的习题,以及课后的练习要认真扎实的备。对于典型题,常考题,中等难度题等应给予解题思路和方法上的引导。课后的习题讲解时要注意适当地扩展,同种类型题多备几种变式,让学生了解题型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你所有的课程实施的目的都是要学生掌握和吸收,丢掉这个主体,一切都是空谈。

3.备方法

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较多,而且有些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唤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本上好一堂高效课

学生在某一门功课上产生厌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与该门功课执教者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我们为人师者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把握并应用一些独特的教学艺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

1.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化解难点

书本毕竟是在有限的纸张上写无限的知识,更不可能在有限的纸张上举无限的事例。所以在讲解上,注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和有限的理解能力,利用简单易取的器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息传递轻松愉快。

2.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实验调动学习积极性

初中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既得动手,又得动脑,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特别是实验设计,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所以,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在学习“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有何关系”时,为了使学生得到切身体会,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自己做实验,把刻度尺用手压在桌面上,让刻度尺的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弹拨,注意听发出的声音,从而分析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这个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既动手又动脑,还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知识、驾驭知识的快乐,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欲的刺激物。

3.课堂教学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

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这不但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最佳效果。对于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三、以课堂时效为“本”,注意课堂效果的反馈

一节课兴高采烈地结束了,效果如何?相信是每一位教师课后都会思考的问题。对于每一位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学科基础的差异、课堂投入状态的差异等等因素都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如何反馈课堂效果我认为有选择性的提问至关重要。要选择那个学生要下功夫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学困生要出基础的问题,并循序渐进地引导。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所涉及到的两个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到电路图,由各元件的作用到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层次的提出问题。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一节成功的课,一个合格的教师,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抓住了教学的根本——学生、课堂。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这是一个还有待于深入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物理知识点语言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语言是刀
处处留心皆物理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