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初级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追踪调查分析

2018-03-21 01:48余春莲姚运红
运动精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宜都市显著性体质

余春莲 姚运红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 湖北 宜都 443300)

国家对青少年体质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如200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湖北省随后又颁布了《湖北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等。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及教师参与到对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之中,但是研究发现我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论文对宜都市初中生体质现状展开调查,以宜都市初中2017届九年级学生为参照,收集该届学生连续三年(即该届学生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进行年度间的对比研究,了解宜都市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宜都市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追踪收集宜都市13所初中(包括城镇、乡村)2017届九年级学生2063人(其中男生1076人,女生987人)连续三年(即该届学生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年)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追踪调查。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是在10月份开始测量到11月份提交数据。

1.2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查阅与学生体质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查阅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以及相关期刊论文资料。

1.2 测试法

1.2.1 整群抽样

用整群抽样法测试。包括宜都市的 10个乡镇(高坝洲、红花套、王家畈、陆城、聂河、潘家湾、五眼泉、姚家店、枝城、松木坪)的13 所初中,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有 2 所,单设初中的学校有 11 所。追踪收集2017届九年级学生2063人(其中男生1076人,女生987人)连续三年(即该届学生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年)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1.2.2 测试要求

(1)对全市体育教师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规范培训。

(2)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个项目,由各学校提供运动操场作为测试场地。

(3)测试教师测试前对所有仪器进行校正。

(4)被测试者应穿运动衣、裤、鞋,素质测试前,要求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做至少 10 分钟的准备活动,防止在测试过程中受伤,并在测试前,对受试者进行规范动作的示范。

1.2.3 测试指标

表2 本文研究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指标

1.2.4 测试时间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2016年10月。

1.3 数理统计法

收集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利用EXCEL进行归类、整理、统计,并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2.1 身体形态

表1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身高体重数据分析(¯X±S)单位:身高(cm)体重(kg)

由表1可以看出,男生身高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上涨了4.44厘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上涨了3.68厘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女生的身高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上涨了 2.12厘米,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上涨了 0.24厘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方面,男、女生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体重分别上升了3.5kg和2.156kg,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九年级比八年级时男生的体重上涨了 5.59k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上涨了0.16千克,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BMI指数追踪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从各部分BMI指数的比例没有太大变化,但九年级男、女生较低体重比例大幅度下降。

2.2 身体机能

表3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肺活量数据分析(¯±S) 单位:ml

表3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肺活量数据分析(¯±S) 单位:ml

(注:*p<0.05,显著性差异;**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七、八年级相比P 八、九年级相比P男 2847.46±526.39 3037.28±724.91 3346.87±685.99 0.00** 0.00**女 2582.37±615.48 2609.68±549.16 2935.46±564.72 0.46 0.00**

表4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男生肺活量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上涨了189.82ml,有非常显著性差(p<0.01),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上涨了309.59m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肺活量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上升了 27.31ml, 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上升了325.78m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由表4中对九年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追踪调查显示,男女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男女生优秀率每年逐步上升,不及格率下降,总体出现上升趋势。

2.3 身体素质

2.3.1 速度素质

表5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50米跑成绩分析(¯±S)单位:s

表5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50米跑成绩分析(¯±S)单位:s

(注:* p<0.05,显著性差异;**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七、八年级相比P八、九年级相比P男 8.53±0.41 8.32±0.80 7.85±0.62 0.00** 0.00**女 9.07±0.56 9.15±0.76 9.22±0.90 0.43 0.27

表6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50米跑成绩评分

对于跑的运动项目来说,时间越短,说明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由表5可以看出,男生的50m跑成绩八年级比七年级时快了 0.21s,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九年级比八年级时快了 0.47s,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的50m跑成绩八年级比七年级时快了0.08s, 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九年级比八年级时快了0.07s, 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6可以看出,男生50米成绩的优秀率逐年上升,女生优秀率逐年下降,良好率逐年上升。

2.3.2 下肢爆发力素质

表7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立定跳远成绩分析(±S)单位:cm

表7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立定跳远成绩分析(±S)单位:cm

(注:* p<0.05,显著性差异;**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

?

表8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立定跳远成绩评分

由表7可以看出九年级中男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上升了 13.02厘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上升了15.91厘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八年级比七年级时上升了2.57厘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上升了0.34厘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8可以看出,男、女生连续三年优秀率都较低,大部分同学集中在及格范围内,男女生不及格率都较高,这说明学生下肢爆发力很不理想。

2.3.3 耐力素质

表9 2017届九年级学生连续三耐力素质成绩分析(?±S)单位:s

从表9中可以看出,男、女生1000米和800米的平均值八年级比七年级时有明显的提升,男子1000米平均成绩提升了 13.40秒(p<0.01),女子800米成绩也提高了 11.08秒(p<0.01)。而九年级比八年级时也有小幅度提高,男子1000米成绩提高了18.62秒(p<0.01),女子800米成绩提高了 1.88秒(P>0.05)

表10 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耐力素质成绩分析

由表10中可以看出男女生耐力素质的优秀率在逐年升高,不及格率在逐年减少,总体成上升趋势。

3 分析讨论

3.1 身体形态

在身体形态方面,女生第三年身高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连续三年身高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身高的生长发育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呈波浪形有时快有时慢。

在体重的变化方面,女生九年级与八年级年身高和体重出现一样的趋势,无明显差异(p>0.05),而男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生长发育的因素,也有可能是外部的因素导致的。在九年级,他们面临着中考毕业,学生课程紧,学习压力大,课外活动的时间特别少,大部分学生处于多吃少动,造成体重上升,而女生增长的幅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更爱美,特别注重身材的保持,会减肥或者刻意的抑制吃的欲望。

从对BMI指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偏瘦体型的青少年大幅度减少。连续三年正常体重比例都是最大的,说明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形态还是比较标准的。而超重、肥胖有一定大的比例说明应该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增加锻炼时间,预防肥胖。学生应该经常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干预。

3.2 身体机能

教育部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指出,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1]。而宜都市九年级学生连续三年男女生的肺活量都在上涨,且男生的上涨幅度明显比女生大。这说明学生的身体机能一直在上涨,符合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报提出的观点,应该继续保持。

3.3 身体素质

3.3.1 速度素质

易妍在《吉林省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研究》中指出,速度素质敏感期年龄男女都集中在7-10岁这一期间,速度素质增长最重要的时期在初中阶段[2]。宜都市九年级男生速度素质连续三年有较大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符合易妍在论文中提出的观点。但女生三年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女生的速度素质较差,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女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较差,不喜欢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的项目,在体育课上跑动少,而且跑动的速度较慢,运动量不够,所以速度素质下降明显。女生速度素质的大幅度下滑,学校和家长们要重视。

3.3.2 下肢爆发力素质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时期,是多种肌肉力量增长的敏感期,因此要重视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素质。但是,在以往的练习中,下肢力量素质的练习在体育课教学中使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使得学生下肢力量素质的提高未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虽然呈上涨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不理想。优秀良好比例低,大部分同学只能勉强及格,下肢力量爆发力令人担忧。力量素质的增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不仅需要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而且要克服自身极限的超量恢复过程。而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怕累,教师安排的内容总是会讨价还价或者不能按照要求执行,导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较小,力量素质难以提升。

3.3.3 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决定竞技水平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体育锻炼是保持和提升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通过一个漫长的系统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优秀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不及格率也相对减少,学生提高的主要因素除了长期以往的体育活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1000米和800米是中考项目,因此,学生在对待耐力素质测试的时候格外重视,在练习中较为认真,但锻炼并不是为了考试,要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1.1 身体形态:男生连续三年身高的平均值有明显的上涨,而女生连续三年的身高差异不大。在体重方面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男、女生均成上升趋势,男生上升幅度大于女生。BMI指数显示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比例较高。

4.1.2 肺活量:男女生的肺活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男生的增长幅度比女生大。

4.1.3 身体素质:学生三年的耐力素质发展波动较大。男、女生的力量素质虽然出现小幅度的上涨,但力量素质较差。女生的速度素质下降趋势明显,且女生的速度素质不理想,需要加强速度素质的练习。

4.2 建议

4.2.1 学校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职能

学校体育应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3]

学校领导要提高对体育课重视和支持程度,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切实保证体育课按时按量的开展,开展好大课间、“阳光体育”等活动,同时学校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场地、体育锻炼器材和体育锻炼时间,全面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4.2.2 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运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体育教师要改进教育方法,注重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开展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学生喜爱的课程内容和运动项目,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的体质现状,开设素质训练主题课程,加大体育课程的训练强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尤其要多开展适合女生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增加女生活动场地,如融入健身操、瑜伽等,有利于提高女生体育锻炼积极性,进而提高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3]。

4.2.3 加强学校的饮食管理,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在本次测试中,超重或肥胖的现象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宜都市大部分学校为住读学校,学生长期吃学校的大锅饭、大锅菜容易厌倦,有时候,学生就以零食或者泡面代替正餐,学校应当加强饮食管理,同时加强学生的营养卫生知识,让学生形成较合理营养的饮食结构。

4.2.4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就是家庭,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最开始启蒙的地方,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应督促并陪伴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孩子爱运动、爱锻炼,逐步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1]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 易妍.吉林省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5.

[3] 余春莲.2015年宜都市初中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运动精品,2016,35(11).

[4] 王海思.洛阳市初中学生体质徤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4.

[5] 叶露.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体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10.

[6] 攀东.陕西省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与促进中学生运动参与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98-99.

[7] 林莉,孙仕舜,董德龙.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71-74.

[8]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5(12).

[9] 董雄.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10] 马锦梦.湖北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4.

[11] 赵俊丽,吕晓华.成都市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10).

[12] 张艺宏,侯乐荣,居媛媛.四川省城镇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1(2):100-104.

[13] 李刚.2010年吉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综合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4] 姚小燕.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

猜你喜欢
宜都市显著性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基于集聚发展路径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
湖北宜都市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