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8-03-21 01:48尹建民刘望忠
运动精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沙滩排球运动队教练员

尹建民 刘望忠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人文教育系,广东 惠州 51602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参加2015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台山站)的男女运动员及教练员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分别以“沙滩排球、运动员”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涉及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期刊及学位论文共计90余篇。通过分类和整理,找出与本研究直接相关多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邮件等形式访谈了省内外沙滩排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各运动队教练、沙滩排球国际级裁判、台山市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台山站)组委会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了解了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现状,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发展的对策。

1.2.3 问卷调查法

在台山市举办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运动员教练员报到及比赛期间,对参加比赛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沙滩排球运动队教练员及运动员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发放 72份运动员问卷,16份教练员问卷,回收运动员问卷69份,回收率95.8%;回收教练员问卷16份,回收率 100%。邀请了6位专家教授对该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该问卷符合体育社会学的要求。采用“再测法”的方法测量问卷的可靠程度,其相关系数为可靠性系数,问卷的信度符合调查要求,可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有效教练员问卷和运动员问卷数据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并运用Excel,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现状

表1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状况

表2 世界排名前十沙滩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状况

结合表1、表2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沙滩排球男运动员平均身高与国外强队队员平均身高相当。我国沙滩排球男运动员最低身高高过世界强队最低身高。在年龄方面世界优秀沙排男运动员不管是平均年龄、最大年龄、最小年龄都高于过我国男运动员8岁左右;运动员在8年里运动经验积累很多,心理会更加成熟,阅历和社会经验也会丰富很多。因此,8年时间的运动经历对一名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30岁左右对男运动员来说是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的世界优秀男运动员在体能、运动经验、技战术、队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等方面处在运动生涯的巅峰期,22-23岁的运动员相对稚嫩,心理较差,运动经验缺乏。在体重方面我国男队员与世界强队男队员相差不大。

结合表1表2分析得出,我国女运动员平均身高与世界优秀沙滩排球女运动员相当;但是在平均年龄、最小年龄、最大年龄上相比我国沙滩排球女队员与世界强队女队员相差近7-9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沙滩排球女运动员在运动经验,技战术水平,队员间的配合默契程度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体重方面我国女运动员与世界强队女运动员相差不大。

2.2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训练状况

2.2.1 运动员训练态度

表3 运动员训练态度情况

表3所示,运动员参训沙滩排球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及有打沙滩排球先天的身体条件,其中兴趣爱好是最主要的动机原因,这也排除了运动员其他一些被迫参与,或者没有自己的主观因素在里边的一些原因,这也有利于教练员日常训练工作的开展。从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训练动机有利于运动员的长期训练,社会高速发展,物质诱惑特别多且沙滩排球训练过程又非常艰苦,“付出的多、回报的少”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应该时常注意运动员的思想波动,对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进行合理的引导。

2.2.2 训练时间安排

提升沙滩排球运动队的比赛能力,对训练质量要求非常重要,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时间要得到保证。表 4和表5所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训练时间一致性比较高,每周训练天数都集中到5-6天,访谈中得知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中多数星期日休息整理内务,也有极少的几个运动队采用双休制,在训练比较紧张的时候大多数教练还是一致采用单休制,比赛任务没有那么重的时候训练天数及时间适量会减少,请一些高校专家教授对队员进行文化课补课。每次训练时间一般分布在每天的上午 8:00-11:00,下午14:30-17:30时间段,有的队早上有出早操的习惯,早操时间一般控制在50分钟以内,早操内容主要是跑步、韧带拉伸。综上分析,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时间的安排相对比较合理,在每年的5月份至10月份国内比赛比较多,在这个阶段运动员的训练任务会比较重,教练员要注意队员训练后恢复情况,防止因疲劳过度造成运动损伤。

表4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每周训练天数

表5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每次训练时间

2.2.3 训练后恢复手段安排情况

“三从一大”训练方针始终贯穿着我国竞技项目的训练中,特别是大运动负荷,高强度的训练结束后机体需要有效地恢复,身体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恢复,会导致或加重其伤病程度,恢复手段的多样化对训练有重要的作用。

表6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训练后恢复手段安排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运动恢复使用手段比较单一,大多采用营养手段、运动按摩、放松整理活动这些生理恢复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恢复也非常不重视,在调查中只有八一队在训练后使用心理恢复手段,心理恢复是一种运用意识活动为手段在运动员训练后排除思想杂念的方法。引导和帮助运动员摆脱内外不良刺激,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达到调节其因紧张、训练疲劳等情况导致的神经紊乱状态的目的。意识放松动作可以先从身体由上到下进行,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通过放松肌肉,缓解因肌肉的紧张导致的兴奋刺激,从而平衡和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提升其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生理恢复和心理恢复这两种手段都应该在训练后配合使用。

2.3 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

图1 运动员正在学习科目与自己需要完善提高的科目对比

从图1可知有近17%的运动员所在的运动队开设了沙滩排球专项理论科目,有近61%的运动员觉得自己在沙滩排球专项理论知识需要完善提高,两者对比有明显差异,所以运动队应加强对运动员相关知识的传授,运动员对沙滩排球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队员对相关技战术的理解,再结合自己实战经验对增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技能有深远意义。

随着各国沙滩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队的实力不断缩小,现在的竞赛,不仅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方面的较量,更是心理能力的较量。在竞赛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就对参赛队员的心理素质有了更大的挑战。有些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很高,到比赛时,特别是进入比赛的焦灼状态,往往会丢失关键球、关键分,这是因为心理素质差的原因,打不出理想的运动成绩。根据对各运动队的调查发现:我国沙滩排球动队还未吸收专门的心理教练,只是教练员依照自己以前的参赛经历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培训充当心理教练角色。在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到30%的运动员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课程,而将近有 60%的运动员希望自己在心理学方面提高自己,两者对比得知,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应该及时重视与关注运动员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渴求,心理教练的缺失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是种缺憾。运动队应该对运动员定期的请一些高校的专家教授对运动员进行就业指导,这样也能减少相关体育部门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压力,加强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有利于运动员适应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

2.4 运动员运动经历及学历状况

从表7中不难看出这次调查的结果,50.72%的运动员有过室内排球运动经历,49.28%没有过室内排球运动经历。吴平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我国沙排运动员中有六人制排球运动经历的占68.1%。两者对比我们清晰地发现我国沙滩排球在运动员来源正逐渐摆脱室内排球的影子,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沙滩排球在我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过发展速度较慢,中国沙滩排球运动要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首先必须要在运动员选材上下功夫。

表7 运动员室内排球运动经历情况(N=69)

本研究对有室内排球运动经历的35名运动员做更深一步的调查,如表8。

表8 室内排球训练时间(N=35)

从表 8中可见室内排球运动员转到沙滩排球在从业的1-6年内呈一个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经过访问专家得知:在前两年呈一个上升趋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对室内排球兴趣逐渐减弱,感觉沙滩排球更适合自己,二、教练感觉运动员成功几率很渺茫,会推荐其到沙滩排球项目。后四年呈一个下降趋势,但是还有一部分转入沙滩排球项目,是因为一、室内排球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增大,想打出好的比赛成绩比较困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学了这么长时间的排球又不甘心,二、伤病的困扰,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竞争。沙滩排球处于刚发展阶段,前途美好,竞争压力相对室内排球来说要小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很容易打出比赛成绩。

从表9中可以看出有过室内排球经历的35名运动员中,只有 1名运动员达到了室内排球健将级别;11名运动员达到室内排球一级运动水平;14名运动员达到室内排球二级运动水平;1名运动员是三级;8名运动员是没有运动级别的。教练员要认真分析室内排球运动与沙滩排球运动在技术、战术、比赛及对运动员要求的差异,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让具有高超室内排球水平的运动员完成技术迁移,投身到沙滩排球运动事业中来。

表9 有室内排球运动经历运动员级别(N=35)

建国初期,我国体育百废俱兴,想在短时间里展现一个体育大国的风采,于是效仿了苏联的举国体制政策。但是,举国体制有其自身的缺陷,教练员单方面注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从而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当时我国运动员的学历低,文化程度浅,让国民误以为从事体育的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表10 运动员学历状况(N=69)

从表10中可见,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中14人只有高中学历,有6名运动员有中专学历,有10人有大专学历,具有本科学历的有39名运动员。调查数据说明我国运动员的学历正趋于合理,具有本科学历的运动员占了多数。

2.5 运动员选拔方式

为了打出更好的比赛成绩,沙滩排球教练员针对项目的特点,并凭借自己多年的一线训练经验,选拔一些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比较适合沙滩排球的队员参加训练,提高其相关的各项素质。

图2 运动员选拔方式情况

从图2中可知,通过教练员的选拔方式入队从事沙滩排球运动的运动员占调查总数的 85.51%,这种选材方式成功几率比较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打出较好的比赛成绩。但是,这类运动员训练中能动性比较差,需要教练员的不断鼓励、引导。通过自我推荐的方式从事沙滩排球的运动员占调查总数的5.8%,这部分人大多因为自己比较喜爱沙滩排球运动,所以在平时能够比较积极地训练,训练的效率也高,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占总调查总数的7.25%的运动员是通过球队推荐打沙滩排球排球的,这些运动员大多是由于某些原因被教练员从室内排球推荐到沙滩排球项目,它们具有一定的排球基础,沙滩排球教练员稍加指导就可以参加沙滩排球比赛,但是由于沙滩排球项目特点及比赛环境的不同,队员也需要时日去适应与调整。

2.6 运动员的训练补助发放及奖惩状况

表11 运动员每月训练补助情况

调查显示,受调查的69位运动员中有22人训练补助仅一千元/月及以下,有27人的训练补助为1001-2000元/月,8名运动员的补助为2001-3000元/月,一个月能得到3001元及以上的运动员只有12个。在访谈多名教练员后得知比赛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中最高能拿到5000左右的奖金,在大满贯赛中能拿到上万元的奖金,而国外运动员在每站巡回比赛中可以拿到上万美金的奖励,最高的大满贯赛有十几万美金的奖金,这也跟沙滩排球在我国的发展程度是分不开的,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经费的主要来源体育政府部门,经费来源途径单一,而国外沙滩排球已经走到群众的生活中去了,经费的来源是各行各业的赞助商,所以我国应该加大沙滩排球的市场运作,让沙滩排球走到群众中去,不愁比赛没有企业的赞助。

建立比赛奖励机制能够提升队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如果激励方法与力度得当,队员能够获得心理满足,情绪上就会显现出兴奋感,行为上就会表现的比较积极,而且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本文在对教练员及队员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我国沙滩排球运动队里,当队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表现较好,取得优异成绩时,运动队里没有相应的奖励,这样很不利于运动员的发展,主办组委会只会对比赛中成绩好的前几名运动员发放奖金,而对一些进步比较大但没有名次的运动员没有任何的奖励措施,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运动员的积极性,本研究建议主办方或运动员所在运动队对其进行一些奖励,以示对其努力的肯定,使其努力的行为得到“正强化”。这样无疑将增强队员的信心及训练热情。运动队对队员训练生活制定相关制度,约束队员,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调查中发现,运动队对运动员违反规定的行为通常采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罚款,二、体能惩罚;这两种方法教练员屡试不爽,效果甚佳,例如海南队在无故缺勤,寝室卫生检查不合格等情况下处以一百元左右的罚款;在日常训练中对训练迟到、训练状态不佳、训练效果没有达到教练的要求等情况运动员会受到体能惩罚,例如跑圈,深蹲跳等,在体能惩罚的过程也是运动员反思的过程,“我不是在体罚我的运动员”一位教练员说。

2.7 运动队关于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状况

退役队员的就业安置,既关乎队员的个人前途,同时又与国家竞技体育的前景及兴衰相关。如果专业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这个难题长期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的话,必然会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绊脚石,必将会严重阻碍国家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沙滩排球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表12 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满意度(N=69)

在对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满意度调查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觉得情况“一般”的有35人;有17位运动员对该运动队就业安置比较满意,有4位运动员对该运动队就业安置不太满意,有10位队员对该运动队就业安置非常不满意,就业安置问题是运动员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关系到退役后个人的生存保障,如果运动员这一问题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免去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专心训练、比赛、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我国沙滩排球事业将会繁荣不息。通过调查得知,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就业安置单位面比较窄,多数运动员安置在体育机关单位和各级体校,还有很少一部分安置在学校和体育服务业,调查中有些省市运动队没有单位安置退役的沙滩排球运动员,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形势不太乐观,应该引起相关部门警示,努力拓宽就业途径。首先,我国运动队应该加大与地方企业、当地高校交流合作,了解企业需要人才的方向,当地体育部门推荐退役运动员到高校进修学习企业需要的专业,然后到企业中就业,以便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另外对一些有较丰富运动经验的运动员可以留队培养,补充运动队教练员团队,防止沙滩排球人才的流失。

表13 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单位分布(N=69)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我国沙滩排球男女运动员平均年龄普遍小于世界名将7-9岁,身高体重的克托莱指数无明显差异,运动员每周训练5-6天,每天训练6小时左右,训练恢复手段单一,且多采用物理放松法,忽视了心理及营养手段的运用。

3.1.2 运动员选拔方式单一,主要依靠教练选拔,缺少其他途径选拔及推荐方式。运动员训练补助较少,训练比赛奖惩制度不完善。

3.1.3 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有待改善,各学科课时分配与运动员需求相矛盾,特别是心理学方面学需矛盾较大;运动员就业安置单位面比较窄,主要是体育机关单位和各级体校。

3.2 建议

3.2.1 采用物理、心理、营养三位一体的身体与心理恢复相结合手段,让运动员在训练后得到充分的放松,预防运动损伤;积极开发市场,引入社会资金赞助冠名运动队和沙排赛事,提高运动员福利待遇;完善训练比赛奖惩制度。

3.2.2 充分考虑运动员文化学习需求,适当调整学习科目的学时分配,满足运动员对相关知识的学习需求;可让部分运动员参与制定训练计划及文化课程设置,提高计划的有效性,针对性。

3.2.3 积极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鼓励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研读本硕学历,提升运动员就业能力。

[1] 刘士儒.新疆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分析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2] 刘静霞.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身高组合与比赛效果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6(6):115-117.

[3] 王振霞.我国竞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1.

[4] 苏国庆.目前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主要来源对其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2):121-122+128.

[5] 崔秀云,苏国庆.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4):57-58.

[6] 缪本海,李建军,何健,等.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2(1): 50-52.

猜你喜欢
沙滩排球运动队教练员
沙滩排球:阳光少年,驰骋“沙场”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辽宁省大连市市民沙滩排球开展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究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高职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