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求仁、知礼:跟从孔子学师德

2018-03-27 08:40刘增光张丽
中国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好学孟子论语

刘增光 张丽

近年来,师德失范引起国人热议,随便一件小事,如某某教师体罚学生、某某幼儿园虐待学生等,都会引来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难怪人们会对师德失范表示热切关注,为人父母者,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家孩子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或者身心受到欺辱。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可谓自古已然。《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韩愈《师说》一文中对不尊师重学者进行严厉批评。但明末时的思想家黄宗羲则作《续师说》,转而对“师”本身做出要求。也就是说,师道之不兴,世人之不尊师,为师者本身也应反省自己。他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论语》记载了孔子弟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依此,黄宗羲所言道之闻否、业之精否、惑之能解否,正是為师者当每日三省其身的内容。中国文化中师道的开创者是孔子,本文将主要根据《论语》来探讨其中的师德内涵及其对于当下的启示意义。

好学

《论语》首篇就是《学而》,其第一章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以好学著称的颜回,孔子评价他是“吾见其进,未见其止”(《论语·子罕》)。重要的是,孔子说自己本身就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有如丘之好学也”。最为人所熟知的夫子自道,则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孔子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活到老学到老,直到晚年仍然学习和删定六经,韦编三绝。他曾经把人分为四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勉学、困而不学。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圣人,不需要学习,但是在这个世上有谁是天生的圣人呢?可以说,我们所有人都属于其他三类。如果有谁说自己天生聪颖,不需学习,只会被人讥笑为狂妄无知。

孔子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但是我们读《论语》却发现,孔子从来不自诩自己是圣人或者无所不知的人,仅仅说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这样说来,大概今天的人会感觉奇怪,原来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并不以师自称,反而是以好学自称。在孔子看来,这其实是做教师的本分。学生是人,老师也是人,是人就有不足和缺陷,不是全知全能的,既然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以弥补不足,教师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更需要为师者做到“学而不厌”“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教师如果不能在知识上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不过,传统中国所说的“学”并不仅仅是知识性学习。与此相应,所说的“师”,也并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师。学、师,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德性层面上来说。用朱熹、王阳明的话讲,就是区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前者对应知识性学习,后者对应德性。古人反感专重知识的科举之学,因为科举之学重在背诵而不究其内在精神德性,这就是闻见之学,又被称为“口耳之学”或“记问之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逞口耳之辨的学问。

相反,古人强调“入乎耳,存乎心”的“身心之学”,真正的学是身心合一,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重。后来,王阳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道出“知行合一”的名言。所以,今天我们强调“为人师表”,“表”就是“仪表”“典范”之义,教师的一言一行要能够为学生所效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比学生多。如果仅从多少来定义是不是教师,那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知识水平也可能超过教师,但道德修为却与时间不成正比。因此,“日新”不仅是指日增新知,更重要的是日新其德。换言之,好学的本质是好德,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以及对教师的管理上,都应重视这一点。

求仁

谈及道德,我们自然要回到孔子的仁爱思想,儒家之学就是求仁之学。孔子说:“仁者,爱人。”在此,我们必须对“爱”字表示十二分地重视。爱,不仅仅是仁者之德,而且是每个人应具有的道德,教师则更应具备。正如孟子说:“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人就是具有仁德的人,人与仁德合而为一就是人道。作为人,如果不走人走的道,那就不是人了。但是人群中对教师的要求则更高,这是因为教师是引导很多人走人道的那个人。我们不妨看看北宋思想家周敦颐的著名论述:“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作为汇集天下之善的化身的“师”,关乎社会的兴衰,其地位毋庸置疑。

如何培养仁爱之德?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他举出的例子就是当一个人见到小孩子将掉进井里时所生发的不忍其受伤的道德情感。孟子又说,仁爱包含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面,从家庭内做起,由近及远,直至“天地万物一体”。简言之,这种恻隐之心或不忍之心,首先是从家庭内的爱亲人生发的,而扩充至极则可以延伸至邻里、国人乃至天地万物。但是,这一恻隐之心也有可能变得迟钝,甚至冷漠。因此,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保养好恻隐之心,使其不生锈、迟钝,至为关键。这其实就意味着教师要让学生的心灵“敏感”,让心灵对外界事物不麻木不仁,所谓“感同身受”。

生活于世间,是在实践人与人打交道的感应之理。而此敏感,即是要使学生对人、对大自然、对世界有一种灵性的“情绪感受”。现代新儒家熊十力先生曾说,“感受大者为大人,感受小者为小人”。孔子正是对人世间的疾苦有着仁爱天下的感受。比如,一个孩子对路旁的树木随意折断,家长或教师应告诫他:树木也是有生命的,不应随意摧残,以此培养孩子对树木的感受。相反,若孩子从小就随意摧残树木,长大之后变本加厉,难免不会殴打他人。心灵的感受是要培养的。一个好的社会应当是人与人之间感同身受、相互感通的社会。这才是一个富有生机的社会。若孩子的童心从小就被摧折沉埋,那就摧折了孩子的生机,也就摧折了整个社会的生机。一言以蔽之,成就好的社会,成就好的人生,当从培育童心开始。师为天下善,其缘由正在于此。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此意义上说,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去爱父母、同学、他人乃至一草一木。教师首先应具备仁爱之心。

知礼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中国文明是礼乐文明。唐代的孔颖达说:“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故礼乐文明就是华夏文明。我们常常说中国是大国,此“大”的实质就是礼仪之大。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承可以说主要体现在礼乐文明的传承。处在以先知觉后知地位上的“教师”,正担负着将礼乐文明从上一代传播至下一代的责任。教育强则国强,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才有文化自信。韩愈曾哀叹当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不学无术,没有文化的認同感。到了明清鼎革之变,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也感叹当时世道的衰落,提出救国救民的八个字“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这句话正是脱胎于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一语。约者,约束也。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所以,人有礼便不会无耻。在孔子看来,人修养德行的最切实方法就是依礼而行,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儒家主张君子以礼存心、以礼修身,身心合一于礼。

我们知道的最早庭训就出自孔子,其中包含礼教的内容,后世的家礼、家训其实都源于此。有一次,孔子儿子孔鲤从庭院经过,孔子问他今天是不是学习《诗》了,“不学诗,无以言”;又问他是否学习了礼,“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这就是最早的庭训。孔子教导弟子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一“四勿”教诲,在后世流传广泛,深深地塑造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文化品格。

具体来说,礼有两种解释:一是“礼者,履也”,履就是践履,孔子日常教导弟子的重要内容就是“诗、书、执礼”。执礼就是践行礼,礼与诗、书的不同在于礼需要践履,不能停留在口说上。所以,荀子说:“学至于行而止矣”,学是“始于诵经,终于读礼”(《荀子·劝学》)。二是“礼者,体也”。这直接指出礼与人的身体紧密相关,人的一言一行都应符合礼。事实上,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前六思与人的身体紧密相关。

《孝经》中说:“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据此可见,中国传统教育极重身教—修身之教。我们常常说身教言传,正是这个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身教准确地说是身心之教,因为身心交关。若一个人内心不敬,他的行为就不可能符合礼。孔子把这样的人称为“肆无忌惮”的小人,孟子则批评这样的人是“无耻之耻,无耻矣”。当前社会对师德失范的不满,就像孟子、顾炎武所斥责的无耻一样。教师应当谨守孔子“约之以礼”的教诲,深切认识到自身一言一行会引发的示范效应,以《大学》中所说的“君子慎独”为标准,不能侮辱“师”的名号。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师道尊严虽然与教师本身的师德有直接关系,但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学校制度是影响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学校管理中应当本着人性化原则对待教师,不能以行政化、命令式的方法管理教师。《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孟子亦言:“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孟子·公孙丑下》即是说,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对有德之师是不能以臣子来对待的,这有辱师道尊严。孔子为历朝帝王将相所尊尚,其因即在于此。师是天下善,尊师就意味着尊重善,尊重美德,否则就是辱师贼善。“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传统师道师德的内容必将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在未来的教育建设、文化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好学孟子论语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磨刀不误砍柴工
担心等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