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

2018-03-31 19:11张丽娟
关键词:理论体系法学马克思主义

张丽娟

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开始进行法制道路探索活动,经过较长时间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该项法学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法制社会建设,对人民法治意识淡薄现象起到了缓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与法律保障等方面,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从而推动中国法治社会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内容分析与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内容分析

1.历史基础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实践探索,只有将实践探索与理论思想充分结合,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我国在进行特色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花费了较长时间对其进行探索,经过长时间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体系,现阶段的法学理论体系作为我国主要法治建设的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除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方式之外,国外法学理论建立的优秀经验,对我国法制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国家国情与实际发展状况,从而进行理论探索,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学理论。

2.性质与方法分析。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发现法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重要内容:一方面是我国法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法学理论体系特征主要是指我国发展历史中存在的法学理论体系中不包括的部分,也就是指现阶段的法学理论体系中具备的全新元素;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全球法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法学理论体系建立对其的影响与存在价值。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也对方法论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法学理论体系在完善过程中需要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发展,并且对发展原则也进行了详细标注。我国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主要借鉴了先进国家发展经验,并结合实际国情,从而研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法学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国家建立与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完善法学理论体系时,也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详细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法学体系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详细研究与讨论。第二个方面需要对我国的邓小平理论思想进行研究,我国相关理论与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并发展的。第三个方面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中国实情。对这三个方面理论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是为我国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动其完善、发展。

2.中国法学理论体系研究。通过对我国法学理论建设研究,发现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研究是法学界法治建设的主体,因而对现实理论进行研究,就能够解决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理论问题,由此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法治问题讨论,从而实现利用正确的理论思想对法治建设进行指导,对促进法学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问题及目标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法学理论体系进行充分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法学理论体系建立与完善。如何做到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发扬,我国历史中也有较多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且对我国法学建立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就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对其借鉴与发扬,从而促进我国法学体系更好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在建立法学理论体系时,需要将我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的特征进行融合,才能保证法学理论体系适合我国社会需求。在建立法学理论体系时,只有充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才能够保证建立起的法学理论体系有效的推动法制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目标分析

1.在建立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时,首先需要展现我国特色,其次还需要与我国法学发展历史相结合,最后还需要充分结合现阶段的国家与社会发展。除此之外,法学理论体系还需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相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只有从多方面考量,才能够保障法学理论体系建立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

2.在对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时,除了应从法学层面上对法学理论体系的样式进行研究与论述,还需要结合我国各个法学部门的看法,对法学体系的微观架构进行总结与论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法学理论体系结构与逻辑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这是建立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推动社会法制建设的基础。

3.研究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时,需要对实践过程进行思想总结与理论概括。理论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实践工作开展,因此理论体系是实践工作开展的基础。我国现阶段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同时也希望法学理论体系建设能够提高人们法制思想,因此应大力开展法制理论研究。虽然研究过程较为广泛,但研究过的内容不够深入,存在一定漏洞,一部分领域并未涉及。面对这种现象,国家必须要采取一定措施,在进行法学理论体系建设时首先需要对法学实践思想进行分析与论述。其次,对法学理论也要有着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法学思想与实践充分结合,改善研究不到位现象。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等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是实现中国法学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法学理论体系能否建立与发展,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制社会建设,因此在建立法学体系时,应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理论等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在法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到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指导下,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发展。因此在完善法学理论体系时需要利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推动理论体系更好发展。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并将其作为法学理论体系完善与发展的指导方法。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我国法学体系建立的过程进行回顾,可以发现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发展,都与实事求是思想有关。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方法,才能够促进法学理论体系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主要是要求相关学者在进行法学理论研究过程中,需要做到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进行法学理论研究。同时还需要利用全新的观点与思想,结合实际,丰富其理论知识。只有相关研究者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并且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对法学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才能够有效推动国家法制建设与发展,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完善法学理论建设时,需要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并结合一定理论基础对其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方法是推动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理论指导思想的支持,还需要拥有一定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尽管现阶段我国法学理论体系建立已经小有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为实现国家更好发展,就需要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打破发展界限,对中国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现阶段具体国情,实现国家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法学理论体系建立并不完善,甚至存在人民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完善法制社会建设,提高人民法制意识。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时,需要坚持先进思想,并将其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保证法学理论体系具有一定中国特色,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将一定理论与中国发展现状相结合,共同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1]丁 石.以苏为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跳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J].学术探索,2017(2).

[2]胡 东.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学术交流,2016(7).

[3]张永光,谭桂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进展——解读十八大报告相关精神[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法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法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