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2018-04-03 08:11
关键词:伏尔加河大段船夫

周 双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伏尔加船夫曲》这首音乐是从古老的伏尔加河纤夫中流传出来的劳动号子。这首音乐是在18世纪60年代被一名“强力集团”中成员巴拉基列夫记录下来的,之后在18世纪70年代有凯涅曼有名的钢琴家添加的钢琴伴奏。《伏尔加船夫曲》创作于沙皇统治时期,在该时期人民长期遭受痛苦,这首曲子也蕴含了一些忧伤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的反抗精神。

一、《伏尔加船夫曲》创作背景概述

《伏尔加船夫曲》这首音乐描述了劳动人民在伏尔加河上沉重的劳动场景,体现了人们抑郁且反抗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俄罗斯人民英勇、乐观、深沉、强悍的精神。对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来说,就像中国的黄河一样,像一个“母亲”一样哺育着自己的儿女。伏尔加河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更迭,滋润着沿岸绵延的、肥沃的土地,它位于俄罗斯中北部地区,同时也是河流文化的发源地,它养育着几千万俄罗斯人民,是俄罗斯最富有的地区。伏尔加河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内陆河最大的河流,它的发源地在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湖沼间,长度是3690公里,流域面积达到138万平方公里,流向里海,在东欧平原中占地面积达到1/3。伏尔加河在欧洲属于第一长河,源头发源海拔是228m,河口海拔比海平面低28m,属于比较典型的内陆河。从源头尔热夫位置算起,向下3000多公里处均属于河段内,两者落差是190m,造成河水流速边缓,浅滩、沙洲增多。在沙俄时期,伏尔加河还处于比较自然的状态,河水的深度在1.6~25m范围内,很不利于河道通航,但是因为伏尔加河属于重要的交通要道,在河道内经常会出现大吨位的货船,所以,在当时会有很多劳动人民聚集在伏尔加河处,人们都是靠船拉纤而生。就是这种生活环境下,纤夫们创作了充满强悍、忧伤的劳动号子,之后经过作曲家的提炼,创作了这首坚定有力、从容不迫的《伏尔加船夫曲》,在长期的流传中得到继承,同时这首音乐也是俄罗斯人民经久不衰的经典乐曲。

二、《伏尔加船夫曲》音乐结构特点分析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可以将它的曲式结构分成三段结构,该乐曲可以表现劳动人民比较淳朴的呼声,属于比较随意的小调。整个乐曲是从弱逐渐变强,之后有变弱,具有鲜明的音乐层次感,给人一种船夫拉纤的过程,从远处逐渐远去的画面。整个曲子都是4 4拍的节奏,音乐速度比较慢,但是非常有力。

(一)《伏尔加船夫曲》第一大段分析

在整个曲子中第一小节属于前奏是一个引子的存在,音乐曲风比较婉转且悠长,给人们一种纤夫们在劳动的情景。从第二小节开始,音乐开始体现第一段的主题场景,同时在整个曲目中这种步伐特征音乐一直贯穿到最后,这也是该音乐最基础的材料。

这种音乐风格与船夫的劳动号子比较相似,具有很强的号召性,音乐风格沉着稳健,同时也能体现出船夫拉纤时统一性的动作,让人有一种亲身感受到船夫拉纤绳的沉重感,将人带入船夫慢慢从远处走来的场景。这个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反复出现,表现力度比较大,能够给人们一种从远及近的听觉效果,同时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在之后的下行级旋律中是比较舒缓节奏,可以说是船夫内心的独白。这段音乐表达与第一个动机产生了显著反差,充分表现了船夫对“母亲河”爱意。之后音乐开始有进一步发展,音乐旋律与第一个主题动机相似,首先传递的是一小段的高潮,其中表现高音的d小字在二组上连续保持了10拍,力度比较强烈。在低音的钢琴演奏中,交叉出现了乐曲中第一动机主题,具有非常强烈的音乐情绪;这段能够充分的表现船夫们高声呼喊劳动号子的场景;同时因为钢琴伴奏节奏连续了船夫拉纤的场景。这时听众可以感觉到船夫们拉纤的距离越来越近,有一种马上要从自己眼前经过一样。

(二)《伏尔加船夫曲》第二大段分析

在第一大段下行补充乐句后,音乐开始走向第二大段。这段音乐结构和主题都与第一大段有很大的不同,在音乐中体现的感觉和力度也增加了一个层次。这一点可以从乐谱标记上可以发现,在抒情部分会出现第二个音乐形象,其中钢琴伴奏也有所改变,在强拍上柱式和弦表现力度比较显著,而左手低声处增加了八分音符,构成了伴奏为主的音型,以此来表达纤夫们激动的心情。在音乐的33小节中,又一次出现高潮音乐,但是一第一段长音演唱存在不同,这些高音主要是在二组小字上表现,有两个小节八拍时值很巧妙的体现了呼吸的节奏感,就像船夫们一遍拉纤绳一遍喘着粗气,彼此喊着加油这样的场景。这个节奏凸显除了强烈的号召性,让人们情不自禁的给船夫们加油,将人们带入了与船夫一起拉纤绳的场景。

(三)《伏尔加船夫曲》第三大段分析

在整个乐曲的38小节中,也出现了表现第一主题的动机,使音乐逐渐进入第三大段,该段具有重复前两段的特点,但是音乐节奏和情感有上一层,将整个音乐带入了高潮。Ff标志再次出现,这时在钢琴演奏中表示低音区在出现三连音时,与前八后十六音符时出现的情况。

在整个音乐中充分体现了织体流动的情况,就像河水滚滚向前的感觉,充分表现了伏尔加河的气势磅礴,同时也表达了船夫们劳动的拼搏和艰险。在音乐49小节中的两拍之后,表示长音的二组小字再次出现,第一次与第二次的节奏型比较相似,而在后两拍第49小节、50节处前两拍使用连音线构成四拍,使这两个小节出现位置重复错位情况,从而表达出一种紧张感,之后逐渐增加力度,直到ff程度,这种呐喊的音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个音乐在最后的高潮中,其音乐力度逐渐下降,在第54小节处再次出现音乐动机主题,而音乐的声音逐渐变弱,这段表达节奏和前面的声嘶力竭具有很大的反差,让人们突然陷入沉思的感觉。该音乐主题动机不断重复,从p力度逐渐变成pp,之后有两次重复主题动机,力度逐渐变弱,直到最后的pppp,整个乐曲中小字二组逐渐变弱直到结束。给人一种船夫拉着船逐渐远去的场景,直到在暮色天边消失。

三、女中音演唱处理分析

《伏尔加船夫曲》整体的音乐表现力度比较强,整个音乐力度逐渐增强直到ff,最弱的表现在pppp处,几乎是人们听不到的程度。还有就是情感的起伏跌宕比较大,给实际演奏带来难度。在实际演奏这曲子时,需要熟悉该作品的歌词、乐谱等,掌握整个曲子的感情变化,以及节奏力度,准确表达歌词的发音。只要充分了解该曲目的内涵,才能更好的阐述该音乐作品,从而更好的演绎。

(一)掌握音乐力度条件

在实际演唱《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子时,要严格根据音乐表现的不同力度条件,表达该音乐的情感变化,同时控制好音乐声音质量。比如:在音乐开始时,需要使用极弱的音量表达坚定有力度的情绪,这时需要利用小腹进行演唱,同时借助横膈膜弹性来表达弱音,这样也能展现声音的质量。如果声音能量不饱满,就会有种发虚情况,就是船夫拉纤时在岸边打盹一样。在整个音乐作品中感情表达非常重要,《伏尔加船夫曲》这个曲目需要充分掌握音乐旋律的音准、节奏、朴实等情况,才能更好的掌握情感,通过情感带动声音,从而提高音乐感染力。

(二)音乐高潮情绪和声音力度的掌握

《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子高音环节属于难点。从17小节后两拍到19小节部分,出现d小字二组有10拍,这个高音是属于男低音换声处,实际延长难度比较大,而且时值比较长,对演唱者的气息要求较高。而对于女中音来讲,这个音域恰好符合女中音的音色,使其更有利于发挥胸腔共鸣。由于音乐力度不断增强,同时这也是表达情感的关键处。所以,演唱者的气息使整首作品推向高潮,要流动通畅,以便为之后的下行旋律做准备。在第33小节上,会出现高音,但是这个高音与之前不同,有所变化,而且节奏号召力有所增强,演唱者需要具有一定舞台表现力以及声音的孤力,使其进一步提升音乐的感染力。在49小节高音中,经过大段的演唱后,恰好是整个音乐的高潮位置,前面高音都是使用重音进行表示,这里使用的ff记号进行标记,说明这里不管是音量上,还是情感上表现力都比较强。对于这种民间素材,更需要演唱者带有强烈的情感,才能更加丰富的表达这首作品。

四、结语

目前关于《伏尔加船夫曲》的演唱,比较典型的就是俄国演唱家夏里亚宾,他的演唱可以说是将俄罗斯民族哪种坚强、浑厚、深沉的民族精神展现出来了。特别是在第49小节位置,能够充分体现声嘶力竭的感情表达能力,而且在音乐音色中表达出了能够洪亮、圆润。总之,在实际演唱这首曲子时,要抓住歌曲的情感,音乐表现力等。

[参 考 文 献]

[1] 张婉祺.歌剧〈红珊瑚〉的戏曲化音乐风格及演唱处理——以“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齐鲁艺苑,2017(2).

[2] 徐频频.印青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与演唱技巧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自科版),2016(3).

[3] 彭雪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和演唱技巧研究——〈摇篮曲〉与〈听听云雀〉[J].北方音乐,2016(9).

[4]李豫虔,李恒.〈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王紫云.浅析歌剧〈魔笛〉中咏叹调〈啊,我感到〉的音乐风格与情绪处理[D].山西大学,2016.

[5] Kidd D G,Tison J,Chaudhary N K,et al.The in⁃fluence of roadway situation,other contextual fac⁃tors,and drive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revalence of driver secondary behavior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Behaviour,2016(6).

[6] 王国红.浅析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和技巧——以咏叹调〈在这神圣的殿堂里〉为例[J].北方音乐,2016(3).

[7] 李小莹.浅谈〈哈巴涅拉舞曲〉咏叹调中的音乐特色及演唱分析[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2).

[8] 王佳.莫扎特歌剧选段〈多么可怕的罪孽〉的艺术特色与演唱技巧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6.

[9] 李贝贝.浅析歌剧〈运河谣〉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以〈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黄河之声,2016(11).

猜你喜欢
伏尔加河大段船夫
船夫和风
你是我模糊的地名
天还不晚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多模态话语分析
墓地上的雏菊
伏尔加河畔的聚会——记喀山的第20届IAO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
元上都遗址
船夫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