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经验和体会

2018-04-14 01:15刘文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交藤心脾酸枣仁

刘文毅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中医科,甘肃 白银 730913)

顽固性失眠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认为,顽固性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其病机主要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1]。该病可分为虚实二证,其中实证的病机多为肝郁气滞、痰火内扰,而虚证的病机多为心肝血虚、心脾两虚[2]。中医主张采用补虚泻实、虚实兼顾、调整脏腑气血的原则,并配以安神定志之药治疗该病。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对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经验和体会。

1 病例举隅

1.1 肝郁气滞型顽固性失眠

患者赵某,男,38岁,工厂职工。其主症为:失眠七年余,每晚仅能睡三、四个小时。且伴有心情沉郁、入睡困难、两肋胀满、头晕耳鸣、忧愁善惊、急燥易怒等症状。对其进行查体的结果是:舌尖红,齿痕舌,舌苔白,两关脉弦。此乃肝郁气滞、久而化火之证,可采用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加味逍遥散的组方为:当归9 g,白芍9 g,柴胡9 g,茯苓15 g,白术12 g,薄荷5 g,丹参20 g,合欢皮15 g,远志6 g,茯神15 g,龙骨18 g,炙甘草6 g。让该患者试服3剂,以探药效。二诊时其自诉两肋胀满明显减轻,且心情转舒。让其继续服用10剂。三诊时其自诉抑郁、急燥、易怒等症状明显减轻,但尚存在轻微的两肋胀满、耳鸣等症状。让其继续服用10余剂,其上述诸证全部消失。

按:肝郁气滞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病机多为情志不遂,郁怒不畅,使肝失调达,气失疏泄,进而伤及心脾,使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引发不寐。《普济本事方》中说:“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中医主张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安神之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逍遥散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于逍遥散中再加入丹参、合欢皮,可除烦、解郁、安神;加入远志、茯神,可化痰、开窍、宁神;加入龙骨,可镇惊安神。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顽固性失眠,既补肝体,又助肝用,肝脾并治,气血兼顾,从而可使肝气得疏,肝郁得解,肝血得复,脾气得健,心神得养。

1.2 痰火内扰型顽固性失眠

患者杜某某,女,49岁,农民。其主症为:失眠一年有余。且伴有头重如裹、胸闷、脘腹胀满、多痰、纳呆呕恶、心烦口苦、浑身沉重、困倦、头晕目眩、气短等症状。对其进行查体的结果是:舌质胖,舌苔黄腻,脉沉细。此乃痰热上扰之证,可采用加味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的组方为:茯苓18 g,制半夏15 g,陈皮10 g,竹茹10 g,枳实10 g,黄芩10 g,五味子10 g,胆南星10 g,黄连6 g,炒酸枣仁30 g,石菖蒲10 g,远志6 g,夜交藤20 g,炙甘草6 g。让该患者连服6剂。二诊时其自诉失眠症状明显好转,夜晚可睡4~5 h,且头重、困倦、胸闷、脘腹胀、浑身沉重、多痰等症状明显减轻,其舌质正常,舌苔薄白,脉低沉。该患者在服用20余剂加味黄连温胆汤后,病情痊愈。

按:痰火内扰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病机多为饮食不节,使肠胃受损,宿食停滞,酿为痰热,痰热上扰,致使胃气不和,夜不得寐。《张氏医通·不得卧》中说:“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中医主张采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黄连温胆汤具有清热化痰、和胃降逆之功。于方中再加入石菖蒲、远志,可化痰、开窍、宁神;加入炒酸枣仁、夜交藤,可养心安神;加入炙甘草,可益脾和胃。诸药合用,可使痰热得清,阳平阴秘,阳入于阴,诸症得解。

1.3 心肝血虚型顽固性失眠

患者刘某,男,55岁,商人。其主症为:虚烦失眠9月余。且伴有心悸不安、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盗汗、小便赤黄等症状。其在服用右佐匹克隆片后方可入睡,但在醒后易出现疲乏无力感。对其进行查体的结果是: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弦细。此乃心肝血虚之证,可采用加味酸枣仁汤进行治疗。加味酸枣仁汤的组方为:炒酸枣仁、夜交藤各20 g,川芎、甘草各6 g,茯苓15 g,知母10 g,生龙骨、生牡蛎、龙齿各18 g,黄连5 g,肉桂3 g。让该患者连服4剂。二诊时其自诉心悸不安、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盗汗、小便赤黄等症状明显减轻,且睡眠时间增加,其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数。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对上方进行化裁,再让其连服12剂,其病情痊愈。

按:心肝血虚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病机多为情志不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致使肝阴不足、心血亏虚。肝阴不足则不能藏魂,魂不归肝则不能寐;心血亏虚则不能藏神,神不守舍则夜不能眠[3]。清代张秉成所著的《成方便读》中说:“夫肝藏魂,有相火内寄……内火扰乱,则魂无所归。故凡有夜卧魂梦不安之证,无不皆以治肝为主。”中医主张采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酸枣仁汤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证。于方中再加入生龙骨、生牡蛎、龙齿,可镇静安神;加入夜交藤,可养心安神;加入黄连、肉桂,可交通心肾。诸药合用,可使心肝血旺,阴阳相和,神志安宁。

1.4 心脾两虚型顽固性失眠

患者王某,女,42岁,农民。其主症为:失眠、心悸、健忘。且伴有睡眠不实、多梦易醒、神疲乏力、胃脘胀、纳差、月经量少、经期提前、腰部不适、便溏、面色淡白无华等症状。对其进行查体的结果是:舌质淡,脉沉细。此乃心脾两虚之证,可采用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归脾汤加减的组方为:黄芪、炒酸枣仁各30 g,茯苓、党参、当归、柏子仁各20 g,白术、桂圆肉、炙甘草、五味子各10 g,木香6 g,远志3 g,夜交藤18 g。让该患者连服6剂。二诊时其自诉失眠、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其舌质淡,脉沉细。于上方中加入制半夏10 g、陈皮10 g、桂枝10 g,去除方中的木香,让患者再服用6剂。三诊时其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已能入睡,其食欲明显改善,月经量有所增加。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对上方(二诊时的药方)进行化裁,再让其连服6剂,其病情痊愈。

按:心脾两虚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病机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使心血不足,或因脾胃失和,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致使神志不宁,夜不能寐。《景岳全书·不寐》中说:“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类证治裁·不寐》中也说:“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中医主张采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归脾汤加减方中的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之功效,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效,五味子具有养阴固精之功效,茯苓、炒酸枣仁、桂圆肉具有养心安神之功效,远志具有定志宁心之功效,木香具有理气醒脾之功效,柏子仁、夜交藤具有养心宁神之功效。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安神定志之功。

2 讨论

顽固性失眠的中医证型较多,但以上文中的证型(肝郁气滞型、痰火内扰型、心肝血虚型和心脾两虚型)较为常见。在对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主证、抓病机,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2)失眠之症总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故在泻实(泄除实证)时要顾及脏腑之气血阴阳,以治其本。3)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合理调整用药的剂量。身体弱、病程长的患者,用药量宜小;身体强壮、病程较短的患者,用药量宜大。4)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其疗效。

猜你喜欢
交藤心脾酸枣仁
酸枣仁:失眠嗜睡均可调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运用夜交藤引起腹泻1例的思考
秋燥皮肤痒,夜交藤洗浴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用治疗抑郁症25例疗效观察
治神经衰弱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