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与LBL教学方法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比较

2018-05-14 15:20孙妍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临床实习儿科

孙妍

[摘要] 目的 探讨CBL与LBL教学方法在儿科学热性惊厥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在该科课间实习的2013级大三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未授课前对热性惊厥的内容进行测试,分别进行关于热性惊厥的CBL和LBL教学后进行统一的测试。结果 两组未授课前的测试结果大致相同,而在授课后的平均成绩CBL组比LBL组有明显的提升。结论 CBL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兴趣,并真正感受到CBL教学法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 CBL;LBL;儿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a)-001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BL and LBL in the febrile convul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ethods The junior students in 2013 in our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ents of febrile convulsion were tested before class, and the febrile convulsion was for the united test after the CBL and LBL teaching.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before clas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but the average scores in the CBL group obvious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LBL group after class. Conclusion The CBL teaching method contributes to motivating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the new things, and makes them truly feel the importance of CBL teaching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BL; LBL;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中,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这种方法可全面、系统地讲授医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科知识构架[1]。但是,学生需被动记忆超负荷的学习内容,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性不高,会降低学生对原本枯燥的医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一种教学方法,引起医学本科生对儿科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某一特定领域使用真实的启发式案例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当你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患者联系起来时,学习和记住这个内容要容易得多。该次注意到学生对当前教学方法的反馈,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需要更多的新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和教师基于病例导入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 CBL)作为试点测试他们对CBL的兴趣。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2013级在该科课间实习的本科生56人。

1.2 教育策略与教学方法

1.2.1 病例选择 结合教学大纲选择资料较完整的热性惊厥病例。

1.2.2 授课教师 教师均为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

1.2.3 教学方法 将在儿科课间实习的本科三年级的56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即CBL和LBL组,每组28人,CBL组于授课前1 d将病例与问题资料一次性发给学生,通过2 h的集中讨论完成 CBL教学。LBL组采用2 h的传统说教讲座进行授课。

1.3 教学效果评估

1.3.1 考核 授课前后分别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内容包括:选择题(10分)、简答题(10分)、病史采集(10分)和体格检查(10分),总分40分,时间30 min。

1.3.2 问卷调查 主要围绕 LBL 和 CBL 教学法,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激发、临床思维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及对老师的满意度。每个问题单项得分为 0~100 分,0 分为最不满意,100 分为完全满意,0~100 满意度逐渐增加[2]。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LBL组 28人次,男14人,女14人,年龄(21.02±0.77)岁。CBL组28人次,男12人,女16人,年龄(21.25±0.55)岁。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好的均衡性。

2.2 考核成绩

LBL组和CBL组授课前后测试成绩比较,见表1。

2.3 两种授课方法的情况比较

两组学生对LBL和CBL 教学法关于学习兴趣激发、临床思维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及对老师的满意度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采用的LBL 教学法是常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3],其特点是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顺序逐一讲解为主导,传授信息量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机械式的听课、记录,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问题[4]。这种教学方法以往被称为“填鸭式”教学[5-6],学生们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密切。加上儿科学被形象地称为“哑科”,患儿年纪小不能完整独立地陈述病情,家长配合程度有限或排斥临床实习生,很难提高教学效果[7],所以必须引入新型教學手段。相比之下,CBL 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病例是 CBL教学法的灵魂[8],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在该研究中,学生们对热性惊厥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反映在授课前的测试,两组平均分大致相似,分别是(23.15±2.37)分和(23.61±2.82)分。但两组经过LBL和CBL两种授课方法后,CBL组得到了(33.06±2.23)分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组(29.23±1.87)分的平均分更高。从知识的增长程度看,CBL组平均分数较LBL组增加的更多。两组学生对两种授课方法关于学习兴趣激发、临床思维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及对老师的满意度情况比较看,CBL组明显优于LBL组。综上所述,CBL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临床课间实习无疑是丰富理论知识和培养探究性临床思维最重要的基础阶段。CBL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新事物的兴趣,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并能真正感受到病例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提示在儿科课间实习中实施病例引导式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儿科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提高儿科临床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医务工作者,不断完善教学技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知识。

[参考文献]

[1] 蒋本春,李春欣,郭丽娇.LBL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肝脏功能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92-494.

[2] 刘彦爽,李庆英.PBL教学法在外科学课间见习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6(9):108-109.

[3] 张晓青.浅谈几种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13.

[4] 楊莲芳,朱璐卡,王井和.CBL与P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121-122.

[5] 彭凌湘,李琦,马维红,等.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27-129.

[6] 郭雪,岳岩.问题式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3):77-79.

[7] 蔡泽民.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实践.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1):3014-3015.

[8] Lee BF,Chiu NT,Li CY.Value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a nuclearmedicine clerkship[J].J Am CollRadiol,2013,10(2):135-141.

(收稿日期:2018-01-05)

猜你喜欢
临床实习儿科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角色互动在提高医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效果中的应用体会
护士执业考试辅导对促进临床顶岗实习作用的探究
护生实习中不和谐因素探讨与对策
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促进兽医药理学教学质量
答疑式教学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