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课堂 离生最近 自我建构 伙伴学研

2018-05-14 09:44姜正川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伙伴学会学科

姜正川

当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归结为三个教学之问。一是如何真正实施素养教育,怎样使素养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三是如何卓有成效地减轻教师和学生过重的负担?

近年来,我们以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为研究基地,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归结为:素养课堂,离生最近,自我建构,伙伴学研。

素养课堂

倡导素养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教育特征。在这个时代性的教育大课题研究方面,要有卓有成效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回应当前的教育之问。

在思想上,明确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素养,一直以来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不管将来学生发展到什么程度,决定其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的要素是人的素养。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主任在《核心素养谈论的后续变革:方向与操作问题》一文中指出:研究核心素养的难度其实不难,谈论核心素养也很轻松,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引发后续的变革,如何实践操作。南京市教研室严必友主任在《关注学生生命中的“大石块”》一文中提出:道德,信仰,有理想,责任感,审美情趣,悲悯情怀等,是学生生命中的大石块,如果忽略了这些大石块的放置,他们的人生将失去根基。

在理论上,理清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素养教育的实施,应当理清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将素养教育分为三个方面。

素养教育内容之一:学习素养。学习素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根本。学生学习素养的主要内容有:1.善于自主学习;2.善于听课思考;3.善于研究探索;4.善于交流讨论;5.善于整理笔记; 6.善于总结复习;7.认真、细心、专注、规范、勤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素养教育内容之二:道德素养。道德素养伴随学生终身发展。德育回归生活,德育在生活中,德育在活动中,德育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活育人,活动育人,关系育人。这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中小学道德素养的主要内容如:理想,信仰,审美情趣,社会担当。倾听、沟通、交流、尊重、谦虚、乐观、开朗、合群、豁达大度、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等优良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素养教育内容之三: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学科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各学科首先应该整理出各自的学科素养,以数学学科为例,主要的数学素养内容是,以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为载体,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数感;2.数学语言;3.数学思想方法。这三个方面的数学素养,源于知识,高于知识,内容具体,操作容易,效果明显,是数学素养的重点。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中,以我国课程改革倡导的四基四能为方法和途径,使数学知识的教学,向着数学素养的培养提升。

在实践中,将素养培养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倡导伙伴学习,在伙伴学习的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倾听、沟通、交流、尊重、谦虚、乐观、开朗、合群、豁达大度、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等品德和性格。二是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仰,理想,责任感,审美情趣,悲悯情怀,社会担当等。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涉及到多个方面。在我们的研究探索中,有三个主要的操作方法。

一是重视数感和语感的培养。实践证明:数感好的学生,学习数学比较高效。语文语感好的学生,学习语文比较高效。英语语感好的学生,学习英语比较高效。同理,球感好的学生打球比较好。乐感好的学生音乐比较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数感和语感的培养。

二是尽可能地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向着学科语言和思想方法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科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口中语言流利,脑中思维才能流畅。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读书多遍其义自见,在知识的重要处,在解题的关键思路等地方,反复阅读,直至对答如流,方能理解深刻,方能内化为直觉,语感,数感等学科素养。思想方法是学科素养的最高境界,一般知识的教学,要尽可能上升到思想方法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不在于知识的多和难。而在于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在于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情。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上升为数感语感,学科语言,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学科素养。

三是在传统的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实施素养性的加強学习。教师在认为是教学关键的地方,停下来,组织一个加强学习的活动。如总结提问,再次解读,反复阅读,实践操作,交流讨论,微型检测,做好笔记,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应该要求学生会说,会做,会教等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以此让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研究表明,重要知识的学习,内化是关键,只有内化的知识,才有可能上升为人的素养。而怎样内化?上面的加強性学习是途径和方法。

离生最近与自我建构

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施离生最近的教学,实施自我建构的教学,是两项卓有成效的教学创新。

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侯俊东校长提出:“办离学生最近的学校,上离学生最近的课”。学校实施爱心教育。用心感受学生,用心引导学生,用心改变学生。

离学生最近的教学。就是基于学情,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应当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愈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的效果愈好。

基于学情。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总是在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杜威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基于学情。第二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特点。在本质上,离生最近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特点。例如: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喜欢游戏、故事,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小学生在感觉,知觉,记忆,理解,认知,思维等方面,有时不够深入、细致、全面。所以,需要教师在这些地方要特别关注和引导学生。

伙伴学研有利于学校卓有成效地实施素养教育

伙伴学研,是卓有成效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平台,抓手和途径。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伙伴学研,使知识的学习发生于生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之中。因而使知识的學习具有了社会化属性,这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从实践的角度说,在伙伴学习的生生互动中,可以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可以培养学会倾听、沟通、交流。可以培养虚心、乐观、开朗、合群的性格。可以培养相互尊重、平等待人、诚信友善、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等品德。伙伴学研,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

伙伴学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上升为学科素养

伙伴学研是离学生最近的因材施教资源。学习有问题的学生,遇到一个问题,在第一时间,找伙伴交流讨论,相当于最好的教师就在身边。学习成绩优秀的知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发展自己,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伙伴学研可以卓有成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不同学生的需要问题。教师面对全班的学生,很难做到精细化的因材施教。教师在某些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伙伴学研,在交流讨论中,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教学需要。

伙伴学研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得更远。通过伙伴学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可以进一步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发展。

伙伴学研是一种高层次的体验学习。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留在人的记忆中。更为高层次的学习,是知识的学习,留在人的体验中。知识一旦变为人的体验,不仅难以忘记,而且应用起来更为快速灵活。要让知识变为人的体验,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围绕着这个知识,大家深入地展开伙伴学研。交流讨论,各抒已见,思维碰撞,相互启发。与人常交流,知识心里留。一个知识的理解,一个问题的解答,和同伴交流讨论,容易使学习的结果变为自己的体验。与人常交流,知识变体验。知识变体验,记忆超十年。知识变体验,思维快如电。

伙伴学研使翻转学习成为现实。在我们传统的理念中,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翻转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学和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翻学习,就是学生不学会,而且会教别人,于是会实现深度的学习,于是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于是会使所学的学科知识上升为学科素养。伙伴学习,提供了翻转学习的可能性。一个知识的理解,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一篇作文的构思,自己说出来,会教别人,使自己的伙伴能够听懂和理解。从自己学会到能够教会伙伴的过程,是有效提高自己学习成绩和学习素养的过程。

伙伴学研有利于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

伙伴学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三种力量。学校教育的第一种力量是教师,学校教育的第二种力量是学生,学校教育的第三种力量是伙伴学研。伙伴学研是离学生最近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利用伙伴学习这个学习资源。伙伴学研也是离教师最近的教学资原,实践证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很多工作,可以通过伙伴学研去操作完成。教师这样去做,既可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又可锻炼和发展学生。

(校长杂志社)

猜你喜欢
伙伴学会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我的“好伙伴”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学会分享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