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公德心”关系“大未来”

2018-05-14 10:59李娜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公德心社会公德榜样

李娜

谈到社会公德,映入脑海的往往是社会上大人们各种不文明的举动:随地吐痰、破坏公物、乱扔垃圾等,很难联想到幼儿园里3~6岁的天真可爱的孩子。其实不然,目前幼儿园的孩子们正上演着各种公德心缺失的剧目,身为幼儿教师的我倍感责任重大。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小小公德心”的培养关系幼儿自身的成长,关系社会的发展,关系民族的未来。

一、“小小公德心”现状堪忧

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些令人气愤的镜头:洗漱间水龙头长流水;椅子横七竖八倒地;卫生间里用过的纸团丢在垃圾桶外;选择区角玩具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我感觉到幼儿社会公德心培养的需要。究其原因是家庭环境与时代背景的影响还是幼儿园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无论怎样,“小小公德心”的培养势在必行。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社会公德心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

二、“小小公德心”顾名思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包括言谈举止、公共秩序、责任意识、自尊自爱、爱护环境、尊老爱幼等方面。聚焦幼儿园,“小小公德心”是指幼儿作为一名小公民应该做到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这是对幼儿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长大后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基本要求。

三、“小小公德心”教导有方

对幼儿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属于社会领域学习的内容,《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把社会公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进行随机教育。另外,“成人应该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身教胜于言传,“小小公德心”的培养更需要幼儿身边的成人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一)一日活动随机教育法

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活动中随时抓住教育契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公德意识。

1.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渗透社会公德教育

健康活动中,告诉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一个人良好社会公德的基本表现;语言活动中,通过讲故事、绘本欣赏、谈话活动等形式,向幼儿展示社会公德的有关内容,让幼儿认识到社会公德重要性;美术活动中,确立社会公德的主题,让幼儿绘画身边的公德故事,通过作品展览丰富幼儿对社会公德的认知。

2.生活活动中训练社会公德行为

进餐环节,做到桌面地面干净,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午睡环节,要保持安静,以免打扰他人;入厕环节,要有秩序的排队入厕,节约用纸,侧后冲水,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

3.户外活动中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户外活动前老师要提醒幼儿不要随地吐痰、扔东西、小便,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玩具使用后要放归原处。大型玩具上玩耍时要懂得相互礼让,不要推挤争抢;沙土区玩耍时,不要扬沙,以免伤到其他人;课间操时间,不要大声说笑,认真做操。

4.区域活动中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表演区上演有关社会公德小故事的剧目,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公德心的重要性;美工区,颜料使用后要收拾干净,纸屑放进垃圾桶,不要破坏他人作品;超市区,让幼儿进入缩影版的公共场合,自觉遵守超市购物的社会规则。各区角要有针对性的制定进区规则,如保持安静,爱护玩具图书等材料。

(二)成人榜样示范法

1.家长的模仿带头作用

有句话叫:“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问题在原件!”想要孩子有公德心,首先家长就应该发挥好模范带头的作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言而有信,幼儿自然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带幼儿外出时,家长做到开车不往窗外抛物,过马路不闯红灯,去饭店不大声讲话,旅游时不乱刻乱画,不乱扔垃圾等,幼儿就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学会约束自己言行不影响他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孩子是家庭里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修养都可以在孩子身上展漏无疑,所以家长在做人做事上都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为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師,是孩子的引路人。如何塑造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蹲下身来和幼儿谈话,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户外活动前关灯关空调,让幼儿看到如何节约用电;看到地面有脏东西及时清扫,让幼儿学习如何保护环境等。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举止,展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风貌,相信幼儿在教师榜样示范的耳濡目染中会养成“小小公德心”。

(三)社会大环境实践法

幼儿最终要走向社会,成为一名“社会人”,如何更好地锻炼幼儿,培养其公德心,还需要带幼儿走出家门,走出校门,真正的走进社会去体验去实践。去图书馆里,看人们如何轻手轻脚地取书,安静看书;去公交车站,看人们如何排队上车,礼让老幼;去逛公园,看看被践踏的草丛,被折断的花枝,感受社会公德缺失给我们生活的美好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去爬长城,看看被乱画乱刻的城墙,感受社会公德缺失给祖国伟大历史遗迹带来的莫大伤害。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社会生活,他们会在心中形成是非标准,对社会公德的各种行为有所评判。社会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成人榜样示范作用和正确及时的教育引导作用,相信幼儿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3~6岁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正是激发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幼儿公德意识的最佳时期。关键期不容错过,“小小公德心”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关系到社会的文明和谐,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大发展,所以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积极配合,通力合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井然有序,文明和谐。

猜你喜欢
公德心社会公德榜样
中国社会“人情味”与 “公德心”的冲突及其消解论析
公德心培养,从爱护校园公物与环境开始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公德培育的启示
试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
小学思品教学对学生公德心培养作用初探
“仁爱”与职业教育
门店的公德心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