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5-16 02:18李芸芸龚孝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下肢

李芸芸,龚孝春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重庆 404500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疾病,手术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1]。静脉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术前患者焦虑、疼痛及手术麻醉引起患者应激反应不同,严重影响了患者各重要器官。所以,麻醉前进行适量的镇痛镇静,缓解患者不适感,抑制患者应激反应,使得患者顺利地完成手术。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该研究尝试采用芬太尼+咪达唑仑进行术前镇痛镇静,并同咪达唑仑进行分组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抽取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通过MRI扫描确诊,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不止、棘突处压痛感、叩击痛强烈,镇痛药物效果较差,对各种药物无过敏、禁忌证,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精神障碍者、肝脏肿瘤者及依从性较差患,积极配合治疗,且同意参与该次研究。将该文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编号单双性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5岁,中位年龄(49.5±8.2)岁;损伤原因:20 例因机器碾压伤,24 例交通事故伤,16例电锯伤。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6岁,中位年龄(50.2±6.3)岁;损伤原因:22例因机器碾压伤,23例交通事故伤,15例电锯伤。据统计学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影响该次统计数据。

1.2 方法

全部均于术前8 h禁食、4 h禁饮,不服用任何药物。进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并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静脉内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待到患者入睡,不存在睫毛反射现象,全身肌肉松弛便可开展手术。研究组先静脉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然后1 min后静脉注射1.5 ug/kg芬太尼,尽量在两分钟内注射完成,待到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后才能开展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同、离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如实统计分析。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对两组患者给药20 min、给药40 min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十分疼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据临床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s)

组别 诱导时间(s)苏醒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离院时间(min)研究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64.18±8.67 70.36±9.29 5.698<0.05 3.20±0.57 4.36±0.89 6.254<0.05 5.84±2.38 7.26±2.87 7.258<0.05 28.26±4.58 35.39±5.27 6.287<0.05

2.2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据统计得知,研究组各时段镇痛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s),分]

组别 给药20 min 给药40 min研究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4.5±1.8 7.2±3.3 5.2547<0.05 4.9±2.2 8.2±3.7 5.8986<0.05

3 讨论

临床上,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且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下肢骨折患病率日益增长。手术是下肢骨折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具有极其剧烈的疼痛感,这不仅会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心理创伤。再加上患者术前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转移到手术床时也会造成患者疼痛。再加上疼痛、负面情绪等各种应激刺激源,使得患者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各种生理、病理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适当的镇痛镇静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感,改善应激反应。咪达唑仑是临床常见的麻醉药物,能够有效抗焦虑、抗惊厥,使得患者肌肉松垂,虽然镇痛效果一般,但是能够同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增强镇痛作用,且相关研究[3]指出咪达唑仑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疼痛应激反应。芬太尼是一种典型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血浆非特异性酯酶水解进行代谢,对肝肾功能影响小,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明显,同时能够重复用药积蓄作用较小,是一种有效的阿片类麻醉强效镇痛药物,镇痛效果明显,持续时间短,是现阶段临床普遍使用的镇痛药物。

芬太尼+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方式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而言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能够有效缩短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促使患者早日清醒,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另外,芬太尼+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方式不仅能够强化镇痛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促使患者迅速苏醒。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效果明显,这充分说明了芬太尼+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是现阶段下肢骨折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龚娟.芬太尼与咪达唑仑麻醉前联合给药对下肢骨折手术的镇静作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36):471.

[2]李林森.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108-109.

[3]成万全,力士大,王兴旭.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0):48.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芬太尼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