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骨骨折患者临床研究

2018-05-16 02:18赵金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踝骨患处优良率

赵金龙

洛南县城关街道卫生院,陕西洛南 726100

踝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频发于关节内,发生原因以直接或间接暴力冲击或扭伤造成。临床治疗以固定踝骨,恢复关节功能为主要治疗原则,采用金属螺钉、克氏针等内固定方式[1]。为了进一步提升踝骨骨折治疗效果,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踝骨骨折患者,观察可吸收螺钉应用在踝骨骨折治疗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踝骨骨折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依据治疗方式分对照组(15例)与研究组(15例)。 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在21~64岁,平均年龄(46.75±4.14)岁,骨折类型:外踝 3例、双踝 5例、内踝7例;研究组男6例,女9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48.92±6.16)岁,骨折类型:外踝 6 例、双踝4例、内踝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卧,以手法复位骨折部位,通过U型石膏进行固定,合理防止外部固定物损坏,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感染,固定疗程为7周。研究组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内固定治疗,手术方法与普通螺钉内固定基本相同。麻醉后,取仰卧位,选择骨折部位对应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骨折,清除骨折端软组织、血肿,解剖复位断端,用复位钳或克氏针临时固定,在骨折处选取合适角度置入1~2枚可吸收螺钉稳定固定,螺钉直径3.5、4.5、5.5 mm,长度35~70 mm不等,螺钉选用以骨折情况决定,螺钉直径与丝锥应匹配,钻头直径一般较丝锥直径小1 mm。在内固定完成后结合石膏辅助,固定疗程为4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运动功能通过X线检测,配合AO-FAS足踝功能评分法进行分析,运动功能分为优、良以及差,临床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2]。分别记录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临床体征康复时间分别为骨折愈合时间(2.15±1.02)个月、疼痛缓解时间(1.01±0.97)个月;对照组临床体征康复时间分别为骨折愈合时间 (3.74±1.65)个月、疼痛缓解时间(1.31±1.16)个月。研究组的临床体征康复时间相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对照组运动功能的临床优良率为66.66%(10/15)低于研究组运动功能临床优良率93.33%(1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n(%)]

3 讨论

踝骨位于胫骨、腓骨下端,骨质较其他区域薄弱,骨折后距骨和踝穴的匹配度因破坏而降低,导致患处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加大[3]。可吸收螺钉相对传统治疗能够避免患处的二次损伤和关节疼痛,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复位不当、韧带损伤导致的关节退行性变化[4]。研究组临床体征康复时间分别为骨折愈合时间(2.15±1.02)个月、疼痛缓解时间(1.01±0.97)个月相比对照组时间短。可吸收螺钉在置入操作便捷,患处组织剥离程度较低,术后的愈合时间短,防止患处组织和韧带的二次损伤,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关节内坏死、嵌顿的组织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清除,因此可以降低感染产生的机会。可吸收螺钉置入选取适合的角度,符合踝骨生理结构的特性,很好的配合人体正常的代谢过程,置入物与松质骨的弹性模量相接近,在固定后踝部允许细微范围的活动,有助于患处生成骨痂,以至于踝骨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减少[5]。

传统的外固定治疗依靠手法对患处进行复位,对患处愈合的保障度低,骨折处容易形成畸形愈合或愈合延迟,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局限[6]。对照组运动功能的临床优良率为66.66%(10/15)低于研究组运动功能的临床优良率93.33%(14/15)。可吸收螺钉可以帮助踝骨进行运动功能重建,在保证关节面完整的同时对稳定性也进行塑造,减少患者治疗后的活动受限。可吸收螺钉具有一定的弹性,且置入后在体内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强度,配合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减少,渐进式向患处传递应力,从而增加患处的承受能力,避免骨折处产生骨质疏松的症状,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受时间、外界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可吸收螺钉应用于踝骨骨折治疗中的并发症状,有待临床实验进一步探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踝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处理的方式,能够缩短患处的愈合时间,使患者的疼痛患者时间减少,临床优良率增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微,龚中华,禹宝庆,等.可吸收螺钉置入固定简单外踝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559-563.

[2]梁华杰,耒江,汪金平,等.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及金属内固定材料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9):133-135.

[3]何精选,覃松,王凯,等.可吸收螺钉在肱骨远端单髁及肱骨小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6,30(1):54-55.

[4]虞立,陈歆,沙鹏,等.可吸收螺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22):2473-2475.

[5]郝亮,廖琦,谢黎峰,等.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7):719-722.

[6]赵海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固定对踝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5):3499-3500.

猜你喜欢
踝骨患处优良率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基于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的踝骨损伤生物力学分析*
治斑秃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