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层次的“我”都有所获

2018-06-06 10:14郭天明
今日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教版教研习作

郭天明

粗放型的集体教研,更多关注的是共性的问题,忽略一些教师的“默不作声”,结果便是一种课型走到底,一种答案满天飞。教研是为解决教师自身困惑而设置的“共享空间”,然而一个教研活动中面对的教师层次是不同的,如何关注?

一个教研活动的设计应当是立体的,要针对教师的差异性,设置有梯度的教学能力点指导内容,这是我们近年来教研共享文化一直探索的方向。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同步作文《成长的故事》教研活动为例说说我们的做法。

不同层次教师的教情起点分析

对于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同步作文《成长的故事》,结合老师自身知识储备状况,讲解起来会有如下几种可能。

1.新教师,刚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经历,针对单篇的教学任务,只能说做到基本完成这一篇,按照习作要求从头至尾地梳理,抠字眼,找寓意,挖引申,弄得课堂弥漫着一股“侦探破案”的气息,孩子也会感觉写作怎么这么“小心翼翼”。

2.成长期教师,有幸基本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周期,概览了每个学段的教学重难点,但无法招架爱思考的学生。

3.骨干教师,多年钻研小学语文课本,首先将自己换位成“爱提问题的学生”,有意识地将《成长的故事》与三年级的《我学会了_____》两个相似的主题,做铺垫地讲,对比地讲,序列化地讲,主题化地讲。学生如果有幸遇到此类老师,明确的不仅仅是单篇的习作如何写,更能收获到老师讲课背后的思考的盛宴,这是最佳的状态。

设置阶梯式的教研活动

我们就《成长的故事》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教研活动方案。首先进行了教师教情的分析,作为分组的依据。然后从新教师、成长期教师、骨干教师三个层次梳理出各自需达到的教学能力点。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每一个层次的教研活动,只是分工不同,所有的活动都是团队备课,协作成长。

(一)新教师的教研活动

1.新教师教研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新教师是教师梯队中的新生力量、“新鲜血液”,有着无比饱满的教学热情,同时也存在着知识与能力点、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薄弱的突出现状。教研活动中,应该始终以新教师为主体,以此逐渐调整或改变教研主任、学科组长的“一言堂”。新教师在“师傅”的引领下,在教研活动中从“说”的环节中的原理性把控,再到“讲”的环节中,教学设计细节的拿捏,得到的是从“抽象”的原理到“具体”的细节全程跟踪式关注。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把冷落在边边角角的新教师,请到舞台中央,关注不为挑刺,而为“扶上马,再送一程”。

2.新教师教学能力点

例如,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同步作文《成长的故事》为例,教研团队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该具体关注如下几方面。

(1)明确基本的教学任务

例如,此篇同步作文的教學任务为“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其他各层次老师凭借经验应点明此篇习作教学的显性、隐性重难点,其中显性的为题干中的“故事”“问题”;而隐性的应是“成长中”,“成长”本就是一个抽象的词汇,那么围绕着“什么是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首先会利用各种自身经历进行讲述,这便是思维过程中的“由抽象到具体”。

(2)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师生交流

新教师最怕“冷场”,学生没反应、溜号打瞌睡、尴尬的言语往往是新教师“下不来台”的集中诱因。于是,调动学生们说,便是关键,讲述自己成长中具体的事例与经历,在写作教学能力点中符合对小学记叙文六要素的呼应。因此,备课环节中,预设出互动环节与时间,让孩子们充分调动自己现有记忆储备,给问题“设台阶”才有助于从充分的口头表达到最终书面呈现。

(3)充分收集、“打探”本学段学情

教学中,预设学生学情也是关键一环,部分平时词语积累较为丰富的学生,也会出现在具体事例讲述后的联想与修饰,于是“成长像什么,让我怎么样”的句式零星出现。对于此种课堂“突发状况”,新教师往往接不住学生抛来的“球”,一旦此环节“冷处理”,学优生自信心和积极性必定受到打击。因此,新教师备学生学情,除了反馈学生“共性”的问题外,恰到好处的“接招”学优生“个性”问题,不但能对部分提问学生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还能对其他学生的思考过程中起到点拨和拓展的作用。

综上分析,新教师在集体教研过程中,以挖掘、细化单篇习作教学任务点为重点,兼或听取其他层级教师在此教学问题上的处理方法及问题汇总,做到备好课程中的细节之外,兼顾备好此篇习作教学的问题。

(二)成长期教师的教研活动

1.明确相似教学主题的区分点

成长期教师由于经验的欠缺而无法贯通小学语文教学。同样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同步作文《成长的故事》为例:纵向联想,与之相类似的主题便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我学会了_____》,利用从新教师阶段培养好的能力进行分析,此次习作的任务是“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中“自己学会”“过程写具体”“真情实感”是本次文章习作的关键词和重难点。

2.明确新增能力点背后的思维指向

该篇习作隐藏的重点是“写具体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由“具体到具体”的过程,利用学习的情境,展开相对完整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清晰完整地呈现记叙文的六要素,便是此篇习作教学的重点。如果是熟悉小学中段的语文教师便会明晰,两篇文章在习作中,三年级的《我学会了_____》,强调的是学生习作能力点中,由“具体到具体”的过程;四年级的《成长的故事》,强调的是学生习作能力点中,由“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

于是,看似新增能力点的简单融入,实则背后指向的是完整的思维过程,即“抽象——具体——抽象”,思考的螺旋式上升梯度,两次“抽象”,一个为初次结识的陌生,为点题;另一个为投射自身情感的熟悉,为扣题。

猜你喜欢
人教版教研习作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