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

2018-06-22 11:00翟晓婷黄丽妹阮晔黄哲宙费吉辉丁国梅齐士格王志会
上海预防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

翟晓婷 黄丽妹 阮晔 黄哲宙 费吉辉 丁国梅 齐士格 王志会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口失能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本次调查共计收集到4003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松江区老年人平均的失能率为11.8%。人群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率高于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失能率。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特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是老年人生活能力丧失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的失能率高于男性;城区、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及在婚状态的老年人其生活能力较完备。

关键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失能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志码:A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465

文章编号:1004-9231(2018)04-032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disability in old people of Songjiang District in Shanghai. [Methods]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lderly people who were 60 years old and over by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in this study,and χ2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rates on the extent of disability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elderly. [Results] A total of 4003 individuals were involved and the overall mean rate of disability in the elderly was 11.8%.The results showed functional disability prevalence was 1.6% on ADL and 11.4% on IADL.The rates of dis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Advanced age is the main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aily life ability.The rates of dis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women than in men,and in those with illiteracy than in those with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Keywords:elderly people;daily life ability;disability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出健康老龄化的含义是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早在1984年就提出,老年人健康评价的主要指标不应只是死亡和患病指标,能否独立生活应成为评价其健康状况的指标[1]。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高龄和失能老人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功能健康作为其健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实现健康老龄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日常生活能力则是老年人功能健康的重要体现。本文旨在分析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现状,了解其功能健康状况,为后期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及疾病管理等提供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松江区地处上海市远郊,全区辖6个街道、11个镇。本次研究分别选择一个街道和一个镇来代表松江区城区和农村地区的不同情況。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首先采用PPS抽样方法从所抽取的乡镇/街道中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个行政村/居委,再从每个被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中随机抽取含有60岁及以上成员的家庭作为调查家庭户,并积极动员抽样家庭中的老年人参与调查。最终选定了乡镇的389户,街道的431户作为本次项目抽样的调查户。

1.2 调查方法

采用集中和入户的方式开展调查,所使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及判断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的“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组统一提供。该量表是在由美国的Lawton和Brody于1969年制定,共14项内容,按4级评分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2]基础上,在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中增加了“大小便控制”一项内容,使其更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实际情况评估。该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参照文献[3]。评价的分级标准为:ADL各项均无障碍者为功能正常即完全自理;仅IADL功能受损者,ADL指标均自理,为轻度依赖;有1项或者2项ADL指标达到完全不能自理者为重度依赖;有3项及以上ADL指标达到完全不能自理者为重度依赖。

1.2 质量控制

调查的各关键环节均制定了质量控制方案。参与问卷调查人员均为基层专业医疗卫生人员,且均经过统一的多次的调查前培训,并通过了项目考核。项目调查使用工具为iPad,使用软件中均设置了相关质量控制条件以保证问卷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QL数据库导出生成Access格式,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计调查405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完成基本情况收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调查对象有4003名。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不同特征老年人失能情况的差异

表2显示,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群的生活能力均存在差异。女性失能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前者是后者的2.3倍。农村老年人的失能比例也远高于城區老年人失能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群的失能比率在逐渐增加,高龄老人(年龄大于85岁老年人)的失能比例为50%。文盲失能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任何文化水平的老年人。一直没结婚与丧偶的老年人群的失能比例也明显高于有婚姻的老年人。

2.3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情况

完成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4003例调查对象中,功能异常的有473人,总体的失能率为11.8%,其中轻度依赖有461人(11.52%),中度依赖2人(0.05%),重度依赖为10(0.25%)。而且日常生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下降(χ2=336.027,P=0.000)。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失能比例为1.6%,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失能比例为11.4%。表3。

2.4 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前三位比较难以独立完成的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项目分别为室内行走、洗澡及穿衣;排在最末的即最后可能丧失的生活能力为吃饭。且85岁以上年龄组的老年人其各项躯体性生活能力失能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表4。

2.5 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与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呈现比较一致的特征:高龄老年人(85岁及以上)各项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较其他年龄组严重。比较难以独立完成的排在前三位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为打电话、乘公共汽车及购物,而吃药的能力受损情况最轻。表5。

3 讨论

老年人能否独立生活的最基本能力要求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完备,这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身体健康,更加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松江区地处上海市远郊,人群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等均较市区差,老年人群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口的失能率为11.8%,与其他结果虽有不同却也在目前研究的结果范围内[4-8]。此外,本次调查还发现松江区老年人群的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损害率要低于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损害率,遵循着从复杂到简单的生活能力丧失规律[9-10]。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失能率不同,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8,11-12]。其中女性、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及不在婚姻状态中的老年人其失能比率往往要高于其他特征的老年人。原因可能为女性的预期寿命较男性长,且男女在性格、职业、体育锻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13];农村老年人在支付能力以及医疗服务等资源的利用率与可及性上不及城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的自我健康意识较高,接受防病与保健知识的途径也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加健康。在婚状态的老年人心理与生活照料上所获得的关心及照顾较鳏寡的老年人更多。

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仅需要关注到其生命的长度,更加需要关注到其生命的质量,因此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完备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本文关于松江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的调查给我们后续分析其影响因素、开发适宜的干预技术和管理方式和确定重点工作重提供了一个基础。希望可以通过不断重视老年人的生存状态来提高或延长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最终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WHO.The uses of epidemiology in the study of the elderly[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84:70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4-188.

[3]TANG Z,WANG H X,MENG C,et al.The prevalence of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mong elderly Beijing Chinese[J].Arch Gerontol Geriatr,1999,29(2):115-125.

[4]张文娟,魏蒙.中国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到底有多高?——多个数据来源的比较[J].人口研究,2015,39(3):34-47.

[5]潘金洪,帅友良,孙唐水,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4):3-6,32.

[6]全国老龄办宣传部.《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新闻发布稿[EB/OL].(2011-03-01).http://www.shanghai gss.org.cn/news_[KG-*2]view.asp?newsid=7748.

[7]李真真,汤哲,王荣.中国7个城市老年人失能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12):1561-1564.

[8]夏玉宝,马颖,胡志,等.我国五省(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7,17(2):102-105.

[9]张海艳,李建民,陈长香,等.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4087-4090.

[10]王丽丽,陈长香,李淑杏,等.城市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9):1608-1610,1614.

[11]牛田华,孟庆跃,孟祥臻,等.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1,37(7):1290-1291,1296.

[12]杨丽,陈曲,付谦,等.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多维度健康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8):782-787.

[13]王树新,曾宪新.中国高龄老人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J].中国人口科学,2001(S1):48-52.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