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文化变革*

2018-06-29 10:35李小松刘卯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变革大学

丁 伟,李小松,刘卯生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与大学精神文化变革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创新教育内涵

在现代意义的大学教育中,正确认识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和内涵,是准确把握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所谓创新型人才,以外在的社会价值视角来定义,就是指那些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已经取得了某些创新成果的人员。这里所说的创新成果可以是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也可以是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以内在的成才规律视角来定义,是指那些在校学习期间就具有了一定的从事创新活动所必备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以及在今后工作中很可能会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优秀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开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传授创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素质、开发创新潜能来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传授创新知识就是要向受教育者传授某些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创新知识,包括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提高创新能力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接受一定的创新训练,即结合某些典型的创新活动范例去品味前人所做过的创造性的实践,并以此来培养受教育者在单学科上的独立创新能力、多学科上的协作攻关能力,以及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来讲,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然而成功却在于打破常规的束缚。提升创新素质和开发创新潜能就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创新教育活动真正从思想上和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并由此来提升和开发受教育者今后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应具备的相关创新智慧。

(二)创新教育引发大学精神文化变革

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追求。大学尊崇的是自由、科学和民主,从事的是知识的传递和科学的研究,发展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所有这些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1]。大学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特色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2]66。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够陶冶学生,赋予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公平正义的品格,培育其养成自强不息、诚信做人的世界观。“教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本身就是对一般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教育作为文化在一般文化中是较高层次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对一般文化有着引领的作用,不断文化化的教育才能传承和创新文化。”[3]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同行的现实背景之下,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存的社会变革历史时期,全社会各个领域都渴望和期盼着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需要储备大量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和知识创新的基地,理应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传统的那种仅仅依靠传授知识来培养人才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4]89虽然现代科学知识是人成才的基础,但是创新教育则能够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创新意识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重视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唤醒生命的创造力只有通过创新教育这种特定育人环节,才能将人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才具有使它成为现实的可能。“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来看,文化是指一切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精神、行为规则、制度及其与之共生共存的各种物质因素的总合。”[5]19

创新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进步对大学提出来的更新更高要求。创新教育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创新教育孕育之下,当学校广大师生真正认识到并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担当和时代责任之后,必然会引起大学精神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精神文化就是一所大学的思想观念系统,是大学的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观念体系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办学理念、精神风貌、校训、校风、学风、教风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表征,它是大学生存发展和培育人才的精神动力。”[2]66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亮化”大学精神文化,使广大师生对自己身处的大学文化产生高度认同,使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形成深度认知[4]91。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创新教育使大学培养人才的使命具有了新的特质内涵和时代责任,因此,必然使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以及校风、学风、教风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大学精神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制度文化变革

(一)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大学里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文化积淀一般都会形成别具学校各自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关于这一点在任何国家的大学里都是如此。美国院校对哈佛“核心课程”计划很推崇,其“核心课程”计划就包括了专门为通识教育开设的15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而规模较小的学院,其“核心课程”数量则较少,而且多为各科专门性课程”[6]。西欧很多国家(特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的一些大学,本科教育基本上还是远离社会而传授古典学术的“象牙塔”和造就“精神贵族”的殿堂。中国的大学由于各校的特色和优势不同,本科教育基本上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凭借着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生源优势从而形成了“厚实基础+淡化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类是仍然保持其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优势从而形成了“打好基础+保留专业+加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类就是资源和生源都不占有优势的学校形成的“保持一定基础+强化专业+加强技能性训练”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就本科教育阶段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角度来说,由于它是在本科教育后期仅把部分高年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因此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自然也就逐渐地形成了“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地来讲,就是因材施教,以高年级优秀学生为教育对象→课外创新知识教育→课外创新范例培训→课外创新作品研制或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UIT)研制→尽可能去参加各种全国性创新竞赛活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流程见图1。

一般说来,高年级优秀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虽然都比较优异,但是这些学生绝大部分还不具备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条件,也不能称其为创新型人才。如果将这些高年级优秀学生组织起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所学的专业和所具有的不同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一些相关的创新知识教育、创新范例培训、创新作品研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UIT)研制以及后续能够有机会参加一两次全国性各种创新活动大赛,那么这些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就完全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发大学制度文化变革

创新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工程。创新教育孕育之下,当学校广大师生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地积淀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必然会引起大学制度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制度文化就是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所涵盖的理性原则、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利益调整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及大学人对这些制度的认知、认同以及长期以来不断养成的自觉、自律、自治和自省习惯[2]66。它是大学生存发展和培育人才的保障。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就在于通过文化建设的个性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风格,然后再进一步规范大学制度文化。伴随着创新教育积淀而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它对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人才来说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随着各校都在朝着面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和面对学生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积极推进,把创新教育正式纳入本科教育计划之中,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逐步推向正轨,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已愈来愈显得重要。这些必然会引起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以及自觉、自律、自治和自省习惯的变迁,使得大学里原有的一系列制度体系特别是那些愈来愈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和传统教育行为发生深刻的变革。

图1 因材施教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与大学环境文化变革

如前所述,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面向社会培养不同类型人才可以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无论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都是要通过一个培养过程来实现的。任何时候或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这也是高校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够缺少创新知识的传授过程。这里所指的创新知识就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但是仅注重创新知识的传授是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的,因为创新型人才还应该具备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可以轻视创新范例的培训过程。这里所言的创新范例,是指那些在著明的创新活动中提炼出的经典范例。但是只重视创新范例的培训仍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因为,所谓创新范例培训也只是从前人所做过的创新成果中汲取相关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和创新方法,它本身并不能取代受教育者当下和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再创新。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引发大学环境文化变革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应该重视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些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实践过程。这里所指的创新实践就是通过教学、科研、创新作品研制或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研发等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形式和手段,使学生经受真正的创新实践锻炼。古人常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去亲口尝一尝。但是对于高校的培养对象——还只是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如果只是在创新实践方面下功夫,那无疑会使得这种教育从一开始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草、无本之木。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创新教育过程,应该包括创新知识传授、创新技能培训和创新项目实践三个方面,可以说这是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通常又称之为“创新教育三部曲”。这个“三部曲”阐释了若是单纯地只是注重其中一方面而不是三个方面,那可能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只有走出这个误区,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办事,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

大学作为现代科技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的创造力的特定育人环节,当学校真正找到了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后,必然会引起大学环境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环境文化就是大学人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及由这些物质的东西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2]66。它是大学生存发展、培育人才的基本环境和基础条件。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还在于融合外来的多元文化,积极地打造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在不断加剧,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和冲击必然使得大学的校园环境文化呈现出复杂、多元和多变的时代特征。创新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学生理想和信念、伦理和道德观,而且还能给大学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使得大学无论内部还是周边赖以生存、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都能发生深刻的变革。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与大学特色文化变革

(一)校园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关于创新教育内容,目前许多学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列入教学计划之中。不过,由于它是在大学本科教育后期的高年级学生中开设的,所以它的开展与人才培养方式大都是利用课外时间、采取自愿参加、重在动手实践的组织形式来进行。近些年来,太原科技大学的几次实践和实验表明,在大学本科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中,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其开展创新教育是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具体活动如下: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之初,由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自愿报名的近100名不同专业的高年级优秀学生进行创新实训,培训的具体内容,起初是机器人研制、发展、应用和创新的相关知识教学,紧接着就是结合一些已经用于实践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产品对学生进行创新范例培训,再在培训的近百名学生中挑选了10多名不同专业高年级学生,组成了一支比较精锐的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队伍,然后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机器人研制。通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团队研制的机器人不仅完全符合参赛要求,而且还蕴藏着多项技术创新,正是因为所研制的机器人蕴藏着多项创新,才使得团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在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来开展创新教育,才能真正找到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据调查,这些年来创新培养模式训练出来的学生都非常出色,不仅用人单位欢迎,而且有些学生还逐步走上了创业道路。如果说创新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动手能力强和精通业务的“将才”, 那么这些逐步走向创业道路的创业型人才无疑就将是可望在未来能够闯出一番事业之“帅才”。

(二)校园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引发大学特色文化变革

创新教育是开发受教育者所应具备的相关创新智慧的关键环节,“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这是被大量实践和研究成果所反复证明的科学结论”[5]19。当学校真正能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之后,必然会引起大学特色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特色文化就是彰显大学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保持独立的文化传统、追求自由、倡导民主、富于批判和坚持较高品位的文化创新,它又是大学生存发展和培育人才非常可贵的生机、活力和动力所在。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还在于整合现实的社会文化,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它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面对社会文化的冲突、碰撞和冲击,大学在改革开放中也将“封闭的围墙”打开。随着创新教育的积极开展,一批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将走出校门并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这一切都将使学校在办学声誉上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展现自身可贵的特质和内涵,使得大学里原有的特色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

五、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与大学行为文化变革

学界认为,现代意义的大学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由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大学办学理念。第一种是“以自由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其主要职能是传播知识并为少数职业提供训练;第二种是“以学问探究为主旨”的研究型大学——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纯粹的研究型大学实际上很少),其主要职能是致力于研究和创造新知识并训练未来的研究人员”[7];第三种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创办新的产业,以承担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能力为己任的创业型大学,其主要职能除了科学研究、创新知识和传统教学之外,还承担着经济发展这一重要的使命。

(一)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实践

在当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它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诸方面的创新,包括概念层面的“慧件”创新、制度层面的“软件”创新和技术层面的“硬件”创新[8]。学校、企业与政府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纽带而联系起来,形成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相互促进的新关系。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将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加强大的创新辐射作用,大学正在朝着创业型的方向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仅限于提供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而是突破教学、科研、服务的三功能定位,更多地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以确保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的经济生产能力,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于本科高年级优秀学生来说,当经过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期教育,一部分学生具有创新型人才潜质,再通过一个创业型人才孵化(培养)过程的教育和锻炼,这部分学生会真正了解创业、亲身体验创业和亲自经历创业的真实过程,真正掌握到创新创业本领,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未来的创新活动锤炼下会成为创业型人才。例如,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由中青年教师组织学院学生在完成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的全国创新设计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并取得了好成绩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其他电子产品和项目的研发,譬如《电子遥控小车》的研发、《电子遥控挖掘机》的研发、《电子遥控农药喷洒装置》的研发、《电子遥控太阳能吸热板》的研发、《电子遥控航拍飞行器》的研发、《电子遥控加热炉测温仪》的研发等。这些结合社会实际应用而生、伴随创新教育培训学生而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有的已经面向用户开始转化为科技创新产品,比如《电子遥控小车》已被用户高价购买,从而使学生在还未走出校门之前就淘到了“第一桶金”。有的正在与某些开发公司(生产厂家)合作开始形成科技产业,比如《电子遥控加热炉测温仪》正渐渐商品化。又如,在艺术专业的培养创新实践中,中青年教师组织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全国陶艺作品创新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又进一步开展陶艺作品、装饰作品、茶艺用品、装潢产品和旅游文化产品的研发。这些伴随着创新教育应用而生的创新成果,有的已经面向市场,有的正在与生产厂家洽谈合作事宜。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引发大学行为新变革

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的大学,无论从科学角度、技术角度、制度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都是整个社会创新的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创新教育使大学的职能又一次发生新的变革,通过大学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和一大批走向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范例,创新创业教育不再被人们片面地认为是某些高等学校教育的个别行为,这必然会引起大学行为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大学行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学习、教学、科研、管理和休闲娱乐等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学的品格文化和品行特质,它将有力地约束和规范大学教育的参与者的言行和思维方式,推动教育的所有参与者能够自觉地进行创新素质结构的完善。

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还在于能够与时俱进,对现实的教育行为保持批判的态度,对引领时代高品位的文化创新保持不懈的追求热情。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学积极地走向经济发展的前沿,不仅为企业提供研究成果,而且还直接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大学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科技产品,或者干脆建立起自己的产业基地,进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实践。创新教育不断引发的这种现代大学的创业型变革现象,既充分反映了创新知识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创新系统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也用成功的事实证明了大学新型教育对国家的科技贡献是巨大的。它不仅仅输出知识产品,更重要的是输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人才。时至今日,大学生创业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早已不再被认为是个别行为,而是正在逐步地转化成为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现代大学行为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许士荣.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J].中国高教研究,2007(9):91.

[2] 王少安.试析大学文化的内涵、特色和功能[J].中国高教研究,2008(5):66-67.

[3] 张武升.论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J].教育研究,2009(11):48.

[4] 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新华文摘,2009(15):125-127.

[5] 秦虹,张武升.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研究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9-24.

[6] 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49.

[7] 邱学青,李正,李菊琪.创新大学师资管理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00.

[8] 游敏惠.创新创业造就全新的大学模式[J].重庆邮电学院,2005(9):772.

猜你喜欢
创新型变革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学求学的遗憾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