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韩语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与思考

2018-08-02 06:33胡倩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性探索教学

胡倩

摘要:当前,国内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为满足高校学生学习小语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小语种公选课.其中以韩语最为热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2017年9月开设了韩语入门课程,首次选课学生人数达到120人,在校内掀起了一股学习韩语的热潮。结合笔者教学实例,分析目前在韩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问题、教材问题、学生接受问题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对策,以期能提高韩语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韩语公共选修课;教学;创新性;探索

追溯我国的韩语教育,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但是一直发展得比较缓慢。中韩友好关系建立以后,许多韩国企业f如三星、LG、现代等)进驻中国,自此韩语教育才有了明显的发展。我国开设韩语专业的高校已经占一定的比例,但是设置韩语公共选修课的高校还相对较少。近年,由于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领域交往的日益密切,无论是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时提倡的人才本地化,还是中国企业纷纷到韩国投资发展,都需要大量懂韩语、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无韩语专业的高校纷纷开设韩语公共选修课,既满足了学生学习韩语的热情,也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欢迎。当然,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培养对象不同,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韩语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问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开设的韩语公共选修课共16周,每周一次,一次2个课时,共32个课时。大部分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为零基础学习者,由于学时过短,16周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只能达到基础发音和简单对话的水平,对韩语感兴趣的学生也无法继续学习。而且由于学生课程太多,一些学生对选修课的内容不够重视,很容易造成之前的知识还没消化吸收又积累了新的知识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韩语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与专业课小班教学不同,选修课一般每班在100人以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课堂互动也不会太多。长此以往,一些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消极怠课的行为。

(二)教材问题

由于学校选修课没有规定的教材,这很不利于课余时间学生的复习和课前预习。并且韩语专业课的教材存在难度大、单词多、趣味性不强、内容不够新颖等缺点,不能满足学生对韩语公选课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持续激发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和热情。

韩语入门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在开始没有把握好,那么学生以后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很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虽然在学校里韩语课程只是选修课,但毕竟是一门语言,发音是必须要掌握的,即使学生不明白语法,发音也是必须要会的。但一门语言的发音学起来会相对比较枯燥,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提起兴趣,更别说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了。

(三)学生接受问题

选修韩语课的学生,部分是受韩国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学习韩语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修学分,他们认为韩语选修课挂科率低,所以不够重视。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虽然同属汉文化圈,但是韩语和汉语存在较多的差异。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独立语,二者在语序、句法和发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接受一门新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韩语学习入门阶段有较大的挑战性。因此,由于学时过短,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发音和会话,再加上发音初步阶段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困难,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初期热情比较高,但随着难度的加大,就没有了初期学习时的热情,出勤率也会随之降低,还会出现课上不专心、低头玩手机等现象。

二、韩语选修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改进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时,学校可以把一周一次的韩语选修课设置为一周两次,以增加教学的连贯性。对选修人数过多这个问题,班级规模也应该缩小为小班授课,分班进行,最好一个班以30至50人为主。在这个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时代,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是辅助教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针对班级学生多、学习时间短等问题,教师在课下分享课件,对每节课进行答疑,这样的方式既能方便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也能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课下的跟进也同样很重要,每节课学习过基本词汇和语法之后,教师可以把课上学习的内容在学习群进行分工,在下节课上进行模拟场景练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清、分析好每个学生的韩语基础,把每一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透彻。一种语言的学习,也是了解一个文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解的同时,也可以补充与课堂所讲内容有关的韩国社会文化、历史、地理、风俗等,以及学生关心的近期韩国的内容。

针对没有教材的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通过PPT进行演示教学。教师在每节课要留出15到20分钟的时间,来补充韩国历史、文化等知识,用活泼、轻松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有条件的教师还要以自身在韩国学习、工作生活的丰富经历为例,将韩国文化融入到韩语教学中去,介绍韩国的真实面貌,解答学生对韩国感兴趣的问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激发学习兴趣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语言,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入门基础,像语音、单词、语法、句子等。学习一门语言要先掌握语音,韩语有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学习语音的时候要注意教师的发音,跟着教师大声朗读,多说多练。学生要坚持课下早读晚练,日复一日,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应当是循序渐进、反复巩固的过程,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大脑活动规律和作息习惯制订学习计划,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激励学生始终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笔者认为,学生平常要多关注和韩国有关的内容,如多看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并模仿其中经典、精彩的片段,然后再与原作品进行比较,这样在模仿的同时,既练习了口语,又增加了其中的乐趣,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学习一门语言只有好好运用才可以赋予它生命力,所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韩语活动.比如.韩语口语角、韩语诗歌朗诵、韩语话剧表演或者韩语爱好者小组等,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性

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韩国综艺节目的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模仿综艺节目中简单的句子进行对话练习,或者在课堂上模仿节目中的小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要让所有学生都加入其中。例如:学习了韩语数字以后,学生可以通过“数字接龙”的游戏来巩固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对韩语数字有更深刻的印象,也能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教师也可以教大家一些韩国流行歌曲,如现下流行的“可爱颂”“三只小熊”等,增加学生的韓语学习兴趣。

韩语公共选修课是一门热门课程,但当下教学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对其教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如何把它做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今后的韩语选修课教学中,笔者会继续深入研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更加细致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同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找出适用于学生学习韩语的最好的方法。

责编:夜雨

猜你喜欢
创新性探索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