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2018-08-11 09:27叶晓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合作学习高中化学

【摘 要】在高中教学改革中,需要开展面向合作的崭新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得教学中的每个个体之间都产生互动,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促进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学习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更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需要针对高中化学的学科特性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合作教学方法。本文针对现有高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建立基于学科特性的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策略,希望能为一线的高中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摈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活动,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在学生互动中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解决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高中化学课堂,多数学校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仍然在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实验部分。由于受实验环境与经费的制约,现有大多数的化学实验都是以分组形式进行,小组之间虽有合作,但小组之间的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仍存在很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过分注重教师的指导地位,忽略学生的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

实验本身就是通過自己动手的方式更加深刻的体验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微妙变化与具体的实验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不同实验限定原理、限定方法,只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中做到监督与提醒作用,只能起到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并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内合作意识差,缺乏合作精神

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验过程由于不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激情,致使成员都在组内进行讨论、沟通与合作时不得要领,或者敷衍了事;完全依靠个体进行相关的实验,其他人享受实验结果,却不理解其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化学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结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要想使高中化学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并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相互讨论,进而产生互相帮助并有效沟通,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以此,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达成小组成员的合作成果,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形式下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不仅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与学的协作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只有教师发挥本身的指导作用,将每个学生主体都融入到教与学的互动中来,让每位学生都有课堂的存在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在不重视成绩的情况下对课程本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带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成绩也会自然提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合作教学策略首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把一些难理解、难点、易错、难题等交给学生研究,让学生互相交换思想、交流意见。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常常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师也从中受益。

2.学生可自主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发挥个体之间的合作融洽氛围

高中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要充分体会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他们自身的生活习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策略,小组的组建要遵从学生本身的意愿,自主建立兴趣学习小组,使得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容易沟通互动。建立互助互利的合作学习关系。组内每个个体之间尽量减少冲突,避免对小组内合作交流学习的影响。在实践中学生确实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在小组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建立课下合作互助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模式,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社会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学生的课下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互爱的帮扶小组,使得在生活中对每个其他个体的帮助与交流适时进行,把合作、交流、沟通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样在课堂中引入合作教学模式将会更加的顺利,效果会更好。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会让学生受用终生,为将来走向社会与他人或团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4.促进每个成员的参与度,促进合作交流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在小组实验中发挥作用,不能仅靠每个人或几个人来完成实验,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地达到小组之间的合作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个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加强交流与互动,互相评议于交流,取长补短,同发展、共进步。教师在组间巡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通过抽查提问的方式对每个成员进行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并注重观察学生组内的合作氛围与融洽度。另外,组内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帮助,要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且不要经常回答学生问的问题,要让他们能够自觉地产生合作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困难程度的大小,采取诱导式指导,在关键的瓶颈之处,给予指点,最终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拿出结果。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更易培养出积极向上、敢于挑战自己和他人的优秀学生。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策略,是对传统教学系统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代表了当代高中化学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进一步加强合作教学策略的推广与执行。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

【作者简介】

叶晓萍,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合作学习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